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倭人观车(1 / 1)
就在众人屏息凝视之时,秦阳忽然收到了一个紧急通知。
“秦司令,我们在基地上空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无人机,要击落吗?”
“不,既然故意放他们来到基地附近,就是让他们拍到一些资料回去。这不是泄露,而是恐吓。马上我们要成立战恐局了,就利用这次事件,让那些敌人知道,来自龙炎军的恐怖!”
所谓战恐局,是指通过夸大国家的军事实力让别国感到恐慌的机构。
与之相反的机构是战忽局。
“明白,我们已经故意放无人机进来了。”
“在其他区域设置信号屏蔽,引诱那架无人机来到3号靶场。”
“收到!”
距离黑骑陆军军事基地1公里外的地方。
几个伪装成平民的倭国间谍,正盯着监控屏幕上的无人机拍摄的画面,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笨蛋,什么军事基地啊,这么容易就被我们入侵了。”
“他们没有反无人机装置吗?”
“这么大的军事基地,要布置那么多反无人机装置,得花费多少钱啊!这种穷地方,连吃饭都成问题,估计喝水都是喝脏水,哪有那么多钱。”
这几个倭国人是伪装成游客来到叙国大马革,待了一段时间,这期间确实在到处旅游,避免被龙炎军的军情局怀疑。
随后才来到了阿勒达区,开始他们的侦查活动。
“不对……这基地还是有些地方有信号屏蔽,估计是非常机密的地方,我们只能在边缘地带先侦查。”
“没关系,等后面我们拿到更先进的无人机后,再来一次,反正他们也发现不了。”
几头倭人自信地笑着,继续他们的监视工作。
很快他们发现一处地方,下边有很多军官和士兵。
虽然看不清楚样貌,但从人数来看,这里绝对有重要的情报。
“哟西,今天中头彩了,他们好像是在测试什么武器!”
“这些情报要是成功传回去,我们就发财了。”
“那应该是坦克吧,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呵呵,还没有我们研发的主战坦克的一半强。”
由于无人机视角是俯拍,无法看到那辆“坦克”的全貌,于是这几头倭人打算继续再观察观察。
“报告!1号靶车已抵达指定位置!”
秦阳按下了区域感知按钮,方圆几百米的热成像立刻在屏幕上显现出来。
人会在热成像上边呈像,车辆也是一样。
从热成像的体积就能区分出人和装甲车。
确认靶车身份后,麒麟破阵战车自动调整方位和升起炮管,甚至不需要炮手自己瞄准,它能做到比炮手目测和传统校准设备更为精准。
随后秦阳按下蓄能按钮。
麒麟破阵战车的炮管开始闪烁着红色的光芒,能量逐渐凝聚。
间谍的无人机冒险降低了高度,想获取更清晰的画面。
如果不是秦阳故意放他们进来,他们可能刚到军事基地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就已经被抓了。
“这坦克是不是太大了点?感觉比一般坦克要大一半呢。”
“简直是白痴设计,以为吨位大,性能就好?目标这么大,很容易被锁定。”
“呵呵,你看这炮管,还没发射炮弹就已经过热了,炮管都红温了,肯定是材料有问题。”
“上头知道龙国不好渗透,想通过渗透龙炎军的方式,来了解到龙国还未公开的武器,这我能理解。但是这个武器一看就很垃圾,体积大,材料差,而且还……”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
几头倭人还以为他们的位置暴露,有炮弹落到了他们附近。
反应了两秒,确定自己还活着后。
一声“八嘎”从他们嘴里冒出。
“什么情况?他们的基地爆炸了?”
“不……”其中一个倭人声音颤抖的说道,“刚才是他们那辆坦克发射了!”
“不可能吧,我参加过跟米国的联合军演,近距离接触过M1主战坦克,声音也没这么夸张。”
“对,肯定是炸膛了!”
等他们将刚才的画面重新播放一遍后,才发现他们口中那辆不堪的坦克,发射时竟然肉眼可见一道光束划破长空,精准命中了靶车!
那道光芒如同破晓的曙光,瞬间将靶车化为乌有!
“纳……纳尼!”
“这是什么武器!定向能量武器?”
“怎么可能呢,世界范围内对激光武器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布过这种武器,龙炎军怎么会有?”
几头倭人揉了揉眼,万分不可置信。
“现在怎么办?刚才录制的视频好像不是很清晰,如果这是龙国在实验新式武器,我们得拍摄到更清楚的画面,才有研究价值。”
“高井,把大丸无人机放飞吧,那个能拍摄清楚。”
“你疯了?大丸无人机比常规无人机大多了,高度太低的话,用肉眼都能看到,更别说他们的雷达了!”
“如果他们有雷达的话,刚才我们的无人机进去,就已经被发现了,所以这处军事基地肯定还没来得及布置雷达,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今后说不定就没了!”
坂田继承了大和民族的一根筋。
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不顾另外两个同伴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操控着大丸无人机向基地飞去。
等穿过基地边界,他们发现依然没遭受打击后,三人的脸都笑咧开了。
“你看我说什么,这里的防空形同虚设。”
“可惜了,如果我们有一个控制导弹的按钮,让导弹打击这里,里边的人全得死!”
“快看看那辆坦克,它的炮管又红了!”
另一边……
秦阳又叫了一辆靶车,位置在一处山坡背后。
陈小军等人还张着嘴,沉浸在刚才那惊为天人的一击!
“我勒个去啊,激光坦克啊!”
“难怪叫破阵战车,这一条直线上的敌人都得死!”
“若是能形成集团规模,那还不得在战场上横扫千军?”
“等下开会,我一定要投一票,优先批量生产这种坦克!”
熊辉对装甲最为熟悉,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是在掩体后,不知道能否穿透掩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