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送别·出征(1 / 1)
出发的清晨,阳光炽烈。
闻佳宁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回望匠心楼。
那里承载了她太多的汗水、泪水、挫败与成长。
她不再是那个懵懂闯入4S店的前台小妹,也不再是国赛参赛选手落选后需要家人和朋友小心翼翼安慰的女孩。她的眼神沉静而锐利,肩上是团队的期望,心中是淬火后的信念。
除了整装待发的竞赛团队(吴立江、江琴琴、闻佳宁、陈磊、陈刚楠、张强),几位选手的父母、几位关心备至的任课老师,以及张强、陈磊陈刚楠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也赶来送行。少了王雪熟悉的身影,但这份送行的温暖,多少驱散了离别的清冷和大赛前的沉重。
闻佳宁正被妈妈拉着反复叮嘱“注意身体”、“按时吃饭”,爸爸则沉默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信任与鼓励。老师们也说着“旗开得胜”、“为校争光”的话。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穿过人群:“佳宁!”
闻佳宁循声望去,只见宋倩和宋畅联袂而来。
宋畅的额角带着薄汗,显然是一路赶来的。他停在闻佳宁面前,气息微促,眼神明亮依旧,但在众多目光注视下,少了些平时的戏谑,多了份郑重和不易察觉的局促。他没有像省赛前那样递来厚厚的资料,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封面素雅的硬壳笔记本,直接塞到了闻佳宁手里。
“给。”宋畅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闻佳宁耳中,甚至让旁边絮叨的妈妈也暂时停了下来,“新疆遥远,比赛日程紧张,”他顿了顿,目光专注地看着闻佳宁,“好好比赛,好好记录。”他的话语简洁,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但那份“好好”里蕴含的关切和期许,闻佳宁瞬间就捕捉到了。
闻佳宁在父母和周围同学老师好奇又带着点善意的笑意注视下,心头微跳,低头翻开了笔记本的硬质封面。
金佳梦好奇地凑到闻佳宁边上看去,只见扉页上,是宋畅那熟悉的笔触,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幅风景图,画中有诗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右下方依然是一辆线条流畅、充满动感的汽车简笔画。
“学霸也不乘机告白一下,送个空本子……”金佳梦小声嘀咕了一句,带着善意的调侃,引来几声低笑。
闻佳宁脸颊微热,提醒自己,宋学霸只是自己的辅导老师,人家坦坦荡荡,众目睽睽之下,送个笔记本而已。老师给学生一个笔记本,督促学习,这个很符合宋学霸的处事风格。
这么一想,闻佳宁变得坦然,但心中涌起的暖流更甚。
她合上笔记本,紧紧握在手中,抬头迎上宋畅的目光,嘴角扬起一个明亮而大方的笑容,声音清晰地说道:“嗯!我会的!谢谢你,宋畅!”她特意扬了扬笔记本,“风景,比赛,……我都会做好记录,是学习记录,也是语文练习!”
“加油!等你们好消息!”宋畅也笑了,笑容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清爽。
宋倩和吴立江依依惜别。这对苦命的鸳鸯,为了不刺激宋太太的病情,平时几乎都不怎么见面……
登车的催促声响起。闻佳宁与父母、老师、同学们一一拥抱告别,带着笔记本和手机里沉甸甸的祝福,转身大步走向等待的中巴车。
车门关闭,引擎启动。车窗外,送行的人群挥舞着手臂,杭城的盛夏风景飞速倒退,而前方,是等待着他们去征服的、充满挑战的全国之巅。
从杭城飞往新疆的飞机上,舷窗外云海翻腾,如同连绵不绝的雪山,让人心生向往。
闻佳宁靠窗而坐,手中紧握着宋畅送的笔记本,心中既有对比赛未知挑战的忐忑,也有对新疆美景的憧憬。
“飞越山河,初识辽阔。”当飞机升空,闻佳宁开始用笔记本记录她的见闻和感受。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映入眼帘,辽阔的停机坪上,飞机如巨鸟般栖息。
走出机舱,扑面而来的干燥空气和强烈的日照,与杭城的温婉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雄浑、辽阔。
机场外,远处天山雪峰在夕阳下闪耀着银光,仿佛在召唤着远方的来客。
一行人拖着行李走出接机口,一眼就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穿着整洁POLO衫、笑容热情洋溢的中年男子举着写有“杭城交通职院国赛队”的牌子。
“吴老师!江老师!同学们!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男子大步迎上来,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新疆口音,热情地与吴立江、江琴琴握手,又向队员们点头致意。
“我是乌市工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也是咱们这次国赛东道主学校的联络员之一。我叫艾力江·阿不都热依木,接下来几天,由我负责大家的行程对接和本地事务,大家叫我艾力江就行!”
艾力江老师非常健谈,一边引导大家走向停车场,一边用他充满感染力的声音介绍起来:“欢迎来到我们新疆!乌鲁木齐,‘美丽的牧场’!咱们新疆非常大,166万平方公里,占祖国六分之一!”
“你们从江南来,肯定感觉不一样吧?看这太阳,亮堂!空气,干爽!别担心,适应两天就好!在乌鲁木齐,你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问我。”
“什么都可以问吗?”张强调皮地问:“艾力江老师,你的名字好长,我一下又忘记了。”
“艾力江·阿不都热依木,”,艾力江好脾气地放慢了语速教大家,并且解释道:
“艾力江是常见的维吾尔族名字,寓意力量与智慧;阿不都热依木意为“仆人中的领袖”,象征崇高的地位。”
仆人中的领袖,那也是仆人啊。既然是仆人,哪里还有崇高的地位啊。闻佳宁不由自主地想着,就是没有敢问出口。想着,回头要查一下,这会不会和新疆之前的奴隶历史文化有关。
艾力江指着远处清晰可见的天山雪峰:“看!那就是天山!我们的‘父亲山’,有雪峰,有草原,有森林,有湖泊,美得很!咱们比赛的新城就在天山北坡下,离这还有段路,正好,大家可以在路上好好看看我们新疆的大地!”
学校安排的是一辆宽敞舒适的中巴车。李老师主动坐在前排,热情不减地充当向导。
驶出机场高速,真正的新疆画卷在车窗外徐徐展开。
“艾力江老师,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是棉花吗?”陈刚楠指着窗外问。
“对!”艾力江声音洪亮,“咱们新疆可是优质棉的主产区!你们来得巧,现在苗长得正好。看那边,金黄金黄的是啥?”
“向日葵!”闻佳宁脱口而出,看着车窗外大片初绽的向日葵花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光芒。她下意识地又翻开了膝上的笔记本,快速画下几朵向日葵的轮廓,旁边标注:金色的希望,始终向阳。
“没错!向日葵!我们这光照足,最适合它们生长!”李老师赞许地点头,“再往前,有时候能看到牧民转场,牛羊成群,那场面才叫壮观!这就是我们新疆,有最现代化的城市和工业,也有延续千年的游牧文化,和谐共生!”
正说着,司机师傅提醒道:“看右边!”
果然,一群牧民正骑着骏马,赶着如同白色云朵般的羊群缓缓移动在辽阔的天地间。牧羊犬的身影矫健,牧人的呼哨声随风隐约传来。
“哇!真的像云在移动!”张强惊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