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监守自盗(1 / 1)
他们在顾氏集团,根深蒂固,门生故吏遍布,影响力不容小觑。
顾念之的改革,无疑触动了他们最核心的利益。
以往那种,倚老卖老,就能分得一杯羹的好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
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京北,锦绣阁。
一间名为“听雨轩”的顶级包厢内,气氛有些凝重。
长长的紫檀木餐桌旁,坐着七八个人。
首位,自然是顾念之。
她的左手边,是傅井然特意派来,协助她稳定局面的顾氏副总裁,林薇。
林薇年轻干练,是顾念之从海外高薪挖回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她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
而在顾念之的对面,以及餐桌的其余位置,则坐着几位,面色各异的老者。
他们,便是顾氏集团硕果仅存的几位元老级董事。
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精神却依旧矍铄的老者,王德发。
王德发是顾氏集团的创业元老之一,资格最老,在董事会里,也最有发言权。
他一直以来,都以顾氏的“定海神针”自居。
尤其是在顾明诚出事,顾念之仓促接手顾氏之后。
他更是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指点”这位年轻的继承人。
说白了,就是想继续把持顾氏的大权,让她当个听话的傀儡。
只可惜,顾念之的强势和手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仅没有成为傀儡,反而快刀斩乱麻,把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势力,都快要清理干净了。
这让王德发,如何能忍?
今天这场所谓的“董事内部沟通会”,就是他提议召开的。
美其名曰,是想跟顾总,好好沟通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则,就是一场鸿门宴,是他联合其他几位老董事,准备向顾念之发难的战场。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王德发放下手中的象牙筷,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长辈的“关怀”,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顾总啊,你接手公司这段时间,我们这些老家伙,都看在眼里。”
“年轻有为,有魄力,有想法,这是好事。”
“但是,经营公司,尤其是顾氏这样的大集团,光有魄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稳重,需要经验,更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
“老太爷当年,创立顾氏,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靠的是,集思广益,从不独断专行。”
“可你看看你现在,把公司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王德发的话,看似语重心长,实则,句句带刺,充满了指责。
他一开口,就给顾念之的改革,定了性——折腾。
这是典型的,倚老卖老,先声夺人。
其他几位老董事,也纷纷附和。
一个姓李的董事,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说道:
“是啊,顾总,王董说的有道理。”
“公司最近的人事变动,太大了,也太快了。”
“很多跟着老太爷,干了几十年的老员工,都被你,不明不白地,给弄走了。”
“这让留下的人,怎么想?这不是让大家,寒心吗?”
这个李董事,名叫李宗翰,是王德发的铁杆盟友,两人向来是穿一条裤子。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为那些“老员工”鸣不平,实则是在煽动.情绪,指责顾念之没有人情味,破坏公司稳定。
另一个姓张的董事,则是一脸忧虑地说道:
“还有公司最近的几个大项目,投资额度那么高,风险也那么大。”
“顾总您,连跟我们这些老家伙,商量都不商量一下,就直接拍板了。”
“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顾氏的家底再厚,也经不起您这么折腾啊。”
这个张董事,名叫张明远,是典型的墙头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担心公司的风险,实则是在质疑顾念之的决策能力,暗示她独断专行,好大喜功。
这几位老董事,你一言,我一语,配合默契,显然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他们今天,就是要联合起来,给顾念之一个下马威。
让她知道,这个顾氏集团,还轮不到她一个小丫头,说了算。
包厢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林薇坐在顾念之身边,眉头微蹙,心中也有些替顾念之担心。
这些老家伙,在顾氏盘踞多年,势力错综复杂,真要闹起来,确实不好收场。
然而,顾念之的脸上,却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根本没有听出,他们话语中的,敌意和刁难。
她优雅地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几位老董事,今天肯赏光,拨冗前来,参加这个沟通会,我很感谢。”
“大家刚才说的这些,我也都听明白了。”
“无非就是觉得,我太年轻,太激进,太独断专行,把公司折腾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是吗?”
顾念之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几位老董事,眼神锐利,仿佛能看穿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被她这么一看,那几位刚才还义愤填膺的老董事,都不由自主地,移开了目光,气势也弱了几分。
他们没想到,顾念之竟然会如此直接,一上来就把窗户纸给捅破了。
王德发强装镇定,干咳了一声。
“顾总,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为了公司好,为了顾氏的未来着想。”
“您刚接手公司,很多事情,可能还不太了解,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提醒您几句,也是应该的。”
他还在试图,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把自己摆在“忠臣良将”的位置上。
顾念之闻言,嘴角的笑容,更深了,却也更冷了。
“为了公司好,为了顾氏的未来着想?”
“王董,您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大义凛然,感人肺腑啊。”
“不过,我怎么记得,就在上个月,您的小舅子,还打着您的旗号,从公司采购部。”
“低价拿走了一批,价值上千万的进口设备,转手就高价卖了出去,净赚了好几百万呢?”
“这件事,您不会忘了吧?”
“您这种,监守自盗,中饱私囊的行为,也是为了公司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