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多管闲事,狗拿耗子!(1 / 1)

加入書籤

在向阳大队,吴家与王家向来是面和心不和,矛盾犹如暗潮涌动,时不时就会泛起涟漪。

这不,王家的厨房莫名被砸,锅碗瓢盆碎了一地,一片狼藉。

王寡妇看着这惨状,第一时间就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吴家。

在她心里,除了吴家,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对自己下这样的狠手。

然而,王寡妇虽说平日里风风火火,但关键时刻还是保留了几分理智。

她心里清楚,仅仅凭借怀疑就去指责吴家,没有确凿的证据,那无疑是自讨没趣,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于是,王寡妇决定使出她的“撒手锏”——开启泼妇骂街模式。

这种模式在向阳大队的妇女群体中极为常见,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大家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也没人觉得这是多么丢人的事儿。

在农村,类似的场景屡见不鲜:家里的鸡莫名丢了,女主人站在门口,双手叉腰,扯着嗓子骂个不停;自留地里的大蒜莫名其妙少了几棵,主人家便站在地头,破口大骂;要是自家男人跟别家女人传出了绯闻,那更是不得了,女人必定会站在对方家门口,骂得昏天黑地。

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农村,其效果和后世在自媒体上发一些夸张的短视频来吸引眼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发泄自己的不满。

吴家作为首要嫌疑对象,王寡妇在骂街的时候,话里话外自然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句句都像是在指桑骂槐。

她站在自家门口,扯着嗓子喊道:“哎呀,这是造了什么孽哟!好端端的家,被人砸成这个样子。

有些人呐,做了亏心事,晚上就不怕鬼敲门吗?”那声音尖锐刺耳,在村子里回荡,引得不少村民纷纷探头张望。

吴家人听到王寡妇的骂声,起初心里还有些紧张,毕竟自己和王家关系本就不好,这事儿要是真被赖上,还真有些麻烦。

但听了一会儿,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后,便明白这事儿和自己家无关。

于是,他们表面上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嘴里还念叨着:“哎呀,这王寡妇也太可怜了,遭了这样的罪。

”可实际上,心里却乐开了花。

在他们看来,王寡妇平日里坏事做尽,这就是报应,活该她倒霉。

吴家人走后,王寡妇骂得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话锋一转,竟然又把矛头对准了李家人,继续指桑骂槐起来。

在她心里,两边的邻居都有嫌疑,反正也不确定是谁干的,先骂几句出出心里这口恶气再说。

她提高音量,对着李家的方向喊道:“有些人呐,住在隔壁,看着人家倒霉,心里说不定正偷着乐呢。

别以为我不知道,说不定就是你们干的好事!”

杨翠花听到王寡妇那阴阳怪气的骂声,心里顿时火冒三丈。

她本是出于好心,过来看看王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到却被王寡妇一顿骂。

杨翠花可不是好惹的主,她冷哼一声,扭头就走,嘴里还嘟囔着:“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以后你就是被人打死,我也不会再管!”

看到吴、李两家人都走了,王寡妇心里的怒火更旺了。

她心想,哼,要是没做亏心事,干嘛走得这么急,肯定是心虚了!她越想越觉得可疑,心里的气也越来越不顺。

除了怀疑隔壁两家邻居,她的思绪开始蔓延,怀疑是不是路过的陌生人干的,又或者是前几天刚和自家打过架的吴彪几兄弟,还有那个爱嚼舌根的花婆子。

王寡妇平日里得罪的人不少,这时候,那些曾与她有过矛盾的人,都成了她怀疑的对象。

可嫌疑对象太多了,她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干的这缺德事儿。

除了那些仇人,王寡妇还怀疑起了村里的老光棍们。

她一个寡妇,平日里没少被这些老光棍言语撩拨。

她自认为自己一直守身如玉,从不和男人勾勾搭搭,那些老光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心里肯定对她怀恨在心,说不定就会做出这种砸锅的荒唐事儿来。

在农村,虽然“踹寡妇门”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敲寡妇窗”的事儿,确实时有发生。

锅被砸了,王寡妇哪能咽下这口气,她思来想去,决定去找她的“老相好”……咳咳,应该说是未来亲家吴彪。

她火急火燎地赶到吴彪家,一见到吴彪,就开始哭诉起来:“老吴啊,你可得给我做主啊!我家厨房被人砸了,锅都漏了,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吴彪一听,顿时暴跳如雷,他拍着桌子喊道:“什么?有人敢砸我亲家的锅?这还得了,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说着,他立马带着民兵队长,气势汹汹地朝着王家赶去,那架势仿佛要把整个村子都掀翻。

到了王家,吴彪和民兵队长仔细察看了一番被砸的厨房,东瞅瞅西看看,恨不得把每一块碎瓦片都翻个遍。

然而,一番折腾下来,他们却什么有用的线索都没找到。

两人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能灰溜溜地作罢。

至于要不要跑到隔壁两家邻居家去查案,吴彪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东边住的是自己亲戚,西边是老李家,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主。

这年头,要是平白无故怀疑三代雇农,一旦事情闹大,那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

当然,这也和隔壁两家本身就不好惹有很大关系。

要是换做那种三代单传、家里没什么男丁的软柿子,吴彪肯定毫不犹豫地就去查了,谅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看到吴彪什么都没查出来,王寡妇心里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她撇了撇嘴,说道:“我说老吴,这都过去好几天了,孩子们的婚事到底什么时候办?你怎么还磨磨蹭蹭的,是不是想耍赖啊?”在王寡妇心里,和大闺女肚子里的孩子相比,一口锅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闺女都已经开始有孕吐反应了,要是再耽误下去,万一被人看出破绽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在农村,可别小瞧了老百姓的精明,是肠胃不舒服还是怀孕反应,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且,结婚要是太晚,总不能嫁过去才七个月就生孩子吧?就算能瞒过外人,说两人早就暗度陈仓了,可这事儿能瞒得过吴小山吗?吴小山又不傻,自己啥都没干,媳妇却七个月就生了娃,这事儿要是让他知道了,还不得把天给捅个窟窿。

王寡妇催着办婚事,吴彪听了,心里倒也没起什么疑心。

毕竟自己小儿子把人家闺女给睡了,这事儿一天不解决,王家就得被人在背后戳一天脊梁骨。

要是这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说不定比王寡妇还要着急上火呢。

于是,吴彪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这几天我正做着我那儿媳妇的思想工作呢,等她跟小山离了婚,马上就娶你家丫头过门!”

王寡妇听了这话,心里直翻白眼。

她心想,你做什么儿媳妇的思想工作啊?还跑到村头枣树林里去做吗?王寡妇正为大闺女肚里的孩子发愁呢,哪还有心思去管那口破锅。

她急切地说道:“老吴,我给你最后一个星期,要是还不娶我们家王语殷,我就直接去找公社!”

吴彪皱了皱眉头,心里隐隐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对劲。

再怎么着急,也不至于一个星期就让闺女出嫁吧,这也太反常了。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行,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一定尽快办好!”

……

李肆民得知王寡妇家厨房被砸的消息后,心里其实挺解气的,毕竟王寡妇平日里对王雪那么刻薄,他早就看不顺眼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冲到隔壁,把王寡妇胖揍一顿,好好出出心里这口气。

然而,李肆民毕竟是两世为人,有着丰富的阅历,他心里清楚,这种看似痛快的做法,实则是最不可取的。

他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自己要是真这么做了,当时确实是爽了,可王雪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在这个时代,老百姓根本没有虐待的概念,就算有人知道王寡妇对王雪不好,最多也就是口头谴责几句,说王寡妇不是人,但这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王雪名义上是王寡妇的闺女,从法律层面来讲,王寡妇对她有监护权。

人家教训自己的“闺女”,自己一个外人贸然插手,算怎么回事呢?别人肯定会说自己多管闲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就算大队干部出面调解,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以后王雪还得继续跟着王寡妇生活,自己难道还能把王雪领回家养着不成?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就算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不会有人允许他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

一个没结婚的大小伙子,领着一个十二岁的小丫头过日子,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别人肯定会说他想搞童养媳那一套。

李肆民心里明白,不能让王雪脱离苦海,自己这时候要是冲动行事,那就是火上浇油。

就算王寡妇暂时收敛了,以后王雪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所以,他只能智取,不能硬来,而且最起码不能让王寡妇看出自己的意图。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