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不停地呼喊着华群星的名字(1 / 1)
“只能说!大神就是大神啊!”
“我刚刚去专门搜了一下原文,苏晨唱的主歌部分,来源于《少年华夏说》的最后一段,他改编的太好了,一点都不觉得突兀,就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兄弟们!我人麻了!”
“星星唱的太好了吧!老子终于洗耳朵了!”
“哎呦!我不用去医院了!星星这首歌直接又把我拽回来了!”
“等等!我还有个疑问,我刚刚去搜了原文,可是为什么没找到副歌的几句歌词呢?!”
“难道这是……卧槽!不能吧?!星星难道续写了百年前的《少年华夏说》?这这这!!!”
“我的妈呀!华群星简直了!这是怎样的少年意气?!怎样的满腹才学?胸怀锦绣?!”
“我简直要期待了!这次星星为祖国周年华诞写的剧本!!!”
“我也是!妈呀!星星该不会真能写出来吧?”
“不!你们太高看他了!剧本讲究的是故事性,光有文采是不够的!”
……
后台。
总导演宏涛。
主持人沈梦晨。
也纷纷打开手机,搜索了原文。
其实。
他们对这篇《少年华夏说》很有印象。
这是宏涛最喜欢的文章。
他大概可以做到背诵全文的程度。
可此时。
宏涛之所以要搜索原文。
主要是想知道。
苏晨刚刚唱的最热血沸腾的几句。
到底是出自于哪里?
毕竟,这首歌开始的朗诵找到了,主歌部分的歌词也找到了,可是唯独副歌部分。
宏涛是能将《少年华夏说》倒背如流的人。
愣是全无印象。
以至于他都要以为,自己背诵的《少年华夏说》是精简版,而苏晨改编的,才是完整版……
“他到底是从哪里改变的啊?”
宏涛疑惑不已。
查找无果。
他看的也并非是什么精简版。
忽然。
宏涛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猛然抬头,看向了舞台上。
那个年轻英挺的身影。
这个出道以来,联手另外两个新贵,屡屡创造奇迹,横推一切的男人。
宏涛在这一刻,彻底明白了。
他为什么在原文中找不到苏晨的歌词?
因为。
副歌那几句歌词!
是苏晨自己写的!
他!
续写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华夏说》。
而且。
继承了这篇文章的魂。
让人丝毫不觉得违和!!!
想明白之后。
宏涛放下了歌词。
重新看向了舞台。
他的目光充满了惊叹和不可思议。
……
台上。
孩子们的声音穿插于中间。
配合婉转的民乐。
形成万分触动人心的声音。
这一刻。
温柔的笛声与孩子们有力的朗诵融合在一起。
柔中带刚。
刚中有柔。
相互交织之后。
仿佛有着独特的魔力一样。
而待孩子们朗诵结束后,光芒再度照射在苏晨身上,他拿着话筒,开始了第二段的演唱。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这四句歌词出现后。
现场的观众们迅速从原文中找到了踪迹。
这一段是接着第一段主歌的。
也就是说。
苏晨刚刚唱的那一段副歌,并不是原文中的内容。
这一刻。
所有人的眼睛不由得瞪大。
甚至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人是真的凶啊!
竟然敢在先辈的文章中续写歌词,敢将自己写的歌词,放在古人的名作当中。
这得有多大的自信。
这得有多大的魄力???
还有多大的才华啊!
所有人一时之间,惊叹不已。
……
现场的惊叹,仅仅在一瞬间发生。
舞台上。
苏晨站的笔直。
他目光向阳。
将副歌演唱而出。
“少年自由少年狂。”
“神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苏晨的气势太足了。
他的这一番演唱。
感染了所有听众。
听众们被演唱所折服,更被这歌词所折服。
刚刚苏晨唱第一段副歌的时候。
人们还没怎么在意,以为苏晨唱的是原文。
然而他们后来发现。
副歌部分是苏晨自己加的。
因而苏晨演唱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看无比认真……
不看还好。
越看越吃惊。
苏晨这个站在才华里的人。
写的歌词真是让人折服。
真不愧是金曲奖最佳作词得主。
所有人心中只有四个字浮现。
实至名归!
少年自有少年之狂傲与自信。
身体像山河一般挺立。
本以为这两句已经够有气势了。
可下一句出来,直接让所有人不由自主的目瞪口呆。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擦!
还有比这更让人热血沸腾的歌词吗?
还有人能写出比这两句更加气势恢宏的歌词吗?
不会的。
没有人了。
除了华群星。
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毫无疑问,这几句歌词,在所有人的心中直接封神!
……
舞台上。
孩子们也是加入了演唱。
和苏晨一起完成这首歌的最后一段。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当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和苏晨坚定地声音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
仿佛华夏少年一代接着一代。
天高海阔。
奋发图强。
这最后的一段演唱,如同一簇簇燃烧的火苗一样,顷刻间,引燃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点燃了所有观众的热血。
一个个皆是大声的呐喊了起来。
为华群星。
为少年。
为华夏。
为祖国。
苏晨往前走了两步,以温柔且自豪的声音,唱出了最后一句。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气息和共鸣达到了最佳状态。
给这首心潮澎湃的歌曲。
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轰!
在苏晨唱完最后一句后。
全场彻底沸腾了。
在场一千多的观众,有超过一半的人直接站了起来。
摇晃着手中的灯牌。
拉开了提前准备好的横幅。
不停地呼喊着华群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