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1 / 1)

加入書籤

路修宽憋红了脸,嘴巴张了又合,支支吾吾了老半天,却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愣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吐不出来。

他老娘瞧着儿子这副窘迫的模样,嘴角微微一勾,发出一声带着几分嘲讽的冷笑:

“哟呵,小兔崽子,还跟你老娘我来这套?有本事你就接着往下说,看看老娘要是不掏这钱,你明天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路修宽被老娘这一激,脸涨得愈发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根根暴起,在周围村民那一道道或好奇或戏谑的目光注视下,他只觉得面子都快丢到姥姥家去了。

又憋了好一阵子,才好不容易结结巴巴地挤出一句话来:“你……你要是不拿钱,我明天就……就……就在家里睡大觉,打死也不去上工了!”

“啪!”他这话刚一出口,脸上就结结实实地挨了老娘一巴掌。

这一巴掌下去,清脆响亮,在人群中都激起了一阵小小的回响。

“滚一边去,再敢在这儿瞎咧咧,晚上就别吃饭了!”在村民们哄堂大笑的声浪里,路修宽捂着那已经变得通红的脸,像只斗败的公鸡,哭丧着脸,灰溜溜地跑开了。

韩小燕站在一旁,把这闹剧看了个满眼,不禁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

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被这乱糟糟的局面给牵扯进去。

此刻,她只想赶紧骑上自行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她心里明镜似的,再在这儿待下去,保不齐李老三那憋了半天的火气,就会一股脑儿地撒到自己身上。

然而,韩小燕刚蹬了没几下自行车,就瞧见远处有几个人骑车风驰电掣般地赶来。

“叮铃铃……”清脆的车铃声由远及近,在空气中欢快地回荡着。

村民们听到铃声,纷纷自觉地向道路两旁避让。

只见李老大和李老二分别骑着自行车,各自带着自家媳妇,那架势,就跟奔赴一场重要的战斗似的,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

“老三,别愁眉苦脸的啦,我们来给你撑腰啦!”“就是,老三,我们可是来入股支持你的!”

李肆民看着兄长和嫂子们,原本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开了一些,脸上露出了一丝带着些许苦涩的笑意:

“大哥、二哥,大嫂、二嫂,你们咋都来了呀?”大嫂佯装生气,轻轻地哼了一声.

嗔怪道:“老三,你办企业这么大的事儿,咋也不跟家里人说一声呢?

要不是听你大哥提起,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呢!”

二嫂则是个直爽性子,二话不说,利落地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直接塞进李肆民手里:

“老三,这是我和你二哥这些日子攒下的全部积蓄,你就尽管拿去用。要是还不够,咱们一家人一起想办法!”

大嫂也不甘示弱,紧跟着掏出一百块递过去:“老三,这是大哥大嫂的一点心意,你可千万别推辞,一定要收下啊!”说着,她又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一张一百块,补充道:“这是咱爹咱娘给的,也一块儿拿着!”

李肆民双手接过这三百块钱,只觉得一股暖流从手心直窜入心底。

在这关键的时候,还得是自家人最靠得住啊,跟外人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

“大嫂、二嫂,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投了这钱入股,往后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更不会让你们后悔!”大嫂和二嫂听了这话,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三,你不用特意宽慰我们。

别人信不过你,我们还能信不过吗?别人不清楚你的本事,我们还能不清楚?”

李肆民也跟着笑了起来,故意逗趣道:“知道我的本事,咋才拿这么点儿钱入股呀?”大嫂和二嫂听了这话,像是被突然噎住了一般,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其实,李肆民这段时间实在是忙得晕头转向,安排两个嫂子帮忙做面包,却因为忙昏了头,忘了给她们发工资。

而在两个嫂子心里,小叔子帮自家男人找到了工作,这份恩情比天大。

帮忙做面包,她们压根儿就没想着要钱,要是还伸手要钱,自己都觉得良心上过不去,都不把自己当人了。

不过,嫂子们嘴上没提,李肆民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关系再亲,也不能让人家一直白干活儿呀。

两个嫂子都有孩子要养,还有娘家的一堆事儿要照应,长期让人家无偿帮忙,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李肆民拿着嫂子们给的钱,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们帮自己做了这么长时间面包,自己竟然连一点零花钱都没给过人家。

看她们每人只能拿出一百块,估计这已经是她们能拿出来的极限了。

“唰!”李肆民动作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一沓大团结,那崭新的钞票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他把这沓钱连同嫂子们给的三百块,一并递给楚思雨。

“楚知青,这里一共六百块。

我两个哥嫂每人入股两百块,我爹娘也是两百块!”李肆民让家人多入股,这里面可是大有深意。

一来呢,多入股就能多分红,能实实在在地增加家庭收益;二来,他也是想通过这一举动,打消其他社员心里的顾虑。

你看,李老三自家的人都敢放心大胆地大量入股,其他人还有啥可害怕的呢?这么一来,自然就会有人跟风入股了。

其实,以李肆民的能力,他要是愿意,完全可以一个人掏出开办企业所需的所有资金。

但他心里明白,一个人独占所有利益,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眼下可能还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等采石场开工,开始盈利了,那必然会招来无数人的眼红和嫉妒。

可要是有村民入股,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入股的人,尤其是入股多的那些大股东,等采石场赚了大钱,就会和李肆民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作为利益相关方,这些大股东自然会和李肆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起维护自身的利益。

到时候,谁要是反对李肆民,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和李肆民并肩对抗。

李肆民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对抗整个向阳大队呀。

要是没有一个人入股,一旦他赚了大钱,所有人都可能成为他的对立面,那时候麻烦就会源源不断,甚至可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得不到的悲惨下场。

现实可不是那些无脑爽文,能让人随心所欲。

想要避免麻烦,安安稳稳地赚钱,就必须得舍弃一部分利益。

后世许多商业大佬不都是这么做的嘛,李肆民自认为自己没他们那么聪明绝顶,也不觉得这么做有啥不对的地方。

“嘶……”看到李肆民自掏腰包为家人入股,在场的众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李老三这是动真格的呀?”“不会吧,说不定就是演给大家看的,等回了家,就把钱又要回去了。

”“拉倒吧,钱都入账了,咋往回要啊!”“切,谁不知道楚知青跟李老三关系不一般,让她当会计,这钱还不是李老三想咋支配就咋支配!”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像嗡嗡的苍蝇一样,在人群中响了起来。

李肆民何等精明,这些人的心思,他一眼就看穿了。

“大家都别担心,凡是掏钱入股的,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份详细的财务报告。

这个月花了多少钱,都花在哪些地方,账目都会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个时候的人,心思相对单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听李老三这么一说,大部分人都不再吭声了。

“媳妇,你瞅瞅,李家都敢入这么多股,咱们要不也入点?万一真能赚钱呢?”“那……那咱入多少合适呀?”“先别急,看看别人入多少,咱可千万别出这个风头。”

“对对对,财不外露,可不能让人知道咱家还藏着一百二十块钱呢。”

“小点声,你这傻婆娘,生怕别人听不见啊!”村民们虽说大多都不富裕,但也不是全都穷得叮当响。

虽说要他们吃香喝辣、盖房娶媳妇,可能得费好大一番劲,但要是咬咬牙,拿出个三五十块入股,还是有不少人能做到的。

看到连李家自己人都敢投入这么多钱,很多村民心里都开始像有只小猫在挠似的,蠢蠢欲动起来。

在那个年代,经济活动相对单一,媒体宣传也没那么发达,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懂得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他们心里都在犯嘀咕,要是现在不入股,将来企业赚了大钱,自己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大把大把地分红,自己却只能拿着那一股基本股的微薄收益,到时候肯定得悔得肠子都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