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怎么会这么巧(1 / 1)

加入書籤

苏晨仔细查看了那条私信,发信人的账号显示是某知名音乐工作室的制作人。他轻轻点击鼠标,调出了一个隐藏的监控面板,快速追踪着这个账号的IP地址。

“有点意思。”他的目光在屏幕上游移,“这个IP地址,居然是从星耀娱乐的竞争对手天娱传媒发出来的。”

李诗颖凑近看了看:“你是说,有人在背后搞鬼?”

“不止如此。”苏晨打开另一个文件夹,调出一份合约扫描件,“你看这个日期,一个月前,天娱传媒刚刚签下了一位新人歌手,而这位歌手的曲风,和薛嵩伦惊人的相似。”

他快速切换到“毛杰奕”的账号,发布了一条新动态:“最近在创作新歌,灵感源源不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评论区立刻沸腾起来。

“期待杰奕哥的新作品!”

“一定又是神仙歌曲!”

“薛嵩伦算什么,毛杰奕才是真正的音乐才子!”

与此同时,“夜雨江南”的账号也发布了一条动态:“近期将发表一篇详细的音乐分析文章,敬请期待。”

苏晨看着屏幕上纷纷扬扬的评论,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打开了一个加密的音频文件,里面赫然是薛嵩伦某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录音。

“你准备怎么办?

“有时候,”苏晨慢条斯理地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快速输入。这是一个从未示人的账号,名为“音乐考古学家”。很快,一篇题为《流行音乐中的致敬与创新——从贝多芬到当代》的长文出现在屏幕上。

文章旁征博引,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乐,分析了音乐创作中“借鉴”与“抄袭”的微妙界限。特别提到了某些经典旋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的演变。

就在他准备发布文章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我是天娱传媒的宋总。”对方开门见山,“不知道苏总有没有兴趣见一面?关于最近网上的这些事,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苏晨看了眼电脑屏幕上那个还未发布的文章,轻轻按下了保存键:“好啊,不过地点得我来选。”

“当然,您说在哪里。”

“就在'静夜'咖啡馆吧,就今晚。”苏晨说完,不等对方回应就挂断了电话。

李诗颖若有所思:“'静夜'咖啡馆?那不是…”

“对,”苏晨站起身,整了整衣领,“那里的老板,就是我另一个身份。”

夜幕降临,“静夜”咖啡馆的复古吊灯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苏晨坐在二楼的角落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咖啡馆里飘荡着轻柔的钢琴曲,是他以薛嵩伦的身份创作的《月光》。

“老板,宋总到了。”服务员小声提醒。

苏晨抬眼望去,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正在楼下东张西望。他示意服务员带人上来,同时打开了手机录音功能。

“苏总,久仰大名。”宋总一边说着,一边在他对面坐下。

“宋总客气了,不知道今天找我有什么事?”苏晨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宋总脸上堆着笑容:“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最近签了个新人,叫周明。这孩子很有才华,就是可能太有才华了,创作的歌曲和薛嵩伦的风格有些相似。”

“哦?”苏晨放下咖啡杯,“所以呢?”

“所以我们希望能和薛嵩伦合作,让他给周明写几首歌。这样既能化解网上的风波,又能帮助新人。”宋总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同。

苏晨接过合同,随意翻了翻:“写歌的酬劳倒是不低,不过…”他突然停顿了一下,“宋总就不怕我把这份合同拍下来发到网上吗?”

宋总的笑容僵在脸上:“苏总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苏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只是想让宋总看看这个。”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出现了一段视频:周明正在录音棚里,对着话筒唱着一首歌。而这首歌,赫然是薛嵩伦三个月前就已经录制完成,但还未发布的新歌。

宋总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有意思的是,”苏晨慢悠悠地说,“这段视频的时间显示,是在两个月前。而薛嵩伦的新歌录音时间是三个月前。所以,到底是谁抄袭谁?”

“这…这不可能!”宋总猛地站起来,“你怎么会有这个视频?”

“我说过了,这家咖啡馆是我的。”苏晨微笑着,“而且,你们公司的录音棚安保系统,上个月刚刚升级过。承包商,也是我的公司。苏晨的手机响了。是“毛杰奕”的新歌发布提醒。他打开音乐平台,一首名为《月光的另一面》的歌曲已经上线。这首歌的旋律与薛嵩伦的《月光》遥相呼应,却又自成一体,仿佛是在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角度。

“宋总,“我建议你回去好好想想,是要继续玩这种把戏,还是…”

宋总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颤抖着双手,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或者,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合作。”苏晨将手机屏幕转向宋总,展示着刚刚发布的《月光的另一面》,“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宋总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上飙升的播放量和评论区的热烈讨论。短短几分钟内,这首歌就已经冲上了热搜。

“这是…毛杰奕的新歌?”宋总喃喃自语,“怎么会这么巧…”

“没什么巧合。”苏晨轻轻摇晃着咖啡杯,“薛嵩伦和毛杰奕一直都在进行着某种特殊的音乐对话,这次的《月光》系列,不过是其中之一。”

楼下的钢琴声适时地转换了曲调,从《月光》无缝衔接到了《月光的另一面》。两首歌的旋律在空气中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某个神秘的故事。

“所以,宋总,居高临下地看着对方,“你们的周明要模仿谁的风格?薛嵩伦?还是毛杰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