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书本上的线条(1 / 1)
刘英从梁可卿车前走过,一眼都不带瞧的。
那是自己的骨气。
“你们在我家门口聊什么了?”
等进了院子,梁可卿才问。
叶秋走到车后打开车门,看到车里有一篮子鸡蛋、十个大桃子和一盆面粉。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
“没有说什么,就是唠了会嗑。”
她觉得没必要讲,梁可卿是怎样的人她心里还是明白的,怎么可能会因为刘英区区几句话就远离她。
梁可卿没有坏眼子,相反为人大方有原则,护短疼孩子,有仇当场就报。
“从哪买的桃子啊?真大,长的真好。”叶秋露出羡慕的目光。
梁可卿都是从哪弄来的吃的,现在虽然有桃子卖,但没有像车上又大又粉的,一看味道就甜。
“我在自家园里摘的,等你回去带几个走,给孩子尝尝。”
梁可卿去提鸡蛋和桃子。
叶秋把面粉拿起来,“总是白吃不好吧,昨天还拿了你那么多菜。”
“你要觉得过意不去,家里有点好吃的也想着我就成。”梁可卿对她笑笑。
要知道她空间里的桃子都堆积如山了,送点桃子怎么了,还能给她省空间呢。
再说叶秋没少替她说好话,是值得交的。
叶秋把这份好记下,跟着她进厨房。
两人先用高压锅蒸蛋糕胚,然后梁可卿细细开始教学。
叶秋恨不得今天长两个脑子,完全记不住。
她恨不得长两个脑子,梁纯则恨不得长两双眼睛。
她那晚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梁可卿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
看的真真的,一点都不带假。
梁纯对梁可卿的恨意已经远超过对血腥画面的恐惧。
原本丢了刀后不打算看的,但回想往日悲惨的种种,便恨不得亲眼看见她下地狱。
虽然当时光线暗,但她看的一清二楚!
梁可卿真的不见了。
后面梁可卿和陆紫说话时,她就站在暗中,如果找到陆紫,就什么都真相大白了。
中午,梁可卿和叶秋做好了一个蛋糕,不过不好吃,没有烤箱烤的好。
到了放学时间,梁可卿:“我去接下孩子。”
“好,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我好久没接孩子了。”
幼儿园前老师想害石头的事叶秋是知道的。
“那好,我们接了孩子去店里吃火锅,下午再试试做蛋糕。”
梁可卿清洗手上的面粉,“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快就能学会的,我们慢慢来。”
“我知道,我就是想早点赚钱。”叶秋看着盆里的蛋糕发愁,怎么和梁可卿做的不一样呢。
梁可卿拍拍她的肩,“走了。”
她关上院门,和叶秋骑着三轮车去接孩子。
阳阳被老师从食堂喊出来,看到他妈的时候直接原地跳了起来。
“妈!你是来接我回家玩的吗?我是不是下午不用来了?”
叶秋差点没控制脾气,“就知道玩,你怎么不学学小知?”
阳阳:“她是女孩子,我不要学她。”
“你还好意思讲,石头都比你懂事,100数数都会。”
才三岁不到的孩子,能这么聪明,在家没少学吧。
“石头天天和女孩子玩,还不听老师的话,一点都不懂事。”
阳阳一句话试图打破他妈的幻想。
放学还躺枪的石头盯着他看。
梁可卿:“石头,你不听老师的话?”
“没有没有。”温城城连忙说:“石头很聪明,我讲的他都知道,上课就让他做喜欢做的事了。”
就是因为太聪明,讲的他知道,只是不会表达。
课堂上喊他回答问题都能慢慢的说,只是过程老师会被石头用敷衍的眼睛盯着,像是在看一个白痴一样——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问我。
教他的老师们都有点受伤,课后聊天商量只要他会就让他做自己的事,只要不吵闹就好。
大概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让看黑板,石头没看,阳阳误以为他不听话。
“那他喜欢做什么?”梁可卿不免有些好奇。
温城城:“他喜欢画线条。”
“线条?”梁可卿更好奇了,她一点都没注意过。
温城城点头,“我也不清楚,或许喜欢画画吧。”
接到六个孩子,大家都去火锅店。
今天不是周末,店里客人没有满,顾花生还在前台对账本,看到梁可卿来了走了出来。
“还没吃呢?”梁可卿问他。
“还没,我算算账。”顾花生算账算的脑袋疼,他就没有做生意的潜质。
叶栋梁管着养殖场,对这个应该很在行,等他回去问问他。
“没吃就和我们一起吧。”梁可卿选了个桌子带着众人坐下。
员工见老板来了,菜单都没拿,直问吃什么。
“跟之前一样,一个香辣一个番茄。”
叶秋身子360转,转完还不够,站起来到处瞧。
“可以啊你这,装修的这么好看,这个前面的柜子是拿来干什么的?”她看里面空了。
“是卤菜。”
顾花生端了酒精炉过来,“也不知道老板的朋友来,不然就留一些卤菜给你尝尝了,我们家的卤菜味道很好。”
他不知道叶秋的身份,一味推荐自家的卤菜。
在这三月忽冷忽热的季节里,吃了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大家都出了些汗。
各自回家睡午觉。
梁可卿给三个小孩擦嘴,让他们回屋睡午觉。
叶功带着弟弟妹妹回房间,督促他们上床盖好被子,一起躺下睡觉。
梁可卿记起在幼儿园门口温城城说过的话,她走到客厅打开石头的书包。
书包里居然有两颗糖,还是大白兔奶糖,还有一本薄薄的书和两本本子,两支铅笔。
家里的糖都是她藏到空间的,防止小孩吃多了长蛀牙,偶尔拿一颗给他们吃。
所以这糖绝对不是她给的。
她翻开一本本子,上面写着作业,每天写的不多,都是在幼儿园写完的。
没什么发现,她又翻开书,第一页就让她惊呆了,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直线和曲线。
笔迹歪歪扭扭且稚嫩,但都有相似的规律。
梁可卿合上本子,把石头的书包整理好。
下午照常练做蛋糕,口感比早上的要好些。
傍晚接孩子回家。
梁可卿问石头:“你有没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