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刘二嫂子的故事(1 / 1)

加入書籤

十月初,相见欢酒肆的酒供不应求,洪掌柜亲自来了两趟,问我是否要扩大铺面。

我拒绝了,什么东西都是少或是求而不得才珍贵,多了,得到了反而没那么弥足珍贵。

我从酒坊出来,走在山间小道上,路两边开着香气略显刺鼻的野菊花,大片大片的常春藤沿着褐红的路爬上桶粗的树,已经没什么蝉鸣声了,抬头倒是能见到不少鸟窝。

“姑娘,咱们走快些吧,你没听洪掌柜前儿来说谣传有山匪逃进这深山老林了么?”雪娇说话语声柔柔的,满是催促。

“逃进深山老林也不见着就非得是咱们这一片不是?”我不懂雪娇在担心什么,总觉得这个小丫头在我的问题过分的紧张和敏感。

“这山林一片连着一片,林深树密,那些山匪都是亡命之徒,姑娘还是小心为妙。”雪娇一脸认真,说得我不得不受到感染,仿佛指不定从哪个树丛里就会跳出几个草莽大汉来似的。

“好好好,那咱们走快些。”

我们主仆二人刚才山脚出来,迎面就碰上蝶依小跑而至,“可算是见着人了,姑娘怎的去那么久?”

“怎么,你也担心我被山匪得掳了去?”我越是见这两个小丫头紧张就越是想笑,如今太平盛世,就算有匪况,不也派了宁威将军家最出息的小辈来缴匪了么?

蝶依心里是着急的,但嘴里却说,“不是,是二姐做了炸蕨菜丸子,好些个丫头下仆太没规矩,姑娘再慢点儿,炸蕨菜丸子可就没有了,那可是今年最后的蕨菜丸子,这些都是二姐说的。”

一说到吃,这梧桐山庄从上到下没一个不馋嘴。我误解了蝶依的来意,也没空愧疚,“是吗,那快点儿,我知道肯定是夏莲吃得最多是不是?”

“是啊,抱着个小陶钵,谁也不给呢。”蝶依且说且不动声色与雪娇对视一眼。

“哈哈哈……。”

回到梧桐山庄,老远就听到厨房附近笑语连声,周围一只麻雀都没有,全被惊跑了。

我一脚迈进门槛,就见二姐从大窗户里探出头来,“姑娘,快来啊,最后一点儿炸蕨菜丸子在夏莲怀里抱着呢。”

夏莲猛的从厨房里冲出来,站到我面前表忠心,“姑娘,这丸子不是奴婢要吃的,奴婢是护着怕被他们吃了。”

厨房里有四五个帮厨妇,这会儿被夏莲说嘴,忙喊冤枉。

“姑娘,明明是夏莲嘴馋呢,奴婢可没多吃啊。”

“是啊,这蕨菜还是奴婢几个去山里摘的呢。”

“回来的时候露水还在上头滴着呢。”

我低头看夏莲怀里的蕨菜丸子,“罢了罢了,都别这么没出息,这天晚上保管得落雨,你们将草寮收拾出来,摆些时令蔬果,二姐再备些好酒菜,叫上那些不当值的过来,咱们晚上也不必吃主食,只在一起乐乐如何?”

“好好好……。”

我这个提议没人会反对,大家就喜欢这样乐乐呵呵围在一堆说说笑笑,扯些有的没的顽皮话。

袁嬷嬷晓得后也没办法阻止,瞧着那些帮厨妇收拾草寮,只无奈的说了句:“又要没大没小了。”

我泡在浴桶里,青丝在胸前浮浮沉沉,“嬷嬷瞧着咱们庄子里不少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个家庭,若是光景都容易谁会卖身为奴成为贱民?我听二姐说那帮厨的何大嫂子家中公公好赌,婆婆病重,丈夫又是个懦弱不顶事的,在外头做轿夫每月挣个五十个铜板。儿子游手好闲,过两年又要聘媳妇,闺女倒懂事,却也是要嫁人拿嫁妆。她一个月二两银子,又要侍候公婆照顾儿女,还得忍受丈夫不顺时的指责打骂,全家人还得靠着她过活。既是要回去面对一大摊子操心事,能在庄子里乐呵高兴,我又何必板着规矩拘着她们呢。”

袁嬷嬷是知道这事的,帮厨妇其实用不着五个,当初何大嫂子跪在她面前哭了好几回,她才松口留下她,“姑娘心善,奴婢只是怕她们太没规矩,往后不好管束。”

“嬷嬷多虑了。”我伸手掬了捧水在手里,看着水从指缝里流逝,又掬了捧水在手里,“谁都不想没了这分差事不是?”

那到是,附近几个庄子,也就她们梧桐山庄不论是佃户还是下人,给的月钱最高。“那姑娘还打算泡多久?奴婢瞧着二姐的好菜都要出锅了。”

傍晚时就下雨了,雨水的清凉浇灭了闷热所带来的燥气,又有人一起说说笑笑,吃喝玩乐,大家都很是畅快。

草寮下长桌围成一圈,每张桌子上都摆了几副碗筷,菜肴果蔬以及瓜子花生。

仆妇丫头们见着我来了,纷纷起身福礼,“姑娘安好。”

“别拘着了,咱们也不是头一回热闹,该干嘛干嘛,刘二嫂子,快快把酒都倒上,这可是今天新出的酒,能吃酒的都尝尝。”我也高兴,我就喜欢这样热热闹闹悠悠闲闲的过日子。

“姑娘,这酒奴婢可是问过了,在酒肆里要好些钱一壶呢,你这样便宜大家伙儿,可是要咱们都不好意思了。”刘二嫂子红了脸,言语有些激动。

“说这些作甚?咱们庄子里又不少这酒,喝,来,大家举杯。”

“就是,就是,来,干杯。”

喝完酒,大家恭维起我,说是恭维,但我知道大家是真心感激我。

“附近庄子里的下人都没咱们这么好福气,姑娘不仅大方厚道,还处处为咱们行方便,不少人都羡慕着呢。”

“刘二嫂子你可别说了,再说我就要飘起来了。”我吃了颗花生,“上次你不是说你们镇上有对苦命鸳鸯么,前几日你回去了可又听到有什么下文?”

姑娘喜欢听闲事,刘二嫂子添油加醋,搜肠刮肚献宝,“姑娘是说那乔生和张家姑娘的事啊,真真是峰回路转,自从张家继母将二姑娘偷梁换柱嫁给了乔生,乔生就再没快活过,张大姑娘也是伤心欲绝,投河自尽,好在被人救上岸这才活了下来。张二姑娘将乔生家闹得鸡飞狗跳,乔生娘一气之下病重,张二姑娘怕人家说她不孝婆母,赶紧溜回家中躲起来,是张大姑娘去了乔生家将乔生娘照顾好了。这乔生娘一好,张二姑娘又出来作妖,说张大姑娘和乔生私通,将要张大姑娘捉进关祠堂锁猪笼。就在族中长辈要将张大姑娘沉塘那日,乔生娘跪到里长面前,里长这才派人将张大姑娘救了下来。他听了事情来胧去脉,亲自到县衙里走了一趟,解除了乔生和张二姑娘的婚约,并且亲自证婚成全了乔生和张大姑娘。”

刘二嫂子说书似的一番论叙,听得人直拍案叫绝,大家伙儿拎着耳朵听,直到说到乔生和张大姑娘苦尽甘来方放下心。

然后大家开始叙说听后感,“这张二姑娘活该,破坏人家姻缘,可是要遭雷劈的。”

“这乔生娘也是个老实人,但凡张二姑娘对她好些,人心都是肉长的,日子过着过着兴许就接受了。”

“我也觉着是,好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否则我这眼泪可就要流成河了。”

“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就该本本分分,千万不能生坏心思,否则害人害己啊!”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闲话,我偏过头看着从草寮顶接连不断的雨水坠到地上,淅淅沥沥的雨幕彻底将夜划碎。

袁嬷嬷匆匆赶来,低头在我耳边就了几句话。

我脸色一凝,忙问,“人在哪儿?”

“在大门外站着呢,奴婢分不清真假话,不敢擅自作主,这才来请姑娘示下。”

“快带我去看看。”

我起身离开,匆匆的背影让众人一呆,纷纷猜想是不是出事了。

袁嬷嬷按例夜间寻查当值的丫头小厮可有懒怠,大门口的小厮来禀告说有两个姑娘敲开了梧桐山庄的大门,站在雨里,淋得跟个落汤鸡似的。

来人禀明身份,说是宁威净军府的四姑娘岳云眉和镇远候家的二姑娘霍静芳。

岳云眉和霍静芳。

这两个人名响在我耳边时我恍惚回到那一辈子,二人站在水榭楼台上,倚着栏杆喂养我从千里之外运回京城的几尾金鲤条。那时岳云眉已经是太蔚府的大奶奶,霍静芳也成了中书令家的孙媳。

那是我到京城的第六年,苏玫生了儿子,沈重霖因此办了个隆重的百日宴。那时京城的权势人家几乎到了一小半,但我看得出来这两人皆是愁容不展,霍静芳更是泪水涟涟,像是在婆家受了极大的委屈却又不敢往娘家说言。

我无意中撞见很是难堪,忙吩咐给二人寻了个僻静所在说话,又让人守着不让打扰。

或许就是这份体贴,让我往后再见着这二人时,特别是性情直爽的岳云眉,总是向我报以友好。

我走得太快,袁嬷嬷伞有不及,我淋了些雨。

站到大门口时,果真见到霍静芳和岳云眉湿得通透在雨中冷得瑟瑟发抖。

我不假思索冲进雨中,伸手握着二人冰冷的手,“怎么淋成这样,快,快跟我进庄子。”

在霍岳二人眼中,苏瑜不顾大雨冲到雨中相迎,且在她们表明身份空口无凭的情况下,说不感动是假的。

拉着二人进了门,我边走边吩咐,“袁嬷嬷,快快吩咐下去,在西院备好浴桶热浴,让二姐快快熬两碗姜汤来。”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

来到西院,我们走了一路就淌了一路的雨水,刚进门,我又吩咐,“采玉,快去拿两身干衣裳来,这天儿寒,薄袄子再拿两身。”

“是是,奴婢这就去。”

我吩咐完毕,夏莲递上来的热茶一人递一杯,“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岳云眉急急喝了口,险些呛住。

霍静芳眼中禽泪,“我们敲了好几个门,他们都说我和阿眉是骗子,怕惹事上身不肯相助,为何你要救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