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同样是人(1 / 1)
一辆自行车花了120块钱。
只是这种二八大杠不适合她,座位太高了,她腿没那么长,坐不上去,只好一路推着走。
叶秋买了些零零散散的零嘴,梁可卿买了几副现写的春联,她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缺,东西基本买齐了。
再说肉的话,想吃就现宰,方便的很。
“我听说梁纯不是你爸妈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叶秋问起了她。
都住一个家属院里,家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只要稍微没隐藏住,就传出来了。
再说了,这事也跟梁可卿有关系,她男人是部队最年轻的团长,而她又在家属院出了名的彪悍。
很快就点起了话头。
梁可卿推着自行车,和叶秋并排,“我爸妈以为她是亲生女儿,我不是,结果我是。”
叶秋没料到这么简单,不由好笑:“当父母的居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梁可卿无所谓道:“谁知道呢。”
跟她没有关系,她只要好好赚钱,养大两个小孩就好了。
回到家属院里,梁可卿把崭新的自行车推进自家院子里,然后用深绿色的防水布遮住。
她回头,看到了从门口走过去的姚青青。
姚青青额头一片青紫,还有不少肿胀的小伤口。
她看到梁可卿,还站在院子门口,笑着问:“可卿,你在干什么啊?”
问完眼睛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高湛的身影。
梁可卿把防水布边边角角挡好,确定什么都看不到,“你有什么事吗?”
姚青青尴尬地笑着,“没什么事,我就是来和你打个招呼。”
梁可卿点了点头走过去,打算去叶秋家把两个小孩带回来。
“你没什么事就走吧,我挺忙的。”
“可卿,你最近在忙什么啊?有没有烦心事?可以和我说啊,我可以帮你想办法。”
姚青青跟在梁可卿身后,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强被抓了,抓了有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放出来,她怕的就是李强在里面说了什么,把她也给搭了进去。
如果李强把她供了出来,作为受害者的梁可卿肯定会知道什么。
探探底也是好的。
梁可卿侧头看向脸色紧张的姚青青,嘴边慢慢露出笑来,“我没有烦心事,你呢?”
“我……也没有。”姚青青心虚的移开目光。
“没有皆大欢喜,我有事情,你别跟着我了。”
梁可卿不想和她耗时间,总觉得她没安好心。
姚青青果真不跟了,再跟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梁可卿不信她。
她看了看四周白雪皑皑的屋顶,走去了梁纯家。
梁纯家里安静极了,姚青青进去没看到一个人,还以为没有人在,突然看到窗户上一个苍白的人脸。
“啊!”
姚青青吓的叫了起来,待看清是谁后惊魂未定的拍了拍胸口,“你大白天的站在窗户上不出声,吓谁呢?我还以为大白天见鬼了。”
梁纯不像之前那样斗志足,跟被人抽了脊柱似的,萎了。
她看到院子里的姚青青,走出来,“出去。”
姚青青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出去?你这人怎么回事,出生又不是你能决定的事,就算你不是梁家的女儿又怎么样,你现在是军嫂!”
“梁可卿也是军嫂,你跟她又没有区别,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别长别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梁纯被她几句夸得很快哄好,心想也是这么回事,有什么想不开的?
两人虽然出生不同,但最后都当了军嫂。
只是她男人张帅,五年了,还是那个连长。
看看人家高湛,长的帅品行又好,现在都是团长了。
那又怎样?同样是人,他不觉得自己比梁可卿差在哪。
梁纯陡然恢复精神,问她:“梁可卿呢?她现在在干什么?”
姚青青:“不知道。”
梁纯不耐烦的看了她一眼,“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来找我干什么?”
姚青青指自己额头,“我受了好大一个伤,你看不见?”
“然后呢?”
姚青青就把那天晚上莫名被打的事情,带了主观感觉地告诉了她。
“我怀疑是碰到不干净的东西了,我跟李强到处看,门开了,但是没有人,还有人在我的床边笑!”
姚青青煞有介事的说:“我敢肯定,是个女的!”
梁纯皱起眉头,“哪来的鬼?你乱说什么?”
姚青青拔高音量:“是真的!”
“神经病。”
梁纯冷冷吐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事,你要是再乱说,被有些人听到,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姚青青讪讪笑道:“我这不是就和你说说嘛,但是我没骗你。”
她又做出保证。
梁纯一点都不关系她的事,“那你明天去跟着梁可卿,告诉我她最近在做什么。”
她绝对不会让梁可卿好过。
“我跟不了。”姚青青直接说。
还不等梁纯发火,她又说:“李强被抓了,我现在要是跟着她,李强转头把我卖了,我就逃都逃不掉。”
“或许你可以帮我去公安局看看,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
梁纯冷笑:“他把你卖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是你要和他纠缠不清。”
姚青青变了脸,“我要不是为了和你一起搞梁可卿,我会变成这样?你以为我想这样?”
“好了。”
梁纯缓了面色,“我去帮你问,你别太担心,你爸是团长,你怕什么?”
“我帮你去问,你去盯着梁可卿,不能明着来,你不会偷偷的?”
姚青青嘟囔:“知道了。”
就算她爸是团长,姚青青还是止不住担心,她怕李强供住自己,也怕他乱说话。
*
梁可卿早上没去养殖场,其实两个大男人建房子绰绰有余。
再说她今天刚把新自行车推进家属院,又遇上姚青青,要是她去外面打听一下,估计很快就会知道她在藏什么。
就怕她不在家,自行车不见了。
所以她早上贴春联。
借了叶秋姐家一小碗粥回来,搅成粘稠的粥,蘸在春联反面,然后贴上门边。
大院门口,家里大门都贴上喜庆的春联,连两个房间都贴了一个倒着的福字。
还有两幅,她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