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听广播(1 / 1)

加入書籤

竖起天线,插上电源,打开开关,王刚稍微看了一下说明书的描述,就很顺利的搜到了一个频道。

“现在的时间是下午五点钟,接下来……”

带着些许杂音的女声从收音机的扬声器中传出,让围观的邻居们都发出了惊讶的赞叹。

“有声音了,有声音了!”

“哎呀,还报时呢!”

“小王真有本事,一下子就调出声音了。”

周围就像炸了锅一样,围着王刚的餐桌看着上面那个方方的盒子,口中不住的赞叹着。大家伙都听过广播,但大多都是在户外的大喇叭上听到的,没想到这个小匣子居然也能出声音。大家都想凑得近一些,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上手去触摸。

“哥哥,这个这就是广播吗?”

新鲜劲过了,王刚也就不再摆弄收音机,把声音开的大一些之后,就走出人群给自己倒杯水喝。小萝莉和杨丽丽这会也跟了过来,两人一幅好奇的样子。

“对,这就是广播,看见收音机上面的亮晶晶的铁棍子了吗,那就是天线,能够接收到广播电台的电波信号,然后把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出来。”

喝了一口水,王刚就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收音机的基本原理,但面前一个初一学生,一个还没上小学,根本没办法听懂王刚说的话,但是又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惹得王刚心中发笑。

“我说的这些你们现在还听不懂,等以后上了大学,就有老师给你们讲其中的原理了。”

王刚怜惜的拍了拍小萝莉的脑袋,杨丽丽还好,以她现在初一的年纪,学习跟得上的话,能够在那个时期到来之前考上大学,但是能不能毕业就是两说,但最起码中专是可以上完的,想学习一些高等知识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吴月娥就非常不幸了,她转过年去才上小学,等到那个时期开始的时候,连初中都念不完。

“好耶,那我明年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小家伙抱着王刚的腿兴奋的喊着,没有看到王刚眼神中的落寞。

“小王啊,这话匣子不便宜吧。”

杨母凑了过来,有些羡慕的指着那边的收音机。

“127元加一张收音机票,前段时间厂里奖励了我一张票,这几个月把钱凑够了,就想着直接买了吧,省的夜长梦多。”

“127元啊,真贵啊,都差不多能买一辆三轮车了。”

杨母知道王刚借钱给自己二儿子买三轮的事,知道那辆儿子宝贝的不行的三轮车才130块钱,这一个小匣子居然就能和三轮车一个价钱,杨母有些不太理解。

杨伟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还了60元了。经过第一个月的摸索,聪明的杨伟就摸索出了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拉人赚的最多,在给自己留了足够的休息时间后,收入还比其他蹬三轮的要多,一个月小五十块钱呢,说出去都没人信。

杨伟曾经想着既然挣得多,那就提前给王刚把钱还完,毕竟王刚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被王刚拒绝了,还是按照一个月15块还钱。杨伟哪里知道啊,王刚一个月的收入能顶得上他一年的收入,对点钱完全都不放在眼里。

轧钢厂6点下班,一会王刚还得去要聚餐的餐馆提前点菜,所以就对仍然围在堂屋里的邻居说道:“我晚上科室要聚餐,一会要出去一趟。”

大家伙听明白了王刚的意思,这是要送客了,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因为这是人家王刚自己买的,让大家伙进来听听已经是人家照顾大伙的面子,自己再做纠缠就有些给脸不要脸了,所以大家都嘴里不断恭维着向外面走去。

看着大伙对收音机这么感兴趣,王刚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又看到了小家伙落寞的眼神,心中一动道:“但是嘞,如果大家还想听广播的话,我就把收音机放在我窗户口,我走的时候把音量开大一些,想听的就来我家窗户外听吧。”

王刚真的是一点都不在乎这些施舍出去的小恩小惠,但是他就是看不得小家伙难过。有了阎家的前车之鉴,王刚就没有说要把收音机直接拿到外面去让大家用,放在自己家里,让大家心中明白这是谁在给大家伙恩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还能听广播啊!”

“小王局气!”

“一会我就在小王家门口吃饭啦!”

在娱乐缺乏的年代,能听到点不一样的声音都是好的,更不要说是能唱戏能唱歌还能听新闻的收音机了,大家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上一次装修的时候,王刚就很有先见之明的增加了不少插座,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把收音机放在窗户下的矮柜上,拿两本书垫在下面,然后插上电源,把频率调整到京城电台的频道上,把声音开到最大。

做完这一切之后王刚便不再停留,和一群围在自家窗台下听广播的邻居告别之后,骑上车就直奔北新桥。

“呦,这不那位王海量同志嘛!”

进了馆子,经理一眼就认出这位前几个月一个人放倒了十几个人的王刚,知道王刚姓王,就给他起了个王海量的外号。

“哈哈,您这称呼真有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真叫王海量呢。”

王刚走了过去,给经理散了根烟,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刚,是轧钢厂宣传科的股长。”

“上次不是技术科嘛,我认识冯科长。”

“嗐,您这是老黄历了,上次吃完饭之后我就岗位调动了,去了厂里的宣传科。”

寒暄几句,王刚就开始点菜。宣传科没有技术科人多,加上两个科长也就一共8个人,所以王刚就按10个人的标准点菜,要了5荤5素一个汤,又要了几盘下酒的小菜。没有要瓶装酒,就上餐厅里的散篓子,口味一般,容易上头,但是量大管够。

虽然说是蒋科长请客,但是也不能让人太破费不是?

交代了来人的时间,经理就开始安排后厨做菜,王刚选了两张靠窗的桌子,自己动手给拼成一个大桌,然后坐下等待同事们前来聚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