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外行指挥内行(1 / 1)
李肆民在新原仅仅短暂停留了一天,便如同一只归巢心切的倦鸟,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回新城的路途。
为了能够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到对这些考题的钻研之中,将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统统排除在外,他甚至连向阳大队都没有回去,而是径直来到新城招待所,匆匆开了一间房。
第二天,备受瞩目的高考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考场外,众多考生们怀揣着紧张与忐忑的心情,犹如即将奔赴战场的新兵,眼神中满是迷茫与不安。
然而,在这一众考生之中,李肆民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上午八点整,当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考场的大门上,李肆民便迈着自信满满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进了考场。
他的这份自信,并非毫无来由。
一方面,他提前知晓了考题的内容,这无疑让他在考试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他精心准备并带到考场外的复习资料,也为他增添了不少底气。
他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复习资料,一股脑儿地全部带在了身边。
在进入考场时,他礼貌地将这些资料交由监考老师保管。
在当时的场景下,众多考生之中,有不少人都抱着课本,试图在临考前的最后一刻再抱抱佛脚,多记住一些知识点。
因此,李肆民的这一举动,在人群中并没有显得格外突兀。
监考老师也只是按照惯例,将这些资料统一放置在考场外,以便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能够自行取回。
当然,李肆民的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带去的这些资料里,可没有那些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特殊”考题。
在这件事情上,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安全意识可谓是刻在了骨子里。
很快,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便捧着密封好的考卷,步伐匆匆地走进了考场。
李肆民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沓考卷,当考卷被逐一分发到考生们的手中时,他定睛一看,原本悬在嗓子眼的心,瞬间如同找到了归宿,彻底安稳了下来。
没错,眼前这份考卷上的题目,和他在省教育厅看到的如出一辙,一个字都不差!一时间,那些关于第一届恢复高考录取率极低的言论,在李肆民的心中瞬间化作了一阵轻蔑的冷笑。
他在心底暗自想着,来吧,看看这茫茫考场上,究竟谁有本事能把我淘汰出局!
第一门考试的科目是语文。
对于前面的题目,李肆民早已凭借着提前知晓的答案,在心中胸有成竹。
很快,考试进行到了最后一题,也是占分比重最大的作文题,足足有70分。
然而,面对这道决定命运的大题,李肆民的脸上却丝毫没有流露出一丝慌张的神色。
因为早在得知考题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经在脑海中打好了腹稿。
“当巨星陨落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那个寂静的夜晚轰然传来,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尽的黑暗深渊,整个世界仿佛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黯淡无光。
我的内心,被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所笼罩,仿佛一只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
“就在我满心迷茫,不知所措之际,不经意间,我的目光落在了床头那本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伟人选集上。
刹那间,一道耀眼的曙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阴霾,直直地照进了我的心间。
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天亮了……”
“我们应当化悲痛为力量,将伟人的遗志深深地传承下去。
在前行的道路上,要不惧艰难险阻,奋勇向前,鼓足全身的干劲,大干一场……”
“经过这一年的不懈努力与拼搏,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员,逐渐成长为了生产队长。
我不再是那个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孤勇者,而是带领着全体社员,齐心协力,共同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在伟人那光辉思想的引领下,在新一代领导同志高瞻远瞩的指引下,我和向阳大队的全体社员,必将……”
李肆民在奋笔疾书的同时,心里也在暗自琢磨,自己这篇文章到底能在阅卷老师那里得到多少分呢?虽然心中略有疑虑,但他深知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必须紧紧地扣住领袖思想,紧密地跟随领导的步伐。
既要深情地缅怀已逝的伟人,又要坚定地拥护当下的领导!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就不信了,哪个阅卷老师敢给自己这样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打低分!
不仅是语文考试,在接下来的各科考试中,李肆民始终如一地秉持着这一原则,认真作答每一道题目。
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决心与信念。
两天的考试时间,在紧张而又充实的氛围中,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李肆民甚至连和其他考生对答案的心思都没有,便匆匆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
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采石场的筹备工作。
此时的采石场,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而李肆民,作为整个采石场的主事者,就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官,那里缺谁都不能缺了他。
好在目前采石场还仅仅处于准备阶段,尚未正式投产,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李肆民风尘仆仆地回到向阳大队时,眼前的一切秩序还算正常。
学开车的学员们依旧在空旷的场地上,全神贯注地练习着开车技术,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学习操纵机械的工人们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在机械旁忙碌地穿梭着,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从新城采石场请来的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正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规划工作,并不时地对工作人员开展最后的培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认真。
一见李肆民回来,众人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船只,突然看到了航标,纷纷如同潮水一般围拢了过来。
“队长,您这次高考考得咋样啊?能考上大学不?”一个年轻的工人满脸好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队长,我们把具体的开采方案弄好了,您要不要仔细瞅瞅?”一位老师傅走上前,双手递上一叠厚厚的文件,神情中带着一丝自豪。
“队长,我现在都会开拖拉机啦,您要不看看我开得咋样?”一个小伙子兴奋地跳了出来,眼中闪烁着光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在李肆民身边的,清一色都是采石场的工人,他们谈论的话题,也无一不是关于采石场的相关事宜。
而反观生产队那边,没有一个人来向李肆民汇报情况。
这倒并非大家不把李肆民当回事,主要是生产队已经成立十几年了,各项工作早已步入正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发生,下面的几个小队长就能将日常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
就算遇到棘手的问题,还有支书洪振华在一旁坐镇指挥,根本无需李肆民这个大队长亲自操心。
李肆民此时也顾不上其他,他先接过几位老师傅制定的开采方案,站在原地,便迫不及待地仔细研读起来。
他的眼神在文件上快速地移动着,一边看着方案,一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那座即将被开采的小山丘。
许久,他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几位师傅,你们这个方案整体来看挺不错的,看得出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不过,我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向阳村人,从小就在这附近摸爬滚打,对这儿的地形熟悉得就跟自己家后院似的。
我有个小小的建议,您几位不妨考虑考虑。
你们瞧,这小山丘这儿,有一道不太明显的山隙,如果咱们先从这儿开采,是不是会更合适些呢?这样或许能大大提高开采效率,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几位老师傅听到李肆民的话,不禁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个看似“门外汉”的提议。
在他们的心中,做事情最忌讳的就是遇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要是一般的日常事务,倒也还好说,大不了做错了,重新再来就是。
可这开采石头的活儿却截然不同,一旦指挥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危及到人命!
见几位老师傅面露犹豫之色,李肆民倒也没有生气。
他心里明白,自己年纪轻轻,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面前,别人不信任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他脸上露出了一丝谦逊的笑容,说道:“几位师傅,要不咱再去现场看看?
要是看完之后,您几位还是觉得我说得没道理,那就按您几位的方案来,您看行不?”李肆民毕竟是向阳大队的大队长,如今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几位老师傅也实在不好拒绝。
心想,去就去吧,权当是多跑一趟,实地考察一番。
看到李肆民竟然质疑几位老师傅,周围的众人嘴上虽然都没有吭声,但心里大多都不以为然。
他们在心底暗自嘀咕,李老三这是有点飘了吧?就算他再厉害,还能比专业的老师傅更懂怎么采石头?
估计他连采石头的基本流程都还没弄清楚吧?就这么不懂装懂地瞎指挥,要是出了事情,算谁的责任?尤其是爆破组的那些人,听到李肆民的话后,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在心里想着,李老三啊李老三,可千万别乱来啊,我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在开采过程中有个闪失,家里的老婆孩子可咋办啊?
哼,就知道瞎逞强,还说山上有道缝,我们也是在向阳大队土生土长的,咋就从来没注意到那缝在哪儿呢?
事关自身的生命安全,众人也顾不上继续学习了,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跟在李肆民的身后,准备去一探究竟。
李肆民看到众人的举动,也没有阻拦。
因为他心里正打着自己的算盘,打算借此机会,进一步树立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威信。
他深知,威信这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而易举树立起来的,尤其是像他这样年纪轻轻的领导者,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考验与积累,才能真正让人心服口服。
没过多久,众人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小山丘脚下。
李肆民走在最前面,他伸出手指,指着小山丘的东南角,大声说道:“几位师傅,你们看,我说的那道裂隙就在那儿!”
众人纷纷加快脚步,走了过去,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使劲地瞧着……无论是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还是土生土长的向阳大队村民们,此时都伸长了脖子,眼睛都快瞪酸了,可愣是没有瞧见李肆民所说的那道缝。
“李……队长,您说的裂缝到底在哪儿呢?我们咋瞅半天都没瞅见啊?”采石场的工人因为身份的缘故,不好贸然开口质疑。
但几位老师傅可不一样,他们又不是向阳大队的人,不归李肆民管。
虽说李肆民平日里对他们招待得十分周到,但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几位老师傅可容不得别人轻易质疑。
要是这事儿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他们技术不行,连个毛头小子都比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