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黄花梨是什么梨(1 / 1)
还别说,这些生产队长还真挺有眼光。
后来发生的事儿,跟他们之前猜的一模一样。
秋粮刚刚交完,公社主任尚四辈便迫不及待地发出了会议通知。
通知要求所有生产队长和支书必须参加会议,且明确强调任何人都不准请假。
一时间,各个生产队都在议论纷纷,猜测着这次会议的主题和重要性。
到了开会的那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大家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不同的神情,有的严肃,有的焦虑,还有的带着一丝好奇。
然而,让一众生产队长和支书心里窝火的是,会议通知明明强调了任何人都不准请假,可向阳大队的李肆民却没有来。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尚主任居然连问都没问一句,就好像李肆民没来这件事压根就不存在一样。
如果说李肆民的缺席还能勉强忍受的话,那么尚主任在会议上对向阳大队的大肆表扬,才是最让大家心里不是滋味的。
整个会议过程中,尚四辈几乎把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用在了向阳大队身上。
他夸赞支书洪振华领导有方,把向阳大队管理得井井有条;他称赞向阳大队的社员们勤劳能干,在稻田养鱼和种植水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尤其是对那个没有到场的李肆民,尚主任更是赞不绝口,说他年轻有为,有知识、有想法,是红星公社年轻一代的楷模。
“大家都看看,向阳大队在李肆民同志的带领下,搞稻田养鱼,不仅让社员们增加了收入,还丰富了市场的供应。
这次交公粮,又带头交稻谷,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他们这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生产队学习!”尚四辈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说道。
不过,大家都是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了,光靠尚主任几句对李肆民和向阳大队的夸奖,还远远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内心。
他们心里清楚,尚主任之所以这么大力地表扬向阳大队,肯定有他自己的目的。
然而,真正让众人恨得牙痒痒的,是尚主任随后宣布的一项决定。
“从明年开始,每个大队都必须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这是硬性任务,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能拒绝。
而且,种植水稻的面积不得少于全队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尚四辈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语气不容置疑。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大家纷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担忧。
“妈了个巴子!向阳大队这帮家伙,好好的瞎折腾什么啊,这下好了,害得我们大家都要跟着倒霉!”一个生产队长忍不住骂了出来。
“就是啊,我们几十上百年都没有种过水稻,一点经验都没有,这可怎么种啊?”另一个队长也附和道。
“继续种小麦和玉米多好啊,干嘛非要费那个劲去种水稻呢?而且,种水稻还需要大量的水,我们这儿的水源根本就不够啊。”有人提出了实际的困难。
其实也不能怪大家抵触,老农民也好,老工人也罢,往往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按部就班,不愿意轻易去改变已经熟悉的工作流程。
红星公社的这些大队,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对于种植水稻,大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可惜,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抱怨,怎么不满,都无济于事。
尚四辈已经打定了主意,根本不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
“不会种水稻怕什么,你们就去向阳大队取经嘛。
人家李肆民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年轻,都能把水稻种得那么好,你们一个个比他大那么多岁,难道还比不上一个毛头小子?”尚主任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能说什么呢?难道真要承认自己还不如李肆民那个毛头小子?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谁也丢不起那个人啊。
无奈之下,众人只好接受了这个任务。
不过,大家心里也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盘,打算随便种一种就算了,要是种不出来,那也不能怪自己。
毕竟从来都没种过水稻,这可不是自己的错。
“什么,人家李肆民为什么能种得那么好?开什么玩笑,人家是大学生,我们都是大老粗,能一样吗?要不你也给我们大队派个大学生当队长,看看我们能不能把水稻种好!”一个生产队长小声地嘟囔着。
尚四辈作为空降干部,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在基层待过了,根本不了解众人的这些小心思。
看到没有人反对自己的决定,心里还暗自高兴。
他心里盘算着,新城的农作物一直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如果红星公社能够大规模种植水稻并且取得成功,那自己的升迁可就指日可待了。
一回到向阳大队,洪振华的脸上就写满了忧愁。
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缓缓地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
路边的田野里,玉米杆已经被收割,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
秋风一吹,卷起了一些尘土,迷了他的眼睛。
家里人见他这副模样,问他是怎么回事,老洪只是一个劲儿地长吁短叹,什么也不说。
还是几个大队干部,以为洪振华在公社开会的时候受了气,纷纷跑来询问情况,这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哎,尚主任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根本没看出来那帮家伙都在想着糊弄他呢。
等明年啊,他们绝对种不好水稻。
”洪振华忧心忡忡地说道。
妇女队长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洪书记,他们种不好就种不好呗,你愁成这样干什么,又不是跟他们关系有多好。”
洪振华瞪了她一眼,生气地说:“娘们家家的,懂什么!他们种不好水稻不要紧,到时候挨饿的可是千千万万的乡亲们啊!我们都是农民,应该为大家的吃饭问题着想。”
这时,王会计也撇了撇嘴,阴阳怪气地说:“老洪,都是自己人,你就别装了。
担心乡亲们吃不上饭那都是其次的吧,恐怕你最担心的是他们到时候把责任往你身上推吧?”
洪振华被这话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王老二,你自己是那种人,就以为别人也和你一样,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洪振华在向阳大队这么多年,什么时候为自己考虑过?”
王会计嘿嘿一笑,没有再说话,但那表情好像什么都已经说了。
洪振华抬头一看,发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异样,不禁大声说道:“靠,你们这是什么眼神,难道怀疑我是在唱高调不成?”
“对对对,洪书记,您说的都对,您可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的好领导!”
“对对对,您说得太对了!”
“对对对,哈哈,嘎嘎嘎……”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半开玩笑地说着。
洪振华彻底无语了,气得大声吼道:“老子今天非打死你们这帮兔崽子不可,有种别跑!等李老三回来,看我怎么让他收拾你们!”
洪振华心里那个气啊,这帮家伙现在一个个都变得没大没小的,竟敢和自己开玩笑了。
可一见到比自己年轻一辈的李老三,却一个个乖得像什么似的,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而此时此刻,洪振华又气又无奈的李老三,正坐在地委专员楚东良的办公室里,优哉游哉地喝着茶。
不过,别误会,这可不是李肆民主动来的,而是楚东良让人把他叫过来的。
楚东良的办公室里,陈设简单而朴素。
老式的木头办公桌,表面已经有些磨损,上面摆放着一些文件和一个老式的台灯。
办公桌后面,是一把同样老式的木头办公椅,楚东良正坐在上面,目光直视着李肆民,表情严肃。
“李肆民,你是不是还有什么答应过我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做到啊?”楚东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办公室里回荡。
李肆民不慌不忙,一边慢悠悠地喝着茶,一边四处打量着办公室里的陈设。
好吧,这个年代的办公室,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
老式的木头办公桌,老式的木头办公椅,四四方方的,硬邦邦的,稍微一动就发出“吱呀”的响声。
唯一让李肆民稍微有些感兴趣的,是他屁股下面的那张破旧的沙发。
堂堂地委专员,居然用这么破旧的沙发,也不怕被人笑话。
“楚叔,您这张沙发也太旧了,该换一换了。
赶明儿我有时间了,亲自去百货大楼给您挑一个好的搬过来,怎么样?”李肆民笑着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调侃的神情。
楚东良鄙夷地笑了笑,说道:“你小子少在这儿耍小聪明,别以为我不懂行,看不出这张沙发是黄花梨做的?”
李肆民听了,脸上露出一脸迷茫的表情:“黄……花梨?黄花梨是什么梨啊?在哪呢,我正好口渴,给我来一个解解渴呗!”
楚东良听了,气得大声说道:“滚!”
“好嘞!”李肆民立刻站起来,装作要走的样子。
心里想着,谁稀罕在这儿待着啊,要不是看在楚思雨的面子上,才不搭理你呢。
“小子,你给我回来!”楚东良大声喊道,显然不想就这么轻易让李肆民离开。
李肆民知道估计没什么好事等着自己,本想趁机溜之大吉,可楚东良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楚叔,有话您就赶紧说,我忙着呢,可没时间在这儿跟您闲扯。
”李肆民不耐烦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不悦的神情。
“你小子,难道比我这个地委专员还忙不成?”楚东良皱着眉头,有些生气地说道。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李肆民,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李肆民撇了撇嘴,理直气壮地说道:“可不是咋的,我是个学生,您知道什么是学生吗?学生就是要抓住一切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好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就算您是地委专员,也不能阻碍我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吧?”
李肆民的话,说得义正言辞,可楚东良却不吃这一套。
他心里清楚,李肆民这小子就是个鬼灵精,一肚子的主意。
楚东良听了,心里不禁一阵后怕。
幸亏这小子出生得晚了一些,要是让他再早生几年,以他这能说会道、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自己这帮老家伙说不定真得被他批斗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