第176章 单日营收十二万(1 / 1)

加入書籤

“年轻人就是好哄。”

“选个校花的活动而已,共计投入营销资金不到一百万,居然头一天就有这么大的注册量。”

“按照眼下的进度发展下去,周末投票通道关闭之前,差不多可以搞定将近三万注册量了。”

吴洋对熊猫社区的注册量非常满意。

之前罗诚力排众议,非要强推实名制注册的时候他还有点担心,生怕这种注册方式会引起大学生们的反感。

没想到居然没有引发任何波澜。

年轻学子的目光都被漂亮的参赛女生吸引,似乎没有想起实名制注册会泄露个人隐私。

好在吴洋带领的研发团队早有准备,单另准备了一台小型服务器专门储存这些个人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禁止任何员工随意调用。

拿到董事长秘钥或警方的许可才能调取。

直到晚上十一点。

眼看不断上涨的注册人数曲线从陡峭变成平缓后,吴洋随口吩咐值班的工作人员继续坚守岗位,自己神色轻松地离开办公室准备回家休息。

顺便掏出手机向罗诚分享数据信息:“罗总果然高瞻远瞩,今天一天的注册量差不多占了金城所有大学、大中专院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在金城了。”

“如果换成学校更多的京城和魔都,一天内注册量冲到十万人我都不奇怪。”

小城市才能猥琐发育呢。

没看到从去年开始,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开启了鲸吞模式,正在到处收购小型互联网企业吗?

新浪、度娘、网易、搜狐……巨头们跟商量好似的,想方设法地挤压小型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空间。

洗牌早就开始了。

各大巨头刻意经营的垄断格局很快会成型。

字节跳动公司的管理团队还不成熟,现在过于冒头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情。

罗诚有重生优势不假,却也不想把时间、金钱和精力浪费到跟各大互联网巨头斗法上。

所以,他才刻意给丁三石和小马哥打电话,提前通知给程序员涨工资的事。

这也是种拉帮结派的小手段。

起码,网易公司这样的行业巨头不会专门盯着他的熊猫社区打。

倒是新浪……很有可能会起冲突。

如果没记错的话,此时新浪正在研发博客项目,跟熊猫社区项目有点利益冲突。

问题不大。

只要熊猫社区的推广速度足够快,就没有博客的生存空间,新浪公司的研发投入注定要打水漂。

上辈子都没搞成,这辈子更别想跟熊猫社区正面竞争。

“别想京城和魔都了。”

罗诚果断给吴洋泼冷水:“乘着其他大项目还没上马,你争取在短时间内跟金城大学、交通大学谈好合作,把他们学编程的大三、大四学生都利用起来。”

“罗总难道不关心八千多注册用户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充值收入?”吴洋压抑不住心底的兴奋。

实际上他最更关心的是实际收入。

按照之前国内互联网企业崛起的逻辑,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在推广之初实现营收。

熊猫社区却打破了他的固有认知。

八万人,居然创造出十二万的充值收入,虽然绝大部分充值是通过藤讯公司的充值点卡系统进行充值。

中间要扣掉20%的抽成。

但,在熊猫社区上线头一天就能实现营收,实在是意外之喜。

他主动聊起收入,其实是想鼓动老板在推广熊猫社区的同时把网吧点卡销售系统也折腾起来,方便以后做网络游戏时收费。

否则白白便宜了藤讯公司。

罗诚倒是没想那么多,好奇地问了句:“注册人数八千多,平均每人充值十块,今天的营收差不多有八万多块。扣掉手续费,实际到账应该有六万多?”

“嘿嘿,您猜错了,再猜。”

“又不是小孩子,猜什么猜,反正不会超过十万块钱。”

“嘿嘿,我告诉您,扣除手续费今天的充值营收超过十二万。”

“金城高校学生的消费能力这么强?”

“主要是2000年之前的学生学费低,还有生活补贴,手头宽裕。”

“好像是这样,尤其是金城大学的学生,他们的补贴更多,手头的钱更多。”

“……”

还真小看了2002年的大学生。

罗诚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即便是姜明这样的农村娃,每个月获得的补贴省着点用,还能抽出几十块钱消费。

接下来在其他城市推广熊猫社区的时候要不要打这几十块钱的主意?

算了吧。

完成推广活动后,还是从广告费入手,盯着商家来赚钱。

抠学生兜里的几块十几块钱,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可以从南方城市下手优先推广。

挂了电话,他又给刘冰香写了份电子邮件,要求调整原本的推广计划,暂时搁置陇省其他城市的高校推广计划。

先从京城、魔都、羊城、深城等超级大城市开始推广熊猫社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让回笼资金涌入得更凶猛一些。

“老板不好当啊!”

捧着书本,静静地看着罗诚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公司事物,姜明突然感慨起来:“之前我一直以为罗总只是个走了狗屎运赚钱的幸运儿,这一个多月观察下来才发现,咱们罗总活该赚钱。”

虎头奔、漂亮女秘书、互联网巨头的股份……一桩桩一件件,姜明看得清楚。

直到此刻才看明白其中的不容易。

时时刻刻都在操心。

这就是老板?

徐胜利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吞云吐雾:“一天就挣这么多钱,换我我也上心公司的运营。”

一天挣十二万。

乖乖。

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威力吗?

赶快把万能充的厂子建起来吧,我也要赚这么多钱。

陈明亮也放下手里的书本,认真地看向正在写电子邮件的罗诚:“罗总,按照你这个状态,是不是打算直接放弃学业了?”

读了核技术专业,就该有为行业献身的准备。

为什么要投入商业?

简直浪费人才。

这样的才华用到学业上,国内的核技术、核工业水平何愁超英赶美?

“我没你们三个那种天赋,所以多分心经营企业是正常的,未来等你们都成了行业大拿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亿万富翁。到时候给你们的项目投钱。”

罗诚头也不回地敷衍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