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已然做出了决定(1 / 1)

加入書籤

“您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来揭露娱乐圈的黑暗?”

面对媒体的连珠炮般提问,苏晨神色平静:“很简单,因为我相信,真正的艺术不应该被资本和利益所绑架。每个创作者都应该有自由表达的空间,而不是被迫为了迎合市场放弃自我。”

“可是您自己也承认,不同身份下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这不也是一种迎合吗?”有记者质疑道。

苏晨笑了:“不,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可以自由切换身份,才能让每个作品都完全展现它应有的样子。薛嵩伦的歌曲注重现实,毛杰奕的曲风偏向流行,唐豆机的小说充满讽刺,而六东辰的作品则更加温情。这些都是艺术的不同面向,都值得被尊重。”

话音刚落,他的手机突然响起一连串提示音。打开一看,各大平台的粉丝数都在疯狂暴涨。

“苏先生,您的粉丝们都在问,以后还会用这些身份继续创作吗?”一个年轻女记者举着话筒问道。

“当然。”苏晨环视四周,目光坚定,“不过从今天开始,这些创作将不再是为了对抗什么,而是单纯为了艺术本身。因为,真正的创作者永远不应该被框架所束缚。”

此时,办公室的大屏幕上还在播放着直播画面。弹幕里,无数网友开始自发组织起来,要为娱乐圈的新生贡献一份力量。有人提议成立独立音乐人联盟,有人建议设立公平透明的评价体系,还有人主动提出要为小成本原创作品提供推广渠道。

苏晨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而这一次,主角不再是某个巨头或者资本,而是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创作者们。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收到了一条特殊的消息。这让他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微妙。看来,娱乐圈的改革远没有结束,更大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他。

苏晨低头看着手机屏幕,那条消息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曾经娱乐圈最具影响力的经纪人王天成。

“苏先生,我知道你现在已经站在了这个行业的顶峰,但有些事情,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消息末尾还附带了一个加密文件。苏晨皱了皱眉,正准备点开,一旁的助理小王突然凑了过来。

“苏总,各大音乐平台都在求您让薛嵩伦发新歌,说是粉丝都快疯了。”

“不急。”苏晨随手将手机收进口袋,“让他们再等等。”

走出会议室,外面的长廊里挤满了想要采访的记者。闪光灯此起彼伏,照得人睁不开眼。苏晨正要开口,突然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他多年前的老师,著名音乐制作人陈远。此时的陈远已经两鬓斑白,但眼神依然锐利。当年正是在他的指导下,苏晨才开始接触音乐创作。

“好久不见,老师。”苏晨主动走了过去。

陈远看着他,神情复杂:“当年你说要改变这个圈子的生态,我还以为是年轻人的狂妄之语。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老师过奖了。”

“但是,”陈远压低声音,“你可知道,现在整个圈子里都在传,说你背后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有人说你是某些资本的代言人,也有人说你其实是官方授意……”

苏晨笑了笑:“这些传言,不是一直都存在吗?”

“这次不一样。”陈远的表情变得严肃,“我听说,有人在暗中收集你这些年来所有身份的创作过程。他们想证明,这些作品不可能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苏晨的笑容微微凝固。他想起了王天成发来的那条消息,还有那个未及查看的加密文件。

就在这时,助理小王又匆匆跑了过来:“苏总,不好了!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六东辰'的人,说他才是《春秋》系列小说的真正作者!”

苏晨眯起眼睛。看来,有些人已经等不及要出手了。

“让法务部准备起诉材料。”他淡淡地说,“另外,告诉技术组,是时候启动'真相计划'了。”

“真相计划?”小王一脸困惑,“那是什么?”

苏晨没有回答,只是望向窗外渐暗的天空。在他的电脑里,存放着一个加密度极高的文件夹,里面记录着这些年来他每一个身份的所有创作过程,包括灵感来源、创作手稿、修改记录……

这些都是他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只是他没想到,这张牌需要这么快就打出来。

正当苏晨准备应对眼前的风波时,他突然觉得此时的安静如同暴风雨前的平静。随着助理小王的离开,他重新打开手机,迅速输入密码,点开了王天成发来的加密文件。

文件的内容让苏晨的心微微一沉。里面详尽记录了多年来娱乐圈的各大阴暗面,还有不少关于许多大腕不光彩的秘密。这些信息如果曝光,无疑将是整个行业的一场地震。然而,让苏晨眉头紧锁的是,文件中提到的某些幕后黑手,似乎正是他当下面临困境的始作俑者。

苏晨深知,自己虽然站在风口浪尖,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自己并不孤立无援。他心里清楚,若要彻底改变这个圈子,不仅需要出色的作品,更需要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手段。

与此同时,苏晨心底也升起了一丝不愿言明的感慨,娱乐圈的激流暗涌,远比他最初预想的更为复杂。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点亮了整座城市。苏晨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是万家灯火,他却感觉前所未有的孤独。

“或许,是时候该用另一种方式来揭示真相了。”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在自我安慰,又似乎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打气。

次日上午,苏晨穿戴整齐,站在公司总部门口,记者们依旧蜂拥而至,闪光灯此起彼伏。但他的心中却如古井不波。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已然做出了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