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耳刮子(1 / 1)

加入書籤

李肆民在心底将计划反复权衡,一经敲定,立刻下达指令:

“一部分人,马上给我全身心投入到制冷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中去,记住,分秒必争,以最快的速度让设备运转起来,一刻都不许耽搁!

另一部分人,马不停蹄地往城里赶,去给咱寻一处绝佳的经营场地,眼光放亮些,一定要找个最理想的地儿!”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私人涉足商业买卖,那可是触碰了严格禁止的红线。

但好在,向阳集团作为集体企业,恰好具备开展商业活动的合法资质。

要是换成一般的社队企业,想要顺利办妥各类手续,简直比登天还难。

工商、税务、卫生等各个部门,个个手握大权,行事风格强硬得很,根本不会把一群从乡下来的“土包子”放在眼里。

不过,李肆民可不是一般人。

即便不依靠张海山的人脉关系,一把手龚主任对他的项目也是鼎力支持。

龚主任只需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这个项目,大家都给我全力配合,谁要是敢在手续上故意刁难,可别怪我不客气!”

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如同手握尚方宝剑一般,哪个部门还敢为难向阳集团,在手续上卡脖子?不仅如此,商业局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得超乎想象。

他们忙前忙后,四处奔走协调,特意在繁华地段腾出一间宽敞的大门面,租给向阳集团使用。

说是租赁,可那租金低得让人不敢相信,一个月仅仅十来块钱。

就凭这区区十来块钱,便能租下一个前有店铺、后有院子,总面积超过两百平方米的优质门面,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门面到手后,李肆民组织人员进行了一番简单却实用的整修。

很快,向阳冷饮店便准备正式开业了。

他让人找来质地优良的木头和厚实的海绵,精心制作了一批大型保温桶。

制作过程中,李肆民亲自在一旁监督指导:“大家都仔细点,这保温桶可关系着咱们冰糕的品质,底部的冰块一定要铺得厚实均匀,冰糕码放的时候也要整齐,盖子必须盖紧,一点缝隙都不能留!”

在保温桶底部铺上厚实的冰块后,上方将冰糕整齐码放好,再紧紧盖上盖子。

如此精心设计,便能确保冰糕在一整天内都不会融化。

每天天刚蒙蒙亮,李肆民就安排卡车将这些装满冰糕的保温桶运往城里,这些冰糕的量,足够满足一天的售卖需求。

在正式开张的前三天,李肆民发动了一场全面且极具力度的宣传攻势。

新城只是一座规模不算大的县城,此前压根儿就没人售卖过冰糕这类冷饮。

如今听闻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冷饮店即将在本地开业,新城的老百姓们瞬间炸开了锅,兴奋得不行。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大家奔走相告。

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期待,渴望着能早点尝尝这传说中的冷饮到底是什么滋味。

李肆民一边雇来一群人,在冷饮店门口敲锣打鼓,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

那锣鼓声震耳欲聋,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一边亲自开始售卖预订券。

为了给员工们树立榜样,李肆民手持大喇叭,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各位同志注意啦!咱们向阳冷饮店马上就要正式开张啦,现在开启预订活动!

每天就供应五千个冰糕,一千杯冷饮,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大家抓紧时间预订啦,错过可就没机会喽!”

起初,李肆民对市场行情心里没底,不敢贸然大刀阔斧地大规模生产。

他心里盘算着,决定先小心翼翼地小试牛刀,探探市场的深浅。

毕竟他使用的是保温桶,可不是冰柜,冰糕要是卖不完,在保温桶里很容易就融化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用饥饿营销的策略。

他心里清楚,这样既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又能达到促销的目的。

人呐,往往就是这样,就喜欢凑热闹,越是那些数量有限、需要抢购的东西,就越能激发大家的购买欲望。

要是真的无限量供应,说不定反而没多少人感兴趣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饥饿营销这一概念几乎闻所未闻。

冷饮本就是稀罕玩意儿,如今一听数量有限,还得预订,大家瞬间坐不住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预订冷饮券的事儿。

大家纷纷抢着预订,生怕自己落后一步。

李肆民在价格方面毫不含糊,预订券的价格一分都没有降低。

他心里有自己的考量,产品品质摆在那儿,价格不能随意变动。

普通的白糖冰糕两分钱一个,果味冰糕三分钱,牛奶冰糕五分钱,冷饮则是五分钱一杯。

预订券上明确标注了时间,顾客先预订第二天的,第二天的订完接着订第三天的,依此类推,秩序井然。

一众员工们看到这火爆的场景,都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

“李经理可真厉害啊,就一天时间,预订券都卖到一周以后了!”“是啊,城里人可真舍得花钱,冷饮长啥样都还没见着呢,就预订出去这么多。”员工们私下里小声议论着。

然而,更让员工们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从第二天起,预订数量如同井喷一般急剧增长。

前一天预订的大多是个人,预订数量也不过一两个,多的也就十来个。

可今天,情况截然不同,来了许多单位。

像纺织厂、机械厂、造纸厂这些工人众多且效益良好的单位,纷纷派人前来,准备大量预订。

他们给出的理由如出一辙:“这天儿太热了,我们打算给工人们发点福利,让大家解解暑。”

对于这些大客户,李肆民自然不会再提每天限量的事儿。

他满脸热情,亲自将单位负责人请到店内,客客气气地说:“几位领导,快请进,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随后便开始私下协商交易。

实际上,李肆民等的就是这类大客户,因为他主要瞄准的就是批发业务。

他心里明白,零售实在太繁琐,忙活一整天,累得够呛,也挣不了多少钱,哪有搞批发来得爽快,利润又高。

对于预订数量超过一百的大单,李肆民一律按照批发价结算。

他耐心地给客户解释着价格:“您看,两分钱的白糖冰糕,批发价就给您降至一分五一个;三分钱的果味冰糕,批发价两分钱;五分钱的牛奶冰糕,批发价三分五,统统都是一百个起批。

这样的价格,在整个市场上都找不到这么实惠的了。”而冷饮只接受预订,不做批发,毕竟冷饮都是用玻璃杯现场制作,携带起来实在不方便。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向阳冷饮店正式开张的日子终于到了。

李肆民亲自点燃了一挂鞭炮,那噼里啪啦的炮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炮声还未停歇,店门就被迫不及待的老百姓险些挤破。

李肆民赶忙手持大喇叭,大声呼喊着维持秩序:“大家都别挤,别着急啊!有预订券的都能买到,一个都不会少,都能让大家如愿以偿!没有预订券的朋友,今天就先别等了,咱这刚开张,产量有限,过段时间肯定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肠胃不太好的同志要注意了,这冷饮虽好吃,但吃多了容易拉肚子哟,可得悠着点!嘿,说你呢,赶紧离开,别在我们向阳冷饮店干偷鸡摸狗的事儿,是不是不想好了!”

在这个时期做生意,还不存在收保护费的乱象,这类问题要到80年代以后才逐渐显现。

不过,小偷小摸的现象倒是时有发生,而且还不在少数。

随着知青们陆续回城,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一些人找不到工作,便开始走上歪路,甚至逐渐沦为犯罪分子。

这也是为什么83年会开展严打行动,正是因为社会乱象愈发严重,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整治。

李肆民目光如炬,随便一扫,便能精准分辨出谁是来买冷饮的,谁是纯粹来看热闹的,谁又是心怀不轨来偷东西的。

可惜,有些小偷过于自负,仗着自己是本地人,根本没把这群来自向阳大队的“乡巴佬”放在眼里。

“嘿,你在说谁呢?说谁偷东西呢?”

一个光着膀子的家伙被李肆民当场抓住,不仅没有羞愧离开,反而还嚣张起来,脖子一梗,恶狠狠地说:“小家伙,你成年了吗?也不打听打听你大爷我是谁,敢冤枉我,你就等着出门倒霉吧,小心摔个狗啃泥!”

光说还不解气,光着膀子的家伙挥舞着拳头,气势汹汹地朝着李肆民逼近,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

“听说你们是红星公社的,你们这些乡巴佬不在乡下好好待着,跑我们城里来捣什么乱?是不是想找揍啊!”

说着,光着膀子的家伙伸手就想推搡李肆民,在他们的圈子里,这叫试探。

推你一把,或者故意挑衅一下,看看你的反应。

要是你不敢还手,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愈发过分。

只可惜,他碰上的是李肆民。

李老三可不是好惹的主,他平日里不主动找别人麻烦就谢天谢地了,居然还有人敢找上门来挑衅,简直是自不量力。

还没等光膀子的手碰到李肆民,李肆民眼神一凛,毫不犹豫地挥出一拳,直接结结实实地打在光膀子的肚子上。

李肆民心里清楚,这么多人都看着呢,此时不立威,往后还不知道要招来多少麻烦。

这一拳力量十足,直接打得光膀子弯下了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紧接着,李肆民顺势一巴掌扇了过去。

“啪!”一声清脆响亮的耳光,在嘈杂的环境中格外刺耳,扇得光膀子眼前直冒金星。

这还没完,李肆民左右开弓,“啪啪啪啪”,对着光膀子的脸,接连扇了十几个大耳刮子,直打得他晕头转向,脚步踉跄,找不着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