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各有所好(1 / 1)
李肆民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展现出了与普通医生截然不同的精准与高效。一般人使用这种方法,往往只能凭借以往积累的经验,在模糊的认知中摸索着操作,更多像是碰运气。但李肆民却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优势,他那特殊的能力能让他将孩子喉咙里堵塞物的具体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仿佛眼前有一幅精准的透视地图,一下子就能精准定位到堵塞的关键位置。
每一次冲击,李肆民都有的放矢,极具针对性。因为他能够实时观察到堵塞物随着冲击产生的细微变化,然后依据这些变化灵活地调整冲击的力度、角度和节奏。这种精准的操作,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在众人紧张而又期待的注视下,仅仅冲击了五六下,原本被异物卡住喉咙、情况危急的小孩子,突然猛地发出一声响亮的声响,一块原本卡在喉咙里的牛肉“噗”地一下被吐了出来。
“哇……哇哇……”紧接着,孩子那响亮的哭声瞬间在餐厅里回荡开来。原本青紫得吓人的小脸,在哭声响起的瞬间,如同春日里解冻的河流,迅速恢复了红润与生机。
“啊,好了,好了,小宝没事了……呜,呜呜……”孩子的奶奶和妈妈,原本紧绷着的神经瞬间断裂,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她们一边哭着,一边紧紧地抱住孩子,仿佛生怕再次失去一般。孩子的爷爷和爸爸,眼眶也早已湿润,激动得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们几步上前,紧紧拉住李肆民的手,那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太感谢你了……”声音里满是真挚的感激与无尽的庆幸。
刹那间,整个餐厅仿佛被点燃的烟花,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如同一阵阵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李肆民的英勇行为鼓掌喝彩。大家的脸上洋溢着钦佩与赞叹,仿佛李肆民是从天而降拯救孩子的英雄。
就在这时,一个头顶头发稀疏,呈现出地中海发型的中年人,费了好大的劲,从人群中挤了过来。他走到李肆民面前,抬起手,重重地拍了拍李肆民的肩膀,声音洪亮地说道:“谢谢你啊同志,我是餐饮部主任。你可帮了我们餐饮部的大忙了,要是没有你,今天这事儿可就麻烦大了。以后你要是有啥事儿用得着我,尽管开口,老哥我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是大沙河里的老圆(一种鱼,在当地有贬义,用来表示说话不算数)!”他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感激,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向李肆民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
李肆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接着便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主任你好,我是代表我们大队来寻找收割机的,您看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眼神紧紧盯着地中海主任,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
地中海主任一听这话,原本热情洋溢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他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说道:“老……老弟,要不这样,我请你吃顿饭,咱们好好唠唠。但这收割机的事儿,真不归我管啊!”他摊开双手,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无奈,似乎在向李肆民表明自己的无能为力。
恰在此时,一个面带和蔼微笑的干部从人群后面稳步走了过来。他步伐沉稳,气质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物。只见他笑着说道:“哈哈,不归你管,归我管!”他的声音醇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餐厅里回响。
此人看上去快五十岁的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玻璃眼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文质彬彬的气息。地中海主任看到他,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他急忙转身,对着李肆民说道:“老弟,听到冯局长这话了吧,你的收割机问题这下稳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喜悦,仿佛已经看到李肆民顺利拿到收割机的场景。
李肆民心中一动,暗自猜测,这位想必就是之前江大兴提到的农机局冯局长。
果不其然,还没等李肆民开口,那位戴着玻璃眼镜的冯局长便微笑着说道:“小伙子,我姓冯,在农机局工作。像你这样勇敢救人的英雄,就算现在收割机再紧缺,我们也得全力支持你!”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肯定,仿佛在向李肆民传达一种坚定的信念。
这时,被救小孩子的爷爷也走上前来,开口说道:“谢谢你啊小冯,如果真有困难,收割机的事我来想办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他的身份不凡。
冯局长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老领导,您这不是打我的脸嘛?您放心,小伙子的收割机问题,我保证给解决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与决心,似乎在向老领导表明自己的能力与诚意。
李肆民心中暗自赞叹,怪不得这家人能在第一招待所享受如此待遇,吃着火锅,原来这位老领导的身份地位比农机局局长还要高。不过,李肆民对此并不在意,他此刻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让收割机到位,结束自己弯腰割麦子的辛苦日子。
他赶忙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冯局长伸过来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谢谢你啊冯局长,我代表我们向阳大队的全体社员,衷心感谢您对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他的眼神中满是感激之情,仿佛在这一刻,他承载着整个大队社员的期望。
冯局长听了这话,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家伙,真能装,到底谁才是领导啊?不过,他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没有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
这时,谢医生终于找到了机会。她满脸激动,伸出自己娇嫩的小手,紧紧握住李肆民的手,眼睛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她心里清楚,要是这位老领导的孙子出了什么意外,她这个招待所医务室的小医生可承担不起责任。虽然她在上面也有一些关系,但和这位老领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或许是为了表彰李肆民救人的英勇行为,又或许是想在老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冯局长的工作效率出奇地高。他当场就拿出纸笔,刷刷几下写好了批条,递给李肆民,说道:“小伙子,你下午去一趟农机局,拿着这个批条,尽快把收割机的事情安排妥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期待,仿佛在催促李肆民赶紧去完成这件重要的事情。
老领导一家对李肆民感激不已,热情地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吃饭。但李肆民婉言拒绝了,他心里明白,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一家人此刻哪还有心思吃饭。自己要是留下来,他们肯定会因为要招待自己而感到不自在。
李肆民态度诚恳,言辞谦逊,老领导张海山看在眼里,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头对旁边的餐厅主任地中海说道:“给小伙子拿两瓶茅台,两条中华,记我的账!”他的语气不容置疑,仿佛在下达一道重要的指令。
“好的张主任,我这就去办!”地中海主任连忙应道,转身快步离开,去执行老领导的命令。
这次,张海山提出送礼物,李肆民要是再拒绝,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张海山看着李肆民,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却又不失亲切地说道:“小伙子,这点东西是我们全家对你的感谢,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向李肆民传达一种不容拒绝的信息。
李肆民聪明机灵,一眼就看出老爷子不是在开玩笑。他笑着接受了礼物,说道:“好,那我就不客气啦!”他的笑容灿烂,仿佛在向老领导表示自己的感激与尊重。
张海山见状,哈哈大笑起来,他拍着李肆民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年轻人,别磨磨蹭蹭的。我叫张海山,住在革某会家属院,小伙子,有空来家里玩!”他的声音爽朗,充满了热情,仿佛已经把李肆民当成了自己的晚辈。
不等这家人再说什么客套话,李肆民便礼貌地告辞离开了。他心里清楚,自己要是不走,人家一家人也不好意思先行离开。
一走出餐厅的门,江大兴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一边蹦跳着,一边大声说道:“肆民老弟,你可太厉害了,竟然救了张海山的孙子!哈哈,哈哈哈哈!”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比自己救了人还要开心。
李肆民看到江大兴如此激动的反应,不禁一愣。他实在不明白,自己救了个人,这家伙怎么兴奋成这样。他好奇地问道:“江科长,这个张海山很厉害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仿佛在等待江大兴为他解开心中的谜团。
“厉害?”江大兴听到李肆民的问题,用一种近乎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他,说道,“革某会的副主任,你说厉害不厉害?”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与不屑,似乎在为李肆民的无知感到不可思议。
李肆民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这让江大兴感到有些无语,他心想:你也不打听打听,革某会副主任那是什么级别啊?这么大的人物欠了你救命之恩,你就不能有点像样的反应?
看到江大兴眼神中带着鄙夷,李肆民心里暗自好笑。在他看来,不就是一个革某会副主任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不过,这也反映出李肆民在政治方面的认知不足。在他的印象里,革某会的主任和副主任以后都会被清算。但实际上,下台的大多是那些靠造反上位的派系成员,而那些通过正规途径提拔上来的干部,依旧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职责。
但李肆民对此并不在意,即便重生一次,他也从未打算在仕途上发展。他觉得当官受到太多束缚,不仅行动不自由,财物方面也不能随意支配。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喜好。有人热衷于官场,追求权力带来的成就感;有人渴望发财致富,享受物质充裕的生活;有人喜欢冒险刺激,不断挑战未知;有人则满足于小富即安,享受平淡而安稳的日子……这些选择并无对错之分,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都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