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高兴傻了(1 / 1)

加入書籤

“英琪,你跟景年哥上山去捡点柴火回来。”苏明珠支开陈英琪,准备和刘佳怡好好谈一谈。

刘佳怡不明所以,赶紧制止道:“现在山上很冷,不一定能捡到柴火的。”

“没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逛逛了。”秦景年苦逼地朝陈英琪招手,准备进行第二轮谈话。

陈英琪看了看苏明珠,又看了看刘佳怡,放下撩火棍就跟秦景年离开了。

刘佳怡担心地看着陈英琪的背影,忍不住念叨道:“真的很难捡到柴火,她去过差点没冻死。”

苏明珠一边搅拌药材一边说道:“没事,我就是找个借口打发他们,然后跟你说说话。”

“你,你要跟我说什么?”刘佳怡吓得脸色发白,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是不是劝自她别来得这么勤快,免得影响陈大哥的声誉?

自己现在还能借口陈大哥有伤过来照顾,可等陈大哥病好以后咋办?

要是自己再也不能过来,王赖子又来骚扰她怎么办?

“刘同志,感谢你这段时间照顾陈康大哥,我看你们两个挺适合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向和他成为革命战友,共建美好家庭?”苏明珠尽量用符合这个时代的语言询问。

苏明珠感谢我照顾,让我以后再也不来了。

那一刻,刘佳怡脑子一片空白,反反复复就是感谢,别来四个大字。

苏明珠看着刘佳怡苍白的脸色,呆滞的眼神还有颤抖的双手,顿时觉得不妙!

难道是自己误会了,刘佳怡对陈康根本没意思,那些深情款款的眼神和无怨无悔的付出都是为了报恩?

妈呀!她还信誓旦旦的说刘佳怡对陈康情根深种,逼着秦景年去问陈康意见。

现在陈康同意了,女方这边却没意思,真是丢脸丢大了。

趁着秦景年还没走远,赶紧把他叫回来才行。

不然等他和陈英琪谈话就更丢脸了。

“刘同志,我就是问问而已,你要是不愿意跟陈康处对象也没事,我想起有件事情要找英琪,你帮我看着火,我等一下就回来。”苏明珠放下锅盖转身要走,却被刘佳怡拉住了。

她颤抖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你不愿意跟陈康处对象也没事。”苏明珠愧疚地说道:“这事都怪我,是我自作主张要帮你们拉红线的。”

“不是,再往前那一句。”刘佳怡紧紧地盯着苏明珠。

苏明珠愣了一下,说道:“我说感谢你这段时间照顾陈康大哥,觉得你们两个挺适合的,问你有没有意向和他成为革命战友,共建美好家庭?”

“我我我……”刘佳怡激动得脸蛋涨红,心脏砰砰砰疯狂跳动,结结巴巴半天都挤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你别紧张,慢慢说。来,深深吸一口气,再长长的呼出来。”苏明珠抚摸着刘佳怡的背部,引导她放松心情。

刘佳怡深呼吸几次以后,这才激动地说道:“我愿意,我愿意和陈康同志在一起。”

“那就好。”苏明珠松了口气。

她就说了,自己这么犀利的眼神,怎么可能会看错刘佳怡的情义。

原来刚才是高兴傻了!

“但是陈康大哥同意吗?”刘佳怡抓着衣角,扭捏又紧张地说道:“我家庭成分有问题,娶我会很麻烦的。”

苏明珠笑道:“没事,陈大哥的成分也有问题,再说了,他离异带娃,又比你大这么多,应该是他配不上你才对。”

凭良心说,刘佳怡年轻能干又懂事,配陈康一个二婚男真是可惜了。

不过她被打成坏份子,好人家也不敢娶她,只能矮个里面拔高个。

想到这,苏明珠又赶紧安慰道:“不过陈康人品好,性格不错,做事勤快会疼人,虽然离异带娃,但是孩子已经懂事了,又不在你们身边,不会影响你们的小家庭。”

“陈大哥很好我知道的。”刘佳怡脸颊飞上两朵红云。

她跟陈康相处这么久,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比起农场那些又丑又邋遢又爱打老婆的粗人,陈康已经是里面的金蛋蛋了。

要不是成份不好,也轮不到自己来嫁他了。

“既然你们都愿意,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待会舒大姐过来了解情况,你们放心跟她聊就行。”苏明珠说道。

“舒大姐是谁?”刘佳怡疑惑地问道。

“舒大姐是农场场长的亲戚,也是专业的媒人。”苏明珠把舒大姐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

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刘佳怡和陈康的父母都不在这里,难保三姑六婆不会说闲话,编排他们婚前乱搞。

但是有舒大姐出面就不同了,由她做媒把刘佳怡和陈康撮合在一起,结婚以后就不会有人敢说闲话了。

刘佳怡领悟到其中意思,感激地说道:“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

苏明珠笑道:“都是顺手的事。”

也是赶巧在火车遇到舒大姐,都是老天爷的安排。

刘佳怡很激动,很感激苏明珠。

可惜嘴笨,说不出太煽情的话,只能积极地问道:“你刚才不是说要找英琪吗?快去吧,这里我来看火就行了。”

“没事,这个药快熬好了,我等一下再去找。”苏明珠打开锅盖,继续搅拌里面的药材。

敲碎的药材已经在锅里熬得咕噜响,只要熬成粘稠的状态就可以了。

刘佳怡默默往灶台里面塞了一把柴火,火光照亮她干瘦的小脸,眉间阴霾和愁苦都消融了不少。

没多久,秦景年和陈英琪拖着满满两大捆柴火回来,在冰雪中留下深深的两道痕迹。

“你们去哪里捡的?”刘佳怡瞪大眼睛问道。

“我问了舒小北,他让我们去后山一个山谷里面去捡的。”秦景年把两大捆柴火堆到草棚里面,原本空荡荡的草屋变得扎实许多。

舒小北从小生长在农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问他这个地头蛇是最快的。

“原来如此。”刘佳怡不好意思地挠头。

她跟无头苍蝇一样上山去捡,难怪一根都捡不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