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熟悉场地(1 / 1)
整理好“战袍”,佩戴好证件,团队准备出发前往比赛场地进行最后的熟悉。临出门前,江琴琴叫住了所有人,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都站好。”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队员,“我知道,今天只是去看场地,熟悉环境,正式比赛在明天。但是——”她刻意加重了语气,“一个真正成熟的、目标冠军的队伍,从踏入这个宾馆,不,从接到参赛通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了战场!”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
“熟悉场地,不是走马观花!要带着脑子去,带着问题去!每一个工位的布局,设备的摆放角度,电源接口的位置,光线照射的方向,甚至地面的平整度,通道的宽度……所有细节,都可能影响你明天的操作!要像侦察兵一样,把每一寸‘战场’都刻在脑子里!发现问题,立刻记录,回来讨论解决方案!”
“平时的举止,更要进入角色!现在开始,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有‘赛场意识’。说话、走路、观察、思考,都要切换到比赛状态!收起所有的散漫和无关的念头!”
“记住,”江琴琴的目光最后定格在闻佳宁、陈磊、陈刚楠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胜负,往往在比赛开始的哨声吹响之前,就已经在无数个细节中埋下了种子。今天你们的每一个举动,观察到的每一个点,调整好的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决定明天金牌的归属!明白吗?!”
“明白!”四个年轻人,连同张强,都挺直了脊背,齐声应道,眼神中再无半分轻松,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燃烧的战意。
“出发!”吴立江大手一挥。
一行人走出宾馆,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空气干燥而灼热,仿佛能嗅到一丝金属被晒烫的气息。
比赛场地——一座规模宏大的临时现代化维修车间亮堂堂的。
车间内部,十个标准化的维修工位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一字排开,气势凛然。每个工位上,都静卧着同一型号的比赛用车,冷硬的金属车身折射出锐利的光芒。
“呵,阵仗倒是不小。”一个带着明显沿海大城市口音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选手,脚上蹬着当下炒得最热的限量款球鞋,头上罩着最新一代的顶级降噪耳机,硕大而精致的耳罩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其说是听音设备,不如说更像一顶彰显其优越地位的无形王冠。
他随意地用鞋尖点了点光洁的地面,目光扫过那些整齐排列的车辆,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轻慢弧度,仿佛在审视一堆待处理的便宜货。“听说新疆这边设备紧张得很,这些车,该不会是临时东拼西凑租来的吧?”他刻意顿了顿,语带戏谑,“可别明天比赛比着比着,就给我趴窝了。”
他身边的队友立刻爆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轻笑,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闻佳宁、陈磊、陈刚楠和张强四人。那目光带着卫冕者的倨傲,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掂量,无声地评估着对手的斤两。
这种级别的挑衅表演,甚至轮不到经验老到的王玉兰出手,仅凭闻佳宁的“鉴婊”能力,就足以精准识别其本质。
但此刻,闻佳宁的脑海中,教练江琴琴赛前斩钉截铁的叮嘱声如洪钟般回响:
——“收起所有的散漫和无关的念头!”
——“胜负的天平,往往在比赛开始的哨声吹响之前,就已经开始倾斜!”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翻涌的不快强行压回胸腔深处。她不动声色地侧目,视线迅速掠过身边的队友。
陈磊的眼神瞬间凝结了一层薄冰,锐利而冰冷;陈刚楠的嘴角绷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下颌线清晰可见;张强则把脊背下意识地挺得笔直。
四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疾速交汇,没有言语,却已传递出共识:专注自身!
无需任何分派,长久以来的默契,让四人如同精密的齿轮瞬间咬合。他们化身为最严谨的战场侦察兵,一丝不苟地开始记录自己工位的每一个细节——
工具的型号、摆放的精确顺序与角度;举升机控制面板上每一个按钮的位置、标识的清晰度;地沟的宽度、深度、边缘的平整度;头顶光源的分布、照射角度带来的明暗交界;脚下每一块地砖的接缝、防滑纹理的触感……
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即将踏入生死擂台的战士。所有的感官被提升到极致,将这片“战场”的每一寸地形、每一个“掩体”和“陷阱”,都深深地刻印进脑海的地图。
就在这屏息凝神的专注时刻,一阵压抑的骚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从场地另一端骤然荡开。
东道主学校负责场地维护的师生,正团团围在一辆比赛车辆前,个个面色焦灼,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车辆的引擎盖高高掀起,一名老师正弓着腰,急切地反复拧动钥匙,试图启动引擎。然而,发动机只发出几声沉闷无力的“突突”喘息,便彻底归于死寂。更令人心焦的是,仪表盘上,一片混乱的红色、黄色警示灯疯狂地闪烁着,如同失控的信号弹。
“嚯!天啊,居然真让我说中了!”耳机男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亢奋的得意,他一把掀开半边耳罩,转向身边的队友,仿佛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
“看见没?我就说他们要趴窝!厉害吧?哈!没想到啊没想到,比赛还没开锣,问题就先爆了!这东道主准备的‘惊喜’可真够及时的!”
他边上的一名女队员立刻配合地扬起下巴,语带夸张的崇拜:“厉害厉害,确实厉害!你这嘴开过光吧?既然这么神,那再预测一下呗?今年的冠军嘛……”她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扫过闻佳宁他们的方向,又落回耳机男身上,“是不是还稳稳当当落在我们学校口袋里啊?”
“那必须的!板上钉钉的事儿,还能有跑?”耳机男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冠军奖杯已是囊中之物。这支傲气凌人的队伍,依然沉浸在幸灾乐祸的氛围里,嘻嘻哈哈地看着眼前的混乱,如同在观赏一出与己无关的滑稽闹剧。
闻佳宁几人脚步不停,步履匆匆地越过这群看客,径直来到故障车辆前。
现场情况比想象的更糟。负责维护的师生在尝试恢复车辆初始状态的操作过程中,似乎不慎触发了更深层次的系统故障。车子不仅彻底“趴窝”无法动弹,甚至连最基本的车载通讯诊断接口(OBD)也宣告失效,诊断仪根本无法建立连接!
“怎么回事?系统锁死了?完全没反应!”一个学生焦急地拍打着方向盘。
“复位程序试了好几遍,无效!诊断仪完全连不上!通讯协议握手失败!”技术指导老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慌乱,额头的汗珠滚落下来。
“时间!时间不多了!下午三点其他参赛队还要统一进场看场地熟悉工位!”场务负责人的声音已经变了调,带着明显的哭腔,巨大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围观的人群中,开始有不满的低语蔓延开来:
“这可是明天正式比赛用的车!要承担高强度故障诊断排除任务的!”
“现在连基础通讯都断了,明天怎么比?”
“就是!这准备得也太……让人心里没底了。”
话里话外,毫不掩饰地对东道主学校的场地准备和车辆保障能力,投去了强烈的质疑目光。
空气瞬间凝重得如同灌了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