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能有多大事儿(1 / 1)
王寡妇被李肆民气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胸口剧烈起伏,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肆民瞧着王寡妇那模样,心里暗自好笑,知道再逗下去,这泼辣的老娘们真得跟自己翻脸。
他清了清嗓子,话锋一转,满脸堆笑地说道:“婶子,我和语殷的事儿先搁一搁,也不急在这一时。
我这次来呀,是想跟您商量另外一件事儿,您看……”李肆民故意把话顿住,卖个关子。
“啥事儿啊?”王寡妇没好气地回应,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恼怒,刚才被李肆民气得不轻,这会儿还没缓过劲儿来。
“婶子,我打算送小梅和小兰去上学。
您也知道,她们一直没机会读书,我就怕她们到时候跟不上课程。
我寻思着,语殷不是在家闲着嘛,想让她帮忙给两个丫头补补课。
您放心,只要语殷肯帮忙,每天管她一顿晚饭,两个黑窝头,再加上一碗糊糊,您看成不?”李肆民一边说,一边观察王寡妇的表情。
王寡妇一听这话,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两个黑窝头加一碗糊糊?这不是打发叫花子嘛!她在心里怒骂,自己的宝贝闺女金贵着呢,就是家里再穷,也没让闺女吃过黑窝头啊。
还有,这李老三怎么说话的,说语殷成天在家闲着不下地干活,他自己又好到哪儿去了?王寡妇心里窝着一团火,可脸上却强忍着没发作。
她心里一转念,自家闺女要是能给李肆民的侄女补习,那就能多和李肆民接触,说不定两人还有戏呢。
说实在的,王寡妇打心眼里就不想把王语殷嫁给吴小山。
一来那小子长得歪瓜裂枣,实在拿不出手;二来吴家人个个精得像猴,自家闺女肚里有孩子的事儿,稍有不慎就得露馅,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肆民啊,这事儿我得回去跟语殷商量商量,您看行不?”王寡妇强挤出一丝笑容,对李肆民说道。
王寡妇匆匆回到家,一见到王语殷,就把李肆民的提议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王语殷听完,顿时柳眉倒竖,火冒三丈:“娘,您这脑袋咋想的呀!李老三那家伙绝对没安好心。
他要是真想娶我,早就欢天喜地答应了,哪还会跟您啰嗦这么多废话!”王语殷越说越气,在屋里来回踱步。
王寡妇听闺女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那咋办呀?要是直接跟他说你不同意给侄女补课,这不就把关系彻底弄僵了嘛。
”王寡妇一脸愁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王语殷也犯起了难,她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突然,她眼珠子滴溜一转,计上心来:“娘,咱不是还有个赔钱货嘛!白天让她下地干活,晚上让她给李老三侄女补课。
这样一来,既不得罪李家,还能省下一顿晚饭,您说咋样?”王语殷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仿佛自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王寡妇听了,先是一愣:“她能行吗?那赔钱货才上了几年学呀?要是教不好可咋整?”王寡妇有些担心,毕竟王雪的学历摆在那儿。
王语殷嘴角一勾,嘿嘿一笑:“教不好就教不好呗!您还真指望她能把李老三的两个侄女教成状元啊?教坏了又不是咱的错,让李老三找那赔钱货算账去!”王语殷说得理直气壮,在她眼里,王雪就是个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
王寡妇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好!就按你说的办!不愧是我闺女,鬼点子就是多!”王寡妇满脸笑容,对王语殷的主意赞不绝口。
王语殷:“……”
当天晚上,王寡妇就急匆匆地找到李肆民。
她脸上堆着笑,说道:“肆民啊,语殷那学习成绩,您又不是不清楚,也就那样。
我琢磨着,小雪学习好,让她来教你两个侄女,您看咋样?”王寡妇一边说,一边留意李肆民的反应。
“嗯……”李肆民故意露出犹豫的神色,心里却乐开了花,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婶子,小雪好像才初小毕业吧?能教好吗?”李肆民装出一副担忧的样子,明知故问。
王寡妇一听,连忙摆手:“哎呀,肆民,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小雪那丫头虽然学历不高,可聪明着呢,教你两个侄女绝对没问题!要是教不好,您尽管收拾她!”王寡妇拍着胸脯保证。
李肆民:“……”
见李肆民没有立刻拒绝,王寡妇赶紧趁热打铁:“肆民啊,还有个事儿得跟您说清楚。
小雪白天要上工,只能晚上抽时间教小梅和小兰。
”王寡妇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肆民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晚上光线不好,学习费眼睛,而且点灯还费油呢,我娘肯定不同意。
算了算了,这事儿还是再想想吧。
”李肆民说完,转身就要走,一副坚决不同意的样子。
王寡妇一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瞅着两个黑窝头就要飞了,这可不行。
她赶忙伸手拉住李肆民:“肆民,别急呀,咱再商量商量……诶诶诶,要不晚饭前补课?晚饭前总行了吧?”王寡妇咬咬牙,为了省下王雪这顿饭,她决定让王雪下午放工后就给李梅和李兰补课。
至于晚饭,随便对付一下就行,碗等王雪回来再刷,也费不了多大事儿。
在向阳大队,就算是村里条件好点的人家,晚饭也都简单。
不是红薯高粱面做的黑窝头,就是白面玉米混合的二合面馒头,条件好的偶尔能吃上白面馍。
主食简单,配菜也不复杂,煮个菜糊糊或者地瓜稀饭,把提前蒸好的馒头、窝头热一热,再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这就是一顿晚饭,早上也基本如此。
李肆民回到家,找到父母,一脸认真地说:“爹,娘,我有件事儿想跟你们商量商量。
我打算暑假过后送小梅和小兰去上学,不过我担心她们跟不上,想让隔壁的小雪每天给她们补补课。
”
李富贵和杨翠花听了,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小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老三啊,送小梅和小兰上学,我们没意见。
女孩子嘛,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犯得着找人补课吗?”李父李母一脸疑惑,在他们观念里,女孩子读书就是个点缀,没必要大费周章。
这要是换了别人这么说,李富贵和杨翠花早就把人轰出去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女孩子早晚是要嫁人的,都是赔钱货,能送去读几年书已经很不错了,还找人补课,简直闻所未闻。
别说女孩子了,就是男孩子,在整个向阳大队,又有谁找人补习过呢?
“爹、娘,现在时代不同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小梅和小兰耽误的工分,我来想办法,你们就别操心了。
”李肆民耐心地解释,眼神里透着坚定。
李肆民在李父李母眼里,那可是心肝宝贝。
就算老两口心里不太乐意,可架不住小儿子态度坚决,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不就是多个人吃顿饭嘛,一顿饭而已,能有多大事儿……可话虽这么说,老两口心里还是一阵肉疼。
家里多张嘴吃饭,哪怕一天只吃一顿,那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啊。
更让他们心疼的是,按照李肆民的意思,两个侄女下午都不去上工了,这又得少挣不少工分!
至于为啥不让李肆民这个高中生来补课,原因再简单不过,老两口心疼宝贝儿子,舍不得他受累。
其实啊,李肆民对两个侄女的期望没那么高,不让她们下午去上工,就是不想让这两个小丫头太累着。
一个才六岁,一个还不到九岁,这么小的年纪,尽力就好,何必那么拼命呢。
想想过去的人,为啥看着比实际年龄老那么多,除了营养跟不上,不就是因为过早干重活,把身体给累垮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