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这货该不会是个变态吧(1 / 1)
时光流转,李肆民的心境已悄然改变。
曾经,他认为能安安稳稳地做着向阳大队大队长,看着向阳集团平稳发展,便已心满意足。
那时的他,对官职大小并不在意,只盼着能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让集团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堵坚硬的墙,横亘在他面前,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现状。
向阳大队现有的地盘与人口,逐渐成为了限制向阳集团发展的瓶颈。
就拿当下炒瓜子的生意来说,原本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商机,却因为原材料的匮乏,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满足炒瓜子的生产需求,向阳集团只能从外界收购葵花籽。
可是,在新城县甚至整个新原地区,种植葵花籽的农户少之又少。
在那个粮食优先的年代,填饱肚子是人们最首要的任务。
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又有谁会舍得用珍贵的土地去种植经济效益并不确定的葵花籽呢?
这种原材料短缺的困境,就像高悬在李肆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时刻感到压力巨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目光开始越过向阳大队的边界,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红星公社。
在李肆民的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形成。
他暗自思忖,如果能够整合整个红星公社的资源,那向阳集团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想象一下,到那时,只需保证最低限度的粮食种植,其余的土地便可以用来种植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
鲜嫩的蔬菜可以供应市场,硕大的向日葵能够满足炒瓜子的需求,硕果累累的果树更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后世的一些例子。
有些乡镇的一把手,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半辈子。
他们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坐地户”,甚至是明星乡长。
他们的地位稳固,成果显著,让旁人难以企及。
当然,李肆民也清楚,这样的想法目前还仅仅是初步的设想,还不够成熟。
究竟能否实现,是否要付诸行动,还需要他仔细地思考,反复地论证。
毕竟,这关系到向阳集团的未来,也关系到红星公社众多乡亲们的利益。
在现阶段,对李肆民来说,最关键的任务还是积蓄力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只有拥有了强大的人才队伍,向阳集团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与此同时,在学校里,解剖学的理论课程已经结束,紧接着迎来了实践操作环节。
当杨医生询问谁愿意第一个进行解剖操作时,李肆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自告奋勇地走上了解剖台。
对李肆民而言,这临床实践可不是普通的课程任务。
自从学习了人体解剖学之后,他变得格外小心翼翼,甚至不敢随意观察别人。
这并不是因为他害怕看到什么令人不适的东西,而是担心自己会看到不该看的状况。
比如说,如果他发现某人的肚子里似乎长了个大疙瘩,他就会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到底该不该告诉对方呢?平白无故地对人说肚子里有东西,很可能会被对方当成神经病。
而且,即便对方相信了他的话,以目前的医疗水平,也不是所有的病症都能够治愈的。
就拿肚子里长疙瘩这种情况来说,如果没有他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知识,即便进行手术,也很难做到彻底清扫干净。
一旦残留了一点点,就极有可能留下严重的后患。
这种情况对他的道德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换成自己,又该如何抉择呢?
因此,李肆民决定先苦练手艺,提升自己的解剖技能。
他深知,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万一到了必须出手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毫无办法。
李肆民熟练地操起解剖刀,开始了他的解剖操作。
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每一刀都恰到好处。
杨医生站在一旁,看着李肆民的操作,脸上逐渐露出了惊愕的神情。
“李肆民,你以前是不是学过医呀?”杨医生忍不住问道。
她可不是大惊小怪,实在是李肆民的解剖手法太过熟练了。
每一刀下去,都能精准地找到骨头与骨头之间、骨头与肌肉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的缝隙,那手法之娴熟,甚至让她这个经验丰富的解剖学老师都自愧不如。
李肆民憨憨地笑了笑,说道:“杨老师,我的人体解剖学可都是跟您学的呀!我认真听了您讲的每一堂课,仔细琢磨了每一个知识点,所以才能有这样的表现。”
杨医生更加诧异了,追问道:“那你的解剖手法怎么会这么熟练呢?别告诉我你以前从来没练过!我教过这么多学生,还没见过像你这样上手就这么厉害的。”
“哦,可能是因为我经常进山打猎的缘故吧。”李肆民若有所思地回答道,“在山里打猎的时候,我常常需要处理猎物。
久而久之,对动物的身体结构就比较熟悉了,也锻炼出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打猎?”
杨医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李肆民,你还会打猎呀?你都打过些什么呢?打猎是不是特别好玩?快给我讲讲,我可从来没体验过呢。”
李肆民看着杨医生那充满好奇的模样,不禁在心里吐槽,这个杨医生的好奇心也太重了,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估计她家庭条件不错,从小生活优渥,没经历过什么生活的艰辛,所以才会对打猎这种事如此感兴趣。
“嗯,打猎挺好玩的。
在山里追踪猎物,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让人难忘。
我打过野兔、野鸡,运气好的时候还打过野猪呢。
杨老师,哪天您要是有空,要不要跟我一起进山玩玩?不过山里的环境可不像城里这么舒适哦。”李肆民随口说道。
杨医生听了,兴奋得像个孩子,连忙点头,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好啊好啊,咱们可说好了,你可不能反悔哦!我早就想去山里看看了,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李肆民心里一紧,暗道:“不会吧,这小娘们还当真了?我虽然兼职辅导员,但本质上还是个学生啊,老师和学生走得太近,好像不太合适吧?这要是传出去,说不定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行,没问题!那个……杨老师,我能不能请您帮个小忙?”李肆民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期待的神情。
看到李肆民答应了,杨医生很高兴,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可以呀,帮什么忙,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你这么厉害,我还指望着你以后多帮我呢。”
周围的同学们都看傻了,一是被李肆民解剖小白鼠的熟练动作惊到了,大家都没想到他能如此轻松地进行解剖操作,手法比很多学了很久的同学还要熟练;二是被杨医生和李肆民的互动弄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杨医生拍胸脯的动作,让不少男同学都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心里暗自想着:“这雌性两脚无毛怪的哺乳器官可真够带劲的!”当然,这些想法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来。
李肆民才不管这些同学在想什么,他当即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杨老师,您能不能让我解剖几具大体老师呀?我觉得只有解剖大体老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结构,提升我的解剖技能。”
杨医生听了,顿时愣住了,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也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即便是学临床医学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解剖课的时候,心里也都是害怕的。
必须得经过多次接触,见得多了,才能慢慢克服心中的恐惧。
而这位经常跑来蹭课的李肆民同学,才刚刚开始解剖小白鼠,居然就盯上了大体老师,这可真是个狠人啊!
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这些捐献者无私地将自己的身体贡献出来,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他们的道德水平之高,令人敬仰。
别忘了,在这个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社会环境里,和那些不信鬼神、不信祖宗的人不同,能把身体捐献出来,那得比一般人高尚多少倍啊!
别说解剖大体老师了,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观察那些制作好的标本,很多学生都会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可李肆民倒好,不仅要求直接上手解剖,而且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和害怕,还笑得那么自然。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家伙该不会是个变态吧?
不仅是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就连杨医生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可没有一个同学像李肆民这么大胆,那个号称胆子最大的男生,第一次解剖的时候也是被老师逼着才动的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