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左右为难(1 / 1)
这片山林,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宝库,尚未遭受人类过度活动的侵袭,因而保留着最为原始的生态环境。
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动物们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其数量之庞大,超乎了后世人的想象。
李肆民带着大哥和二哥,借助自身独有的夜视与透视能力,如同山林中的幽灵,在夜幕笼罩下的山林中穿梭自如。
仅仅一个晚上,他们就收获颇丰,捕获了几十只肥美的山鸡和敏捷的野兔。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山林中发现了许多珍稀的山珍和名贵的药材,顺手采摘了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李肆民就又一次踏上了前往新城县的路途。
他沿着熟悉的大沙河前行,轻车熟路地施展起自己的钓鱼绝技。
一路上,他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大鱼的地方。故技重施之下,不到半天时间,他就钓到了近三十条大鱼。
这些鱼在竹筐里活蹦乱跳,彰显着满满的生机。
然而,这次进城之后,李肆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前往第一招待所。
他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转而朝着第二招待所的方向走去。到达第二招待所后,他顺利找到了采购科长杨得水。
李肆民一脸诚恳,对着杨得水说道:“杨科长,您好啊!我是受第一招待所江科长的委托,特意来给您送鱼的。”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奉命行事的送货人。
这一招,李肆民在第一招待所已经成功用过多次,每次都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如今来到第二招待所,没想到同样立竿见影。杨得水看到那两大竹筐里活蹦乱跳的大鱼,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这两天,第一招待所因为进了一批大鱼,吸引了不少县里的领导前去就餐。
所长在领导们面前赚足了面子,风光无限。第二招待所的所长听说后,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把杨得水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责令他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弄一批大鱼回来,好让第二招待所也能在领导面前扬眉吐气,彰显出自己的实力和档次。
新城县紧挨着大沙河,按道理来说,弄些鱼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实际上,渔业部门有着严格的捕捞计划,每年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段才允许进行大规模捕捞。现在距离渔业部门统一捕捞的时间还早,市面上的鱼大多是沙河两岸的公社社员偷偷钓的。而且,这些鱼以小鱼居多,像李肆民送来的这种大鱼,简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很多人钓了鱼后,并不愿意送到城里来卖。
就算有人愿意来卖,也不敢轻易和像第二招待所这样的公家机关打交道。毕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旦被人扣上一个不好的帽子,比如投机倒把之类的,那可就麻烦大了,搞不好还得坐牢,实在是得不偿失。
可今天,李肆民就像是上天特意派来拯救杨得水的“及时雨”,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哎呀,小兄弟,大老远跑过来,肯定累坏了吧?来来来,赶紧进来,喝杯茶,好好歇歇!”杨得水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着李肆民,那态度简直比见到亲儿子还亲切。
李肆民跟着杨得水进了办公室,和他简单地寒暄了几句。杨得水看似随意地和李肆民拉着家常,但眼神中却不时透露出一丝急切,他心里惦记着那些大鱼,恨不得马上就把它们收入囊中。
“老弟啊,不瞒你说,你可能是送错地方了。我们这儿是第二招待所,可不是你要找的第一招待所!”杨得水终于切入了正题,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李肆民的反应,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李肆民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焦急的神色:“啊?那……那可怎么办才好?”说着,他站起身来,做出一副准备离开的样子,仿佛真的要打道回府,把鱼送到第一招待所去。
杨得水一看李肆民要走,心里顿时慌了神。这么好的大鱼,要是让他送到第一招待所去,那自己可就彻底没脸了。他哪还顾得上在李肆民面前拿捏架子,急忙说道:
“老弟,老弟,别急嘛!一所虽然要了你的鱼,但我们二所也可以收啊!还有那些野鸡野兔,我们也一并要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拉住李肆民的胳膊,生怕他真的跑了。
李肆民心中暗自好笑,心想:你这老狐狸,还在我面前装模作样。这么多鲜活的山鸡野兔摆在这儿,还有这些大鱼,我就不信你能忍住不动心。还假惺惺地推辞一番,分明就是想占了便宜还卖乖,真是虚伪透顶!不过,李肆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连连摇头,态度坚决地说:
“不行不行,我已经和江科长说定了,做人得讲信用,不能反悔啊!”他一边说,一边甩开杨得水的手,做出一副铁了心要走的样子。
杨得水见李肆民不为所动,心里有些着急。他眼珠子一转,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说道:“老弟,一所给你什么价,我们二所多加半成,怎么样?”说完,他自信满满地看着李肆民,心想:这么高的价格,你一个乡巴佬,肯定会心动的。
“这……”李肆民故意露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让杨得水以为他快要动摇了。然而,过了一会儿,李肆民还是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不行,我既然答应了江科长,就不能出尔反尔。这样吧,等下次,下次我要是再有运气抓到鱼,一定第一时间给您送过来,好不好?”
杨得水心里暗暗咒骂:下次?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等你下次再来,说不定我都被所长给撤职了!在这个年代,领导虽然不能随意开除职工,尤其是像采购科长这样有一定职务的“干部”,
但要是真的把领导惹恼了,让你靠边站,不再重用你,那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杨得水才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还想着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呢。
杨得水脑子转得飞快,他一看李肆民不好对付,马上改变了策略。他心里琢磨着,这小子既然能这么快就弄到第二批货,那说明他肯定还有其他的货源,说不定还能持续供货。
如果自己能把李肆民的货源牢牢掌控在手中,那就等于断了第一招待所的进货渠道。到时候,第二招待所就有好东西,而第一招待所却没有,自己给所长挣足了面子,所长肯定会把自己当作心腹,对自己另眼相看。
“老弟,老弟,别急嘛!来都来了,先坐下来,把这杯茶喝完再走也不迟!咱们就算买卖不成,仁义还在嘛,交个朋友总可以吧!”杨得水满脸堆笑,再次热情地挽留李肆民。
李肆民见状,假装无奈地又坐了下来。他心里清楚,杨得水肯定还有话要说。于是,他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杨得水闲聊起来。
杨得水是什么人?能在第二招待所这种重要的地方担任采购科长,那可不是一般人。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领。三言两语之间,他就巧妙地把李肆民的底细给套了出来。
“哦,原来如此!”杨得水心中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肆民对更高的收购价都不为所动。原来是第一招待所的江科长答应给他弄一条步枪,还让他挂个编外采购的名头。
这所谓的编外采购,说白了,就是一种比临时工还不如的身份,只是为了方便办理一些采购手续而已。比如说去乡下收购东西,有了招待所编外采购的身份,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那个年代,私人是绝对不允许走街串巷收购东西的,就算在乡下也不行。
赶集的时候,你可以卖自己家生产或者加工的货品,但不能收购别人的东西再转手卖掉,这种行为被称为倒买倒卖,往严重了说,就是投机倒把。而投机倒把可是犯罪行为,一旦被抓住,是要坐牢的。
但是,新城招待所是公家单位,而且还隶属于革委会。革委会的权力在当时可是非常大的,下面的公社、相关部门哪个敢轻易得罪?得罪了革委会,还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还想继续为人民服务?简直是痴心妄想!
说句不太恰当的话,在当时,革委会的权力比后世的一委一府加起来还要大得多。不过,眼下革委会依然掌握着大权,很少有人能预见到,这个看似如日中天的革委会,会在短短两年后发生巨大的变化。
杨得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他心里明白,要想把李肆民这条稳定的货源牢牢抓在手中,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编外采购的身份倒是好解决,随便给李肆民挂个名就行,反正也不用公家发工资,对招待所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可是,那条步枪……却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啊!
杨得水在心里反复权衡着利弊。一方面,他渴望得到李肆民的货源,以此在所长面前立功,为自己的仕途铺路;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李肆民的为人和那条步枪可能带来的风险。
毕竟,今天是他和李肆民第一次打交道,对李肆民的性格和品行还不太了解。
万一李肆民拿着自己给他弄的步枪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那这个责任可就得由他来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