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们不是舅甥,是合伙人(1 / 1)

加入書籤

张建军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张显菊:“算我瞎了眼,算我没你这个姐姐!你给我等着,我张建军就算出去要饭,也绝不再求你一句!”

他一把推开身后的椅子,头也不回地就往外冲。

屋子里,一桌子好菜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可谁都没了吃饭的心思。

张显菊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慢慢地坐回了椅子上。

夜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院子里静得只剩下风声。

张建军推着自行车,铁了心要连夜走,一刻也不想多待。

刚走到院子门口,还没来得及拉开那沉重的门闩,身后就传来了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舅。”

是马卓跟了出来。

他身上就穿了件单薄的夹衣,手里却拿着一件厚实的棉袄。

张建军没回头,手上的劲儿更大了,跟那冰冷的铁门闩较着劲。

可那门闩像是故意跟他作对,拉了半天也没拉开。

“天都黑透了,路上坑坑洼洼的,不好走。”

“今晚就在这儿住下,有啥事,明天天亮了再说。”

马卓走到他跟前,不由分说地把手里的棉袄披在了他身上。

棉袄带着屋里的暖气和一丝皂角的清香,一下子裹住了张建军。

他心里那股又冷又硬的火气,不知怎么的,就在这股暖意里,松动了一下。

“住啥住!我没脸待在这儿!”

他还是没好气地吼道,手上却不再跟门闩较劲了。

“舅,咱们到东屋去,我有点事想跟你单独说说。”

马卓没提刚才饭桌上的事,只是指了指院子角落里那间还没住人的空屋子。

张建军犹豫了足有半分钟,那股子倔强和现实的无措在他心里来回拉扯,最终,他还是默不作声地跟着马卓走了过去。

东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小木桌和两条长凳,是盖房子时木匠剩下的边角料随手做的。

打开灯,马卓从怀里掏出了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放到了桌上,推到张建军面前。

“舅,你先看看这个。”

张建军借着昏黄的灯光,狐疑地拿起那几张纸。

纸是学生用的作业本纸,上面的字写得不算顶好看,但一笔一划,清晰有力。

第一页上头,是四个大字:长毛兔养殖计划书。

他愣住了。

他屏住呼吸,接着往下看。

纸上写得极其详细,与其说是计划,倒不如说是一本傻瓜式的操作说明书。

张建军拿着那几张薄薄的纸,手却感觉有千斤重。

他原以为自己想搞事业已经算是很有想法了,可跟外甥这份周密到令人发指的计划书一比,自己那点心思,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连个边儿都摸不着。

他想的只是弄笔钱,而马卓给他的,是一条实实在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路。

一股巨大的羞愧感混合着无地自容的燥热,猛地涌了上来。

“卓儿,你这是啥时候准备的?”

“前些天就写好了。本来想等过两天,家里彻底安顿好了再跟你说的。”

马卓从口袋里又掏出一个用干净手帕包着的小包,放到了桌上,推到张建军面前。

“舅,我娘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那是刀子嘴,心里比谁都疼你。”

“她就怕你走岔了路,把自个儿搭进去,再也回不了头。”

马卓打开了手帕,里面是一沓钱,有大团结,也有些零票,整整齐齐。

“这里是一百五十块。”

“不是借给你的,也不是给你的。”

马卓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这是我,也代表我娘,投给你的本钱。”

“从今天起,咱不是舅甥,是合伙人。”

“合伙人?”

张建军彻底懵了,这个词他只在电影里听过。

“对,合伙人。”

马卓耐心地解释道,“这就像咱们俩一块种地。”

“我出钱,出这份计划书,以后帮你联系卖家,这算是我的股份。”

“你回你家,腾个地方,出工夫,每天辛辛苦苦地养兔子,这是你的股份。”

“等兔子卖了钱,刨掉买饲料的本钱,剩下的净利润,咱们分红。”

“你干得多,是主力,你拿七成。”

“我只出钱和主意,拿三成。舅,你看这公平吧?”

股份、分红……这些词儿,张建军听得云里雾里,可马卓这么一解释,他立马就明白了。

这钱,不是施舍。

他不是在低声下气地求人,而是在跟外甥干一份正儿八经的事业。

他要是干不好,赔的不仅是钱,还有外甥的信任和自己的脸面。

他要是干好了,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应得的,是挺直了腰杆挣来的血汗钱。

马卓给了他钱,更给了他一个最需要的台阶。

张建军看着桌上的计划书和那包钱,再也绷不住了。

眼圈一红,猛地别过头去,抬起手背用力地在眼睛上胡乱抹着。

“卓儿,舅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娘……”

“舅不是个东西,刚才在饭桌上,就不该说那些混账话……”

“舅,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马卓把那包钱和计划书一起塞到他手里:“钱你收好。这事儿你要是想干,就踏踏实实地干。”

“你要是觉得养兔子太辛苦,或者信不过我,不想干,也没关系,把钱还我就是了。”

“咱们还跟以前一样,你还是我舅。”

张建军猛地转过身,双手紧紧地攥着那份计划书和那包钱,像是攥住了自己的下半辈子。

“干!为啥不干!”

“卓儿,你放心!舅这次要是再干不出个人样来,不用你娘说,我自己都没脸再活下去!这份情,舅记一辈子!”

他看着马卓,郑重地鞠了一躬。

马卓连忙扶住了他。

“舅,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天晚了,赶紧睡吧。”

“明天我帮你把自行车拾掇拾掇,再给你带上点干粮。”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显菊就起来了。

她走到院子里,却看见弟弟张建军正在清晨的寒气里,拿着斧头,在院子角落里吭哧吭哧地劈柴。

院墙边,已经整整齐齐地码起了一小堆劈好的木柴。

张建军听到动静,回过头,看见了姐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