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新纪元到来的信号(1 / 1)

加入書籤

苏晨的语气中带着一种隐隐的期待,他知道,这很可能是新纪元到来的信号。

周围的黑夜似乎更深了,但苏晨心中的光却愈加闪烁。他站在未曾寻觅的关隘,通向艺术世界的某一端,在那里,等待他的不仅是更大的挑战,还有未曾涉足的无限可能。

这将是他所期待的,也是一场未知旅途的开始。

在清晨的薄雾中,苏晨再次坐在了录音室的钢琴前,指尖轻轻地按下琴键,旋律缓缓流淌而出。他正在创作一首新的乐曲,那是为即将开始拍摄的电影特别创作的主题曲。在这个静谧的时刻,只有音乐伴随着苏晨思绪的游弋,音符如夜空中的流星般闪闪发着光。

苏晨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而忽然间,电话铃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他停下弹奏,拿起身边的手机,上面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尽管他没有亟待接听的必要,但从铃声中仍旧感到了一丝紧迫。

“你好?”苏晨开口,语气显得十分沉稳。

“您好,是苏晨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飒爽的女声,“我是《晨光报》的记者林瑶,我们想对您近期的工作进行一次采访,可能包括您在多个领域的成功和挑战。”

苏晨微微一怔,访谈他并不陌生,但现在这种时时刻刻充满试探的请求,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马甲计划正逐渐成为焦点。他知道面对这些媒体的探询,如何应对将会是他这场娱乐圈游戏中的又一环。

“当然可以,”苏晨回答,声音中透着礼貌,“不过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具体的安排。”

“很好!苏先生,您的工作实在是令人钦佩。我们期待和您面对面的交流。”林瑶顺势接纳了他的回应。

挂断电话,苏晨心中反思着这个事情。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隐秘的身份正在逐步走向公开,他已经无法单纯地凭靠这些马甲同时游走于各个领域了。虽然这局中的游戏越来越复杂,但他也明白,挑战是前进的动力,何况他早已习惯于在这些纷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随后不久,苏晨走入了一次业务会议的办公室,会议室内的气氛略显沉重。业界几位资深人士在座的讨论中,话题无不围绕着如何迎接接下来的市场变换,如何抓住创新的契机。苏晨作为一名秘密身份的后起之秀,得到众人关注和些许对比,同时也成为临时性话题的焦点。

会议结束后,苏晨看着大家离开的背影,其中一位合作方的高管,张浩冉走上前来,“苏晨,我知道你是有远见的人。这样,会后我想同你再交流几句,不知是否方便?一副自然的风貌,“当然可以,张总有话直说。”

见苏晨如此直截了当,张浩冉微微一笑,“其实这些年以来,看到你的作品和那些影响力,我比较敬佩。我想聊的是,我这儿有个珠海的风景电影项目,不知你是否有兴趣参与一道?”

“珠海的项目?”苏晨略微思考了一下,许多构思在脑中飞速掠过。确实,跨地域的创作对他的艺术探索而言,是潜在的颇为吸引人的选择。

“我愿意认真考虑,特别是探求新的视野。”他回答到,语言不仅带着认真,而且蕴含着难以掩饰的好奇。

随后几日,苏晨深思熟虑,在音乐与电影之间的创作中灵感充斥,这种不断探索挑战的情绪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项目与马甲逐步交织之中,他也意识到,这场关于寻找与等待的戏码已越演越烈。

再一次的音乐创作中,他一边编织着美妙的旋律,一边思考着人生的轨迹,试图在这喧嚣与宁静之间划出自己的疆域,而非仅是从一个假象到另一假象。正如每一个马甲同样是他的旅途,只不过令它们成为更绚丽的闪光点。

他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波折与坎坷,只有继续前行,才能实现无穷的可能。在这条观影与音律交汇的道路中,苏晨目光坚定,渐渐忘记了眼前的时空,而沉浸于梦想的边界。这段旅程虽远,但却是他时刻向往的旅程。无论身负何种身份,他的灵魂始终向着前方的流光溢彩,向着野心与无畏之间,飞掠而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晨频繁地出入录音棚和片场,仿佛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融为一体。一边是交错复杂的钢琴旋律,一边是色彩斑斓的镜头画面,他已然驾驭自如。

一天,在片场的午休间隙,正当苏晨准备抓紧时间构思电影配乐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那是他的老搭档,音乐制作人李铭。这位总是在保守中带着些许狂妄的音乐人,此时正倚靠着客座,手里摇晃着半满的咖啡杯。

“苏晨,我一直想问,你这样的工作节奏是如何保持住的?”李铭用一种戏谑的口吻开玩笑道。

“嗯,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苏晨微笑回应,嘴角微微上扬。虽然每天的工作安排紧张,但他享受这种驱动,他的目光转向窗外,“你有什么新动作?”

李铭哈哈一笑,“当然有!不过我的动机还是被你吸引过来的。你这些神奇的身份,我一直很好奇它们的背后故事。”

苏晨闻言不禁轻笑,李铭虽是明知故问,然而他的追问中透露出莫名的好奇。这种顽皮的探询也让他感到轻松。在娱乐业的这个舞台上,马甲的存在给他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无尽的乐趣和激励。

“这背后啊,只是一个想法实现的过程。好奇心驱使我,跳出既定的圈子,探索各个领域的可能性。”苏晨缓缓地叙述着,话语中夹杂着他对事业的热忱。

李铭点了点头,“有想法的人总是在行动,你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不过,你这些身份的秘密,我是绝对保守的。”

面对李铭的诚恳,苏晨感受到了难得的理解和支持。他没有掩饰对好友的欣赏,“知道吗?李铭,我一直把它们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有趣的动态,才能保持我对每个项目的持续热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