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长公主竟然这样?(1 / 1)

加入書籤

“咚咚咚!”

大理寺外鼓声敲响,严理一丝不苟地整理好官服坐在公案之后,“来人!带长公主季祯、证人路甲、吴乙等上堂!”

季祯府中的面首太多,因此严理只点选了其中五人作为证人上堂。

这五人的身世他已经派衙役一一探查过,家中有贫困、有富贵,各不相同。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走到路上时突然被季祯派人掳走。

严理率先问路甲、吴乙等人,“堂下何人,有何冤情,速速说来!”

这五人看着坐在一旁的季祯,面面相觑。

“尔等放心。”他看向坐在一旁面无惧色的季祯,“若冤情为真,本官一定为尔等做主!”

“即使是当朝公主,本官亦无所惧!”

他这话指向性过于明显,季祯漫不经心地掏了掏耳朵,“严大人都说为你们做主了,还不抓住机会?”

她语带轻蔑,“错过今日,可就要乖乖去建楼了。”

路甲被吓得抖了抖,率先开口:“禀大人,小人名路甲,家住永和坊,本为良民!”

“是长公主路过永和坊时见小人姿色尚可,强掳小人至公主府,更是强迫小人签下卖身契!”

“请大人为小民做主!”他大喊一声,双臂高举趴在地上,不敢看季祯的神情。

有人带头,剩下的人也纷纷交代经过。

衙役更是递上一份厚厚的请愿书,来自曾被季祯强掳过那些人之手。

堂外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长公主一直嚣张跋扈,终于有人治她了!”

“唉,怕官官相护啊!”

“小严大人应该不会,听说他是当朝御史大夫严大人的侄子。”

“当初严大人在大理寺任职时,就是因为大义灭亲,亲自判处自己的亲弟弟斩立决,才有了严青天的名声,后来平步青云,直升的御史大夫。”

“而小严大人不仅不怪罪自己的伯父,还将其当做亲生父亲侍奉。”

“听说小严大人那未过门的妻子家中犯事,小严大人也效仿严大人大义灭亲,亲自判其流放三千里!也因此,他去年被陛下破格提拔为大理寺卿!”

“我知道这件事,当时我还看见一个姑娘在严大人家门口哭,想必就是小严大人那未过门的妻子!然而她哭了一天一夜,小严大人都没出现!”

“可真是一个冷心冷肺的铁面阎王!”

“那长公主应该是在劫难逃了。”

同样隐在人群中的沈丹翎听着百姓议论,心中畅快,同时又有些焦急,萧道余怎么还不来?

……

堂外议论的声音不小,季祯也听了一耳朵,难怪严理那么死板,原来是和严御一脉相承。

她仔细打量着严理的五官,试图寻找出与严御相似的地方,还未找到,忽听堂上一声高喝!

“殿下!路甲几人所说,你可承认?”

季祯猛地抬头,诚实开口:“不好意思,本宫刚才光顾着看严大人的脸了,没听清。”

一句话,百姓哗然!

“长公主太嚣张了!都死到临头了还敢调戏小严大人!”

“小严大人样貌俊美,长公主能放过才是不可思议!”

堂内,严理目光凌厉如刀,“肃静!”

他望向季祯,没有丝毫不耐地又重复一遍,“殿下,路甲几人状告你贪其姿色,强掳至府,压良为贱,并对其百般折辱,你可承认?”

季祯嗤笑,“贪其姿色?严大人,你看看他们的脸,再看看自己的脸,本宫就是贪图姿色,也应该是严大人这样的,而不是这群歪瓜裂枣!”

“那你为何掳他们入府?”

季祯满不在乎,“本宫府内缺干活的,所以随便抓了几个,有什么问题?”

当然有问题!严理剑眉倒竖,“公主府内若缺人,自可上报内侍省安排,怎可当街掳人!”

季祯冷哼一声,“敢问严大人,遭本宫所掳者,俱都状告本宫吗?”

“本官已查过,有部分已被放出公主府。”

“大人可再查过,为何有部分被放出,而这部分被留下?”

“本官自是查过!”严理拿出卷宗,“被放出府的大多都是书生和农户,称殿下嫌弃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嫌弃农户皮肤太黑,所以将其撵出!”

“本宫亲自审问过公主府内下人,他们交代殿下曾说剩下这批人干活正好,并让他们一一签了卖身契!”

严理成竹在胸,反问季祯,“殿下,还有何话说?”

季祯沉稳如渊,“严大人,有时眼见也未必为实。”

她站起身,“总之这些事情,本宫确实做过,但是罪,本宫不认!”

“严大人若是有本事,就找到让本宫心甘情愿认罪的证据!”

“回牢房!”她手一挥,摆袖而去,明明是回牢房,却愣是走出了金戈铁马的气势!

在堂外百姓的怒骂声中,第一次堂审不了了之。

……

当日,严理再次走访这些曾被掳过之人的家中,却没有发现任何疑点。

他不免想起堂上季祯成竹在胸的模样,她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难道真有他不曾发现的线索?

一更天梆子声敲响,严理独自走在街上,竟不知不觉路过公主府门前。

他想到那几日被季祯强留在府上的经历,季祯确实都没去后院瞧过那些人。

难道真只是为了抓些苦力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转身欲走,恰巧与一人相撞。

“萧大人?”

萧道余手握书卷拱手,“严大人来此,可是心有疑虑?”

“心有疑虑又如何,案子终究要靠证据说话。”

“萧某此行,正是来为严大人解惑。”他递上这几日搜集到资料。

严理迫不及待地将其翻开,一目十行地看完后踉跄后退,眼中掀起惊涛骇浪,“竟、竟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