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偶遇老熟人 师徒三人又团聚(1 / 1)

加入書籤

“姜老师,刚才进你家屋的是女婿吧?长得挺俊一小伙子啊。”

隔壁邻居家刘婶子是个慈眉善目的热心肠。

两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早晨难免有排队等待的时候。

姜丽娟从卫生间出来,刚巧就遇上等着蹲厕所的老太太。

“说是今儿上午过来,应该是他吧,刘婶儿你上茅房吧,我回家看看,估计是过来接我们了。”

“吆,这是接着你们去哪儿啊?你们家园园的婚事,啥事办一办?”

刘婶儿这会儿倒是不着急了。

年纪虽大,却没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的毛病,表示身子骨很硬朗,还能继续八卦。

“昨晚两家吃了一顿饭,这不约好了今天去他们家认认门嘛,哎,对了,刘婶儿,你跟李校长搬来之前是不是住在南锣鼓巷那边来着?”

姜丽娟突然想到了什么,打算先侧面问问,兴许就知道亲家早些年是啥样的人家呢。

“是啊,最初住在黑芝麻胡同,后来去了和平里,老李调过来,我们也才搬来这边。”

“也是黑芝麻胡同?”

姜丽娟精神一振。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呢。

“咋了?你那亲家早年也住黑芝麻胡同,还是后来搬过去的?”

刘婶子好奇的问。

她能憋着不上厕所追问,就是冲着八卦来的。

老婆子年岁大了,家里事情有儿媳妇操持,她也没啥动手忙活的地方,整天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的项目都堆不够。

“一早就住那边,听着好像是55年那会儿搬过去的,还买断了私户呢。”

“55年?那时候我和老李也住那儿呢,兴许还真认识,你家园园对象那头叫啥,住哪个院子,知道吗?”

“院子倒是不清楚,我们家那亲家是个厨师,刘婶儿,我跟你说,人家做饭可利害了,也是真好吃,我这么多年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菜……”

“哎哎哎,你那亲家不会是姓唐吧?”

“嗐,还真是。刘婶儿您真认识啊?”

“唐根生家的娃?”

刘婶子咂摸了两下嘴,不等姜丽娟回应,自顾自的又道:“不对啊,根生家娃娃和园园年龄对不上啊。”

“咋就对不上了?家明比我们家园园还大两岁多呢。”

姜丽娟不以为然的说。

“家明?”

刘婶子恍然大悟:“哈哈,是家明那小子啊,你还别说,这倒是真能对得上。哎,不是啊,刚才上楼那小子是家明么?他都长这么大个头了呀?”

得嘞。

厕所也甭上了。

刘婶子肾好,没有炎症,憋尿哪有八卦重要。

小老太太跟着姜丽娟就去了对门。

唐家明正在逼仄的客厅马扎上坐着。

他人高马大,坐在狭小的空间里,还是矮矮的马扎,有种蜷缩委屈的既视感。

“家明?还认得我是谁不?”

刘婶子进屋就直冲唐家明而来。

“您是……?”

那时候的刘家明毕竟还小,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婶当年的辛苦和干巴样儿也早就变了。

唐家明看着眼前有点富态的小老太太,眼神迷茫,有些懵。

“哈哈,就这小眼神儿,小时候被根生往嘴里丢奶糖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能说出代表性的话,就足以证明面前的小老太太是自家的旧识。

“我是你刘婶儿,小时候你家住中院西厢房,我住前院西厢房,跟你妈常在根生家嗑瓜子喝茶叶水呢。”

“嘿,您是刘婶儿,这么巧啊。”

唐家明一拍大腿。

刘婶儿跟自家亲妈,跟唐爸当年可是相当要好的呢。

尤其是跟唐爸,前后邻居,最亲近的关系了。

“春贵叔现在还好吧?”

“好着呢,你春贵叔现在是阿姨的领导,我们中学的大校长。”

姜丽娟笑的也合不拢嘴,当即讲述这里面的关系。

生活在一个圈子里,对于职称啊,福利啊,涨工资之类的,最为敏感。

尤其是教师这个行当里。

职称评定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校领导的支持和举荐。

自家女婿竟然还跟刘婶儿李校长有这层关系。

说起来,可能比邻居还更有分量呢。

毕竟作为邻居需要避嫌。

而有了唐家明这层关系,说不准就真能当一家人处了呀。

“家明,你妈也回来了?”

刘婶子热切的问。

她这两年闲的哦,都没几个贴己说话的。

难得碰到老相识,要是能跟林静再凑一块嗑瓜子聊天,以两人十来年没见的情况,怎么说也能消磨半拉月的好时光吧?

操持了大半辈子李家内宅的刘婶儿,在半个晚年的时间里,终于功成身退。

现如今,消磨时光成了她最大的难题和阻碍。

有些人从小就懂得如何享福,而有的人,因为社会的蹉跎和生活的艰辛,早已忘记了如何享受,如何闲适的生活了。

“我妈没回来,不过也算回来了。”

“咋滴……哦,是不是秦青回来了?”

唐家明和刘婶儿的对话,听得姜丽娟和刚换了衣服从屋里走出来的李园园一懵一懵的。

咋回事?

没回来,也算回来了?

是影分身吗?

哦,不对,这年头还不兴这说法。

人鬼情未了?

大白天的,年轻的李园园小脑瓜转得快,想的也多,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姜姨,其实是这么回事……”

唐家明看出姜丽娟眼底的疑惑,想到即便自己不说,刘婶儿这个知道自家底细的也一定会告诉姜丽娟。

年龄大的人藏不住事儿,何况自家这点事儿,也不用藏着掖着。

全天地下最不怕别人念叨的,估计是就自己的唐爸了。

“哦,现在你改姓唐了啊?啥时候改的?”

刘婶子好奇的问。

“走的那年其实就已经改了,只是好些人都不知道,除了五爷爷,没人叫开。”

“一大爷还健在吗?”

“他老人家好着呢,还住在原来的中院。”

“我老早就觉得根生和你妈,还有小秦关系不一样,怎么着,我没猜错吧,老李当初非得死犟着不信……”

姜丽娟懵懵的转过头,看到过廊上站着的丈夫李高义。

她必须第一时间盯一眼自家老伴儿。

为啥呢?

因为亲家不一般,怕自己丈夫没有金刚钻,还动了想要揽瓷器活儿的念头。

想到昨个儿刚见过的亲家公唐根生,还有亲家母秦青。

虽然不知道唐家明的亲妈长啥样,但估计也必然不会平庸。

早年头别说俩老婆,十几个小妾的都不在少数。

但建国之后,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彻底绝灭了这种可能性。

没想到自己闺女找的丈夫,竟然有俩妈。

这样的情况,咋就被自己家撞见了呢。

姜丽娟心情有些复杂。

倒不是担心闺女会不会所托非人。

唐家明长在红旗下,落在四九城,遵守这里的规矩是必须的。

陈年老黄历的习俗,这年头不仅不适用,还很大几率违法呢。

量他也不敢。

她担心的是自己老伴别临期末晚心头长毛。

有些人天生幸福有桃花运,有些人不信邪非要有样学样却必然会弄成东施效颦。

姜丽娟可不想自己老伴儿犯错误。

李高义缩了缩脖子。

看到男人这般委屈的怂样儿,姜丽娟莫名松了一口气。

……

“师父!”

“师父,我们来啦!”

孙雪峰推着自行车,从前梁绑着的儿童座椅上抱自家小子的时候,就扯开嗓子开始喊了。

祝刚烈牵着一个扎了俩啾啾的小丫头,身后媳妇儿程慧也牵着个脖子上系着灰格子手帕的小男孩。

今早唐根生去买卤煮火烧,顺便给这俩都打了电话。

既然要招待亲家,不如顺便师徒团聚一下。

正好他也能偷偷懒,顺带着检验一下俩徒弟手艺近来有没有疏松。

“吖吖,吖吖。”

祝刚烈牵着的小丫头瞧见了孙雪峰家的宝贝闺女,当即忍不住伸着手就要去摸。

蹒跚的小腿也才刚刚会走路,这个熟悉的小姐姐跟她上次玩的可开心了。

“吆,还记得呢,才这么大点儿,记性就这么好,长大了一定是个大学生苗子。”

孙雪峰夸奖着,松开了自家闺女。

小姐姐矜持了两秒钟,圆圆的脸蛋儿上立马绽放了笑容:“二叔叔,我陪丫丫去玩,可以吗?”

“先去给师爷爷行礼,再和妹妹去玩。”

“跟姐姐去找师爷爷磕头,再去玩。”

孙雪峰和祝刚烈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叮嘱。

“师弟,啥时候开上面包车了?”

“上周单位给食堂分了一辆,采买方便用的,正好今天没啥事,我就开出来了。”

祝刚烈的驾照有了很多年,孙雪峰的驾照还是托祝刚烈找的关系办出来的。

但驾照是有了,只不过上手还不咋滴。

两人垂花门外汇合,一起进了前院。

唐根生依旧住在前院西跨院。

原来每个人的住处,依然没怎么变。

倒座房住着两户人,原来板爷阮达搬走了,马老蔫也搬走了,新来的两户孩子在港岛给唐家做事儿。

两对老两口住在这里,看家护院的同时,也负责偶尔打扫各个屋里。

一大爷那瑛宁的院子保留着,但他大部分时间白天都在蓑衣胡同5号院子守着。

那五遵从本心,说为唐生月看家护院一辈子,就真的为唐生月看护一辈子唐家。

现在都七老八十了,却依旧是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

唐根生让他颐养天年也白搭。

就住在赤柱别墅的前厅门房里,倒是每周给自己休两天假,跟几个老伙计一起饮茶。

“都来,都来,小慧带孩子去玩,你俩今儿得帮我张罗一桌饭,家明的未来岳父岳母一家过来认认门,得招待好喽。”

唐根生其实没少跟俩徒弟见面。

尤其是祝刚烈。

毕竟工作性质摆在那里,唐根生这些年漂泊在外,但只要有棘手的事情,或者重要的情况,他还是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只要祖国需要,他就一直都在。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师娘。”

孙雪峰去长条桌上拿烟,抬头刚好瞧见秦青从里间屋走出来,怔愣的喊了一声。

“师娘,您一个人陪师父回来的啊,家明结婚,静师娘不来吗?”

“我可不是跟你师父回来的,我带着琪琪,你师父谁知道从哪儿蹦出来的,我昨晚也是才见着人呢。”

秦青笑的满面春光。

四十岁的女人,昨个儿到现在,脸上除了满足的笑容,就只有两样东西:胶原蛋白。

孙雪峰对此不好搭话,讪讪的挠着后脑勺笑。

“你们去吧,午饭就搁中院餐厅那里,咱这头忒小,就别硬挤罗了。”

“是啊,是啊,宽宽敞敞的,亮亮堂堂的,听师娘的,是不是啊,师父,师哥?”

祝刚烈从厨屋里探出头来。

他手里还拎着个麻布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

“我东西都带好了,师哥你准备做啥菜,赶紧去拿食材吧,我先过去了啊。”

无论是孙雪峰还是祝刚烈,最这个院子最是不陌生。

甚至有的时候他哥俩想要找个地儿喝点畅快随心的酒,也会奔这头来。

只不过两人不会在师父不在家的时候跑前院西跨院。

而是去中院正北房。

那里有一段时间改成了这个大院子的餐厅。

后来住的那些个师娘们一夜之间陡然失踪,无论是食堂还是澡堂子,格局都没有任何变化。

哥俩有时候拎着食材过来动手做,有时候也会直接带着酒和现成的下酒菜过来。

大部分时候就会顺带着请一大爷那瑛宁一起,给老爷子打个牙祭。

在这哥俩眼里,一大爷那瑛宁就是自家师父唐根生的‘管家’。

还是退休养老的那种。

平日里也没少照料。

别的不说,逢年过节都有登门看望,是真的当长辈来处的。

前几年风浪比较大。

那瑛宁自家的族人亲戚都没有这俩师兄弟给予的关怀和照顾多。

世态炎凉,那瑛宁现在更苍老了。

却也更笃定自己当年的慧眼。

尤其是与唐根生结善缘这件事,足够他吹嘘自己一辈子。

孙雪峰一溜烟钻进了厨屋。

祝刚烈跟师娘秦青打了招呼,也径直出了西跨院,过穿堂往中院正北房的餐厅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