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别苑(1 / 1)
他掀开车帘看了看天色,“应该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能到了。”
这处别苑位于城南三十里的栖霞山麓,是靖王府早年建的避暑庄子。
三进院落掩映在枫林中,后有温泉,前有荷塘,本是极风雅的所在。
马车刚停稳,庄头李嬷嬷就带着仆役迎了出来,“王君可算来了!屋子都收拾妥当了,温泉也引好了……”
她话音未落,林中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鸟鸣。
姬昱眼神一凛,不动声色地挡在沈翊桉身前,“嬷嬷,最近庄上可有生人来过?”
李嬷嬷一愣,“前日有个卖山货的货郎……”
“去查。”姬昱打断她,转头对靖王君低声道,“父亲先带桉儿进去,我四处看看。”
沈翊桉抓住她的衣袖,“小心。”
姬昱捏了捏他的指尖,眨眼间就没入枫林深处。
靖王君亲自带着沈翊桉熟悉院落。
正房留给靖王君,东厢是他们的住处,西厢则改成了小厨房和药房,显然早有准备。
“这间书房给你。”
靖王君推开东厢耳房的门,里头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窗下还摆着张古琴,“昱儿说你爱静,特意安排的。”
沈翊桉抚过琴弦,心头微暖。
琴是上好的桐木所制,弦尾坠着小小的玉铃,轻轻一碰就叮咚作响。
“父亲。”他忽然转身,“京城是不是……”
“嘘。”靖王君将食指抵在唇前,从袖中取出个香囊挂在他腰间,“山间蚊虫多,戴着驱虫。”
香囊沉甸甸的,分明藏着东西。
沈翊桉会意,不再多问。
姬昱回来时已近午时,衣摆沾着露水,手里却拎着串肥美的山菇,“加个菜。”
沈翊桉接过山菇,趁机在她掌心划了个问号。
姬昱几不可察地摇头,朗声道,“后山枫叶红得正好,下午带你去看看。”
用膳时,李嬷嬷端上最后一道菌菇汤,忽然压低声音,“世女,老奴查过了,那货郎在庄外转了两天,还向小丫头打听温泉的位置。”
姬昱筷子一顿,“人呢?”
“今早不见了。”李嬷嬷擦了擦汗,“但老奴在他落脚处发现了这个。”
她从袖中掏出片黑羽,是姬嫱手下暗卫所特有的尾羽。
看来姬嫱还不死心。
靖王君突然咳嗽起来,沈翊桉连忙递上茶盏,姬昱则迅速将黑羽收入袖中,笑道,“嬷嬷手艺越发好了,这汤鲜得很。”
李嬷嬷也很快反应过来,笑着接过话茬,“世女喜欢便多饮些。”
午后的阳光将别苑后山的枫林染成一片金红,如火如荼。
用过膳后,姬昱提议带着靖王君和沈翊桉去赏枫。
她需要这片宁静来冲淡朝堂上日益紧张的气息。
靖王君披着月白色的锦缎披风,脚步轻缓地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
他年近五十,却因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华。
姬昱伸手为父亲拂开垂到面前的枫枝,笑道,“父亲整日在府中操持府中中馈,难得秋色正好,孩儿想陪您散散心。”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跟在身后的沈翊桉,对方正低头避开一片低垂的枝叶,让她心头微暖。
沈翊桉察觉到姬昱的目光,抬头迎上她的视线,嘴角扬起一抹浅笑。
他身着靛青色长衫,衬得肤色如玉,腰间只系一条素白腰带,简约却不失气度。
“昱儿有心了。”靖王君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只是为父看你眉间似有愁绪,怕是朝中又有什么烦心事儿吧?”
枫叶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姬昱沉默片刻,还是坦言说了实情,“今日收到密报,姬嫱虽然已经成了残废,却仍在暗中活动。”
“什么?”靖王君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意,“她倒是还不死心。”
沈翊桉上前扶住靖王君的手臂,轻声道,“父亲小心脚下。”
姬昱缓和了语气,“父亲不必忧心,孩儿已派人加强府中戒备,只是……想来京城少不了一场恶战。”
她望向远处如血的枫林,“姬嫱此人野心勃勃,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心狠。”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无数红叶,在空中飞舞盘旋。
沈翊桉的衣袂被风掀起,他下意识地按住,另一只手仍稳稳扶着靖王君。
靖王君长叹一声,“女帝这些年来最疼爱的便是姬嫱,可谁知她……唉,如今女帝缠绵病榻,七殿下监国,朝局未稳,若她再兴风作浪……”
“父亲放心,”姬昱目光坚定,“有孩儿在,绝不会让她伤及靖王府分毫。”
沈翊桉这时轻声插话,“父亲,妻主,前面有座凉亭,不如去那里歇息片刻?”
姬昱这才注意到父亲额上已有细汗,暗责自己考虑不周,连忙附和,“桉儿说得是,父亲,我们去亭中坐坐。”
凉亭建在一处小丘上,四周枫树环绕,视野开阔。
侍子们早已备好热茶和点心,三人落座后,沈翊桉亲自为靖王君和姬昱斟茶。
“桉儿近来在读什么书?”
靖王君接过茶盏,随口问道。
沈翊桉恭敬回答,“回父亲,近日在读《山河志》,记载各地风土人情,颇有趣味。”
“哦?”靖王君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可有什么新奇见闻?”
姬昱看着夫郎温润如玉的侧脸,听他娓娓道来书中的奇特风俗,心中的烦忧不觉减轻了几分。
“……据说那里男子擅长刺绣,女子则多从事渔猎。”沈翊桉说到此处,微微一笑,“与咱们京城倒是大不相同。”
靖王君也笑了,“确实有趣,昱儿,你当年巡边时,可曾见过这等风俗?”
姬昱摇头,“孩儿去的是西北边陲,民风彪悍,无论男女皆善骑射。”
她顿了顿,“不过有一处绿洲,那里的男子会在婚前为心上人编织彩绳,据说编织得越复杂,情意越深。”
沈翊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却被靖王君捕捉到了。
老人家笑眯眯地说,“看来改日桉儿也得给你编一条了,也省得你一直巴巴的念着。”
“父亲!”沈翊桉耳根微热,“孩儿哪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