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重回京城 心摔掉了(1 / 1)
唐根生骑着二八大杠飞快的在街道上穿行。
回家之前他有两个必去的地方。
一处是蓑衣胡同5号院。
后罩楼楼梯西侧紧挨着的两个房间,分别住着那五的两个干闺女。
也是唐根生的嫂子林静以及嫂嫂秦青。
锅盖头刘家明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跟五爷爷一起睡的。
小家伙每天早晨跟着老爷子伸胳膊蹬腿,耍四不像的武术架子呢。
林静的肚子圆圆,秦青的肚子尖尖。
貌似那五特意请了很厉害的老中医登门摸过脉象。
说他俩女儿一个命中注定有两儿一女,一个必然子孙满堂。
林静抿着嘴跟唐根生学舌。
秦青眼睛眨呀眨的,也依偎在唐根生右肩头,微微仰着脸颊,既仰慕又爱慕的望着唐根生近在咫尺的脸颊。
有着莫名的情愫在跌宕。
唐根生不以为意。
他甚至还呸了一声。
呸!
说和没说一个样儿。
听这意思摸脉不过就是个摆设罢了。
纯粹是模棱两可的搅合。
“什么中医还能这么断症状?年龄不大吧?”
“为什么猜年龄不大?”
“就这种水平,但凡行医超过3年,早就得被病患家属揍死了呀。”
唐根生理所当然的语气,惹得怀里倚着的俩女人笑的花枝乱颤。
嫂子林静的肚子没有嫂嫂秦青的大。
但好像嫂子林静怀孕的时间比嫂嫂秦青早一些。
预产期自然也更早。
不出意外的话,早半个多月。
嗯。
也就是为了不出意外。
才会让林静搬到秦青的隔壁当邻居。
两个孕妇凑在一块,照顾起来也更方便。
至于林静的工作问题。
上个月末领了饷,就托关系安排了个学习进修的借口给停了。
唐根生没那个本事。
那五那主任的关系比较硬。
这种事儿,简单一个电话就给办妥了。
“人家大夫年纪可一点都不小,还有山羊胡呢。”
“咯咯,还会算命来着。”
噗。
咳咳。
唐根生一个没忍住,呛了自己一口。
五叔可真本事。
玩的挺花哨啊。
算命老头的医术,他也真敢信。
不过唐根生不打算待会儿见着那五提这个话题。
估摸着他也尴尬吧?
唐根生以己度人的品质挺好。
却用错了地方。
他浑然不知登门来给林静和秦青把脉的山羊胡老头,也曾与唐根生有过一面之缘。
过年那会儿逛庙会。
人家还给他批过字呢。
“待到来年三十六,脱下蓝衫换紫袍”。
没错。
就当初庙里摆摊算卦的老头。
说起来,林静她们也应该是见过才是。
这会儿却心有灵犀的绝口不提。
也不知为何。
唐根生便被悄然蒙在了鼓里。
三个人相依相偎睡了个踏踏实实的午觉。
当然了。
所谓踏实,只是嫂子林静和嫂嫂秦青睡得踏实。
身边有了心爱的人儿陪伴。
闻着好闻又迷恋的男人气味,这个午觉睡的特别踏实。
唐根生的小心翼翼,深怕磕碰着左右两位功高盖主的女人肚皮。
硬是一个多小时连转身都没有。
一直仰躺着。
扮做被左右搂在怀里当吉祥物的姿势。
睡就甭提了。
僵硬的无所遁形。
好在唐根生意识里绑定了系统。
他能干的事情有很多。
即便是什么都不浏览。
只是对着虚拟系统一级页面弹出来的半透明倒计时数数。
也能熬过这近80分钟。
倒计时是在前天晚上24点陡然出现的。
倒计时的终点是今晚的24点整。
也正是因为这个‘倒计时’的出现,才会有唐根生推辞聚会,打算今晚独眠的做法。
午觉过后。
唐根生来到前院,与五叔品茶对饮聊了一会儿天。
过了正午最炎热的当头,才起身离开。
先从蓑衣胡同往东,骑车来到南锣鼓巷主街道。
再左拐往北。
过黑芝麻胡同而不入。
来到南锣鼓巷沿街9号铺子门口。
将二八大杠贴着没有撑开的门南侧第二个窗户下面。
这个位置算是停靠自行车的最佳地点。
一来柜台贴着东边就能看到车屁股。
二来呢,车子也不算挡了店铺的门。
比在南边那两个窗户底下好太多了。
唐根生掀开垂帘进了铺子。
天热了,门口挂上了薄门帘。
跟棉帘子不同。
薄门帘是一层纱,挂在门框里面而不是外边。
防备的也不是热气冷气。
而是风沙和蚊蝇。
如果是厚棉帘或者不透亮的布帘。
唐根生也不会把车子支在门口。
推进去也行。
停门口北侧窗户不更好?
虽然可能会挡着接电话的人。
可这么大热的天。
接打电话大部分也都会选择进屋吧?
“你,你回来啦?”
柜台里面是埋头扒拉一小盆冰碎儿的楚大鹏。
五大三粗的壮小伙光着膀子,哼哧哼哧的吃的正香呢。
听到动静,抬头,看到是唐根生。
便下意识咧开嘴,笑的很单纯。
有着二妹和身边人的耳濡目染和循循引教。
楚大鹏已经认准了唐根生是‘自家人’。
他腮帮子里都塞满了冰碴子。
一边咧嘴笑,一边还嘎吱嘎吱的咬。
有那么一瞬间。
唐根生看着楚大鹏想到的却是另一个画面。
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犬,仰着脖子,嘴里嚼着嘎嘣脆的碎骨头,眯着眼,开心的不像个狗样子。
和唐根生打招呼的自然是小嫂子黄小燕。
她现在看上去可比刚来那会儿舒坦多了。
干巴巴的小身板看上去也有点丰腴了起来。
不知道是换掉了厚棉袄的缘故。
还是这小半年确实吃的好,心态好的原因。
给了唐根生一种花开堪折的小欲望。
记得上次出差前还没有这种冲动呢。
生活质量提上来。
入口的营养跟上去。
什么时候的大姑娘都能给你来个意外惊喜。
所谓女大十八变。
多大才算大?
黄小燕也不过区区一十八岁而已。
唐根生已经知道了小嫂子的名字。
也知道了她具体的出生年月日。
掰着手指头,也就是比唐根生早出生五十来天而已。
喊她一声‘小嫂子’。
是一点都不亏。
毕竟小嫂子之所以小,说的也只能是年龄。
黄小燕是真不小。
安铁皮炉子那晚就瞧见过。
后来换下冬装。
唐根生有一次意外推测到了。
真的只是意外。
唐根生发亖,绝对没有经过提前铺垫和预设。
纯属偶然巧合,顺其自然就推测到了实际数据。
小嫂子十八岁,真的已经不小了。
俗话还说‘长到二十三,还能窜一窜’。
这说的,是个头吧?
是吧?
唐根生期待自己眼皮子底下这位小嫂子,早早开始窜。
窜大一号就足够。
没必要两个号段。
有道是过犹不及。
个头的话。
闭着眼睛也能过一米七了吧?
瞧着这小半年的营养均衡供给情况。
兴许都不用等到窜一窜的年龄,个头就拔上去了。
小嫂子黄小燕的身板,纯粹是以前被伙食贫瘠给耽误的。
捞唐根生手里之后。
就算不是野蛮增长,也得说一声茁壮。
人家后劲儿足着呢。
“刚下工,还没回家呢,最近铺子生意咋样?”
“都挺好的,你要不要去后面喝口茶,我把存着的账本拿给你瞧瞧?”
黄小燕搓着衣角,微垂着脑瓜,小心翼翼的问道。
“嗯,你拿吧,我去中堂那里。”
“哎,我先给你去泡上茶。”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你嘱咐好了前边……”
唐根生摆摆手,抬腿往后院走去。
他推测过小嫂子黄小燕之后便上工去了南方一趟。
这次算是两人隔衫打牛后的首次单独会晤。
唐根生并没有太多想法。
这点小接触不算什么。
比这个更深度更有层次的洽谈经验。
唐根生也累积了不老少。
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累积和开发之中。
但黄小燕这些时日心里却一直都挺忐忑的。
心情很复杂。
说不上排斥或者纠结。
因为她压根不知道唐根生是什么看法。
在意或者不在意。
甚至她都不敢问出口。
毕竟她是换亲到楚家的女人。
虽然没扯官方的证,但在她们村子里,在根深蒂固的意识里。
自己被换亲到楚家,就是楚家的儿媳妇了。
唐根生那么厉害的男人。
身边都有好几个女人了,自己又算什么?
是的。
黄小燕知道唐根生身边有好几个女人。
她经营的可是电话亭。
就她跑黑芝麻胡同24号院喊人接电话,都不下几十趟了。
见过有个很漂亮的大麻花辫姑娘从院子里出来。
那脸蛋儿红扑扑的,一瞧就没跟唐根生干什么好事儿。
毕竟麻花辫姑娘的那个样子,黄小燕在妹妹楚秀娟身上看过好多次了。
别人家的婆娘完了事是啥样子她不敢确定。
毕竟连她自己也没经历过。
可唐根生完了事,女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小嫂子黄小燕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经验可太丰富了’。
堪称一眼准。
先是大高个的大麻花辫子姑娘。
再之后,也就是唐根生准备上工的那天上午。
黄小燕跑去黑芝麻胡同24号院子去中院喊一大爷那瑛宁接电话。
那是当天第一通电话,外面茅房附近还有排队倒马桶的呢。
黄小燕撞见了一个齐腮短发的漂亮姑娘。
气质特别好。
穿着打扮也很飒爽。
一瞧就是个特别优秀的女孩子。
黄小燕跑上穿堂台阶,下意识停下,偷偷往唐根生院子方向看了一眼。
就那一眼,便跟一双眸子对了个正着。
她应该是偷摸抻头往外面瞧。
前院当时是没有人的。
黄小燕上了穿堂台阶,站在前出廊下。
也没闹出动静。
偏偏就福灵心至的扭头看了过去。
俩人便四目相对。
那姑娘住在后院,姓蓝,在教育局上班。
看她脸颊红灿灿的,像是自带暖色调荧光似的。
黄小燕的一眼准技能几乎是瞬间锁定了她。
掰着手指头数。
黄小燕也已经戳破了唐根生身边三个女孩子了。
连同自己的二妹楚秀娟一样。
看上去都各有特色,都相当的优秀。
如果不是中午那会儿吃饭的时候被楚大鹏打翻桌子溅了自己半身。
黄小燕就不会去洗澡。
那会儿如果自己不去二妹屋里卫生间脱光了洗澡。
也就不会遇到闯进去脱裤子上厕所的唐根生。
如果自己没有紧张到滑倒。
也就不会闭着眼乱抓乱摸。
自己最后握住了支点,没有摔倒。
可自己被包裹严严实实的那颗心。
却被摔到唐根生手掌心里去了。
隔着外包装的一颗滚烫的心。
噗噗通通,像是小鹿乱撞。
皮质的包装上两个装饰物狠狠地撞到了唐根生的手。
不知道有没有把他能赚钱发财的双手砸肿。
黄小燕不太担心。
因为她感受到唐根生的手被砸了之后,五根手指都很默契的动弹了动弹。
想必是感受一下手指有没有被砸伤。
万幸。
也是因为那一次两人有了密切的交际。
黄小燕才陡然发现自己竟然对唐根生这个大恩人、大金主,保障二妹和自己生活质量的大粗腿。
有了非分之想。
但唐根生身边的女人太优秀了。
黄小燕有什么?
她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实在没啥优点。
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或许就是谁都能来几下的针线活了吧。
黄小燕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本事多厉害。
甚至不觉得唐根生会在意自己针线活多细密,多灵巧。
当然了。
黄小燕也并不知道,她在唐根生心里,已经被当做‘御用裁缝’了。
黄小燕的缝纫手艺真的很不错。
有一次唐根生衣服腋下不小心扯开一个口子。
黄小燕三下五除二就给缝上了。
缝的很到位。
缝之前,还特意量了唐根生的肩膀和胸围。
估计是考虑缝合之后的环围。
效果很棒。
一点不适也没有。
自此,小嫂子黄小燕的针线活便入了唐根生的法眼。
她本身,也自然而然成了唐根生钦点裁缝。
只不过那会儿唐根生还处于对攻新城略新地没有太大瘾头的阶段。
牛栏山那边的散酒作坊,唐根生可是一直拖延着没带小嫂子黄小燕跑上一趟呢。
南锣鼓巷9号铺子后院已经彻底变了样。
比唐根生住的黑芝麻胡同24号院西跨院更大一圈的厨房。
一圈游廊将前屋和北屋相连。
西边是厨屋,东边是稍窄一些的公共厕所。
顺着游廊到了后排北屋。
原来的五个房间,现在有且只有三个门。
一大两小。
两个单扇门,一个双开门。
后者是中堂堂屋的门。
东边是小嫂子黄小燕和楚大鹏的屋子。
屋内没什么变动。
就是炕上东西更满当了些。
因为炕头比正常的宽大,所以屋内空间就稍显小了点。
这半年来,楚大鹏和黄小燕把屋子拾掇的很温馨,很有家的样子。
置办了或者是从原来的家里弄来了不少常用的家具和物件。
放不下的自然就挪到炕上去了。
反正他们两个人即便是分被窝睡,怎么能睡得开。
西边原来楚秀娟屋的门已经封起来了。
变成了一个大号的窗户。
哪怕有了一截前出廊,可采光不降反多。
更显亮堂。
里面不仅是亮堂,还宽敞了。
因为原来的八仙桌和凳子,都被挪到了隔壁外间屋。
两间屋打通后,后半截成为室内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
外间屋摆了橱柜和八仙桌。
所以楚秀娟的里间屋反倒是空出来了许多。
现在她也怀孕了。
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考虑在西南角窗台下面弄个书架和写字台。
打算给孩子以后写作业用。
最后便是两间中堂。
中堂正对门是三组六个沙发。
沙发两两成对,中间有窄茶几衔接。
北墙一对,东墙一对。
西边没有砌墙,贴着月亮过道的博古架一侧摆上一对。
博古架里面是个书房茶室。
北边有实木架子。
南边是一个和那五家同款的大茶桌。
一套是一个主人椅配五个官帽椅,但唐根生只摆放了主人椅和三把官帽椅。
几个小圆凳摞在北侧角落。
角落有个小门,里面是个很小的,只能容纳一个坐便器和小洗手盆的卫生间。
是隔壁卫生间的一小部分,被砌墙隔开的。
大概跟几十年后公共厕所的隔断差不多大小,但略长一点。
所以能够放一个小的洗手盆。
这样的环境里,除了正常上厕所和洗手外。
其实如果有兴致,也能不按说明书使用它。
大可以奇思妙想,用点子智慧。
如果非要使用这个场景。
可以考虑背卧。
扶着墙。
或者盘腿打坐。
嗯,等等诸如此类。
唐根生从厨屋门口一侧拎起一个暖壶。
来到堂屋西侧的茶台坐下。
桌上摆有茶叶。
唐根生拔开茶叶罐,抖搂着看了两眼,又随手合上盖子放回原处。
一瞧就是近期新买的茶叶。
自打今年初京城大大小小的茶叶铺子都参加了公私合营。
货源不再各自‘前店后厂’经营,而是由京城茶叶公司统一提供。
质量便断崖式落了下来。
当然了。
价格很扛打,纹丝不动。
而且没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茶叶铺子卖茶叶就跟粮店卖粮食一样,搁在容器里敞开着。
这种茶泡出来只有色,没啥味儿。
小嫂子黄小燕手里托着一个厚厚的账本走了进来。
“这种茶叶归拢起来,以后待客,或者自己泡着喝吧。”
“啊?这,这茶叶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