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病危 婚礼 押运(1 / 1)
元旦过后不久。
江总身体突然不适。
唐根生闲适不久的生活被打断。
届时他刚刚在济州岛泡火山岩汤泉,发表未来棒子国娱乐圈资本的筛选和晋升方式方法。
唐根生对于这种事情,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只不过前些时日水患救灾的时候,突然觉得特殊坐标银币的数量不太够。
为了防止以后还有这样的窘迫状况出现,唐根生打算再重新持枪,稍稍努力一点。
小日子那边已经这么安排下去了。
顺便享受了新一阶段的优秀女艺人们。
原本打算趁着年关将近,拐道来棒子国这里安排安排。
结果才来第二天,就接到了特殊标记的卫星电话。
事关重大。
触碰到了唐根生敏感的神经。
他当即放下讲了一半的条款事项,以最快的速度闪现回到了京城。
甚至没惊扰熟睡的宫雪一家,匆匆走出小院子。
江总的病情其实最近一直很稳定。
随身军医也很尽心尽责。
傍晚江总晚饭过后,还和妻子在院子里散步蹓跶了半个小时。
精气神都不像会突然垮掉的样子。
结果,几个小时而已。
像是踩着十二点的钟声,突兀的出现了问题。
病情暴风骤雨般呼啸而来。
以摧枯拉朽之势。
军医和保健小组的同志们一下子便慌了神,看样子实在无能为力。
是江总妻子临危不乱,让身边警卫员第一时间拨通了那部卫星电话。
有且只有一个联络对象——唐根生。
唐根生是个厨子。
有着特殊能耐的厨子。
在很多人看来,他能解决吃喝。
药膳,也是吃喝的一种。
所以厨子能治病,不算什么荒唐事儿。
而唐根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
他可以治疗一部分内容。
譬如让身体突然增加的病灶病源消失。
但也仅限于此。
好在江总的问题,大部分源于血管堆砌堵塞所致。
只不过突然的堵塞过多,心脏,以及脖颈,甚至脑细胞……
也就是唐根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探听能力,当他摒弃一切开启顺风耳技能,加上他无与伦比的直觉和第六感。
增加的那些,堵塞的那些,清除掉并不困难。
而且用不了太久。
所以唐根生匆匆而来,看望昏迷的江总一刻钟不到,江总便脱离了危险。
保健小队和军医长舒一口气。
对外宣称是暂时脱离了危险,还需静养,观察后续。
只有唐根生清楚。
因为这次倏然爆发的病灶,江总之前岌岌可危的身体又有了明显的缓和。
人体本来就是很深奥,很复杂的物体。
心梗和脑梗突然爆发,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哪怕原本诊断已经近乎油尽灯枯的身躯,依旧爆发出了不小的潜能。
然而潜能爆出来了,却陡然发现没了用武之地。
因为病灶没了。
就像是一个站在擂台上已经摇摇欲坠的拳击手,鼓足浑身最后一股力气打算拼死挥出生命的最后一击。
结果鼓足了劲儿,还没彻底迸发出去,正处于引而不发状态时。
对方嘎嘣一下,翻白眼彻底昏迷。
爆发的潜力不会随波消散,因为本就是自身潜藏的力量。
便成为游走全身,支撑身体的新势力,被浑身功能细胞缓缓的吸收,补充能量。
有种干细胞抽取,培养,再重新注入体内增加活力的逻辑。
江总此刻便是如此。
他甚至感觉自己的精气神比以往还要好。
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小唐,我这是回光返照吗?”
“江总,您多虑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都需要您。”
“真不是?”
江总尝试着坐起来。
据说回光返照的病人,身体每一次动弹都会消耗为数不多的能量。
他狐疑的靠到床沿儿,眼睛却盯着床边站着的唐根生。
发现他的确没有制止自己的意思。
“当然是真的,不过您这会儿大概饿了吧,我喊阿姨进来,然后去给您做个宵夜。”
“麻烦你了,小唐。”
唐根生笑了笑,转身走出去。
他在进屋看护江总的时候,是清退了屋里所有人的。
包括江总妻子,还有保健小队和军医。
救活江总后,军医和保健小组的人进来检测确认后,又退了出去。
这会儿江总醒了,没事儿了。
唐根生打算去厨房做点可口的饭菜让江总饱腹。
因为唐根生的治疗法子特异,所以并不讲究清腹少食的那些狗屁理论。
小院子的东厢房南房是厨房。
唐根生轻车熟路的进去,一顿锅碗瓢盆交响乐,奏毕,端出来一粥、一菜,一汤。
淮扬菜口味,清淡为主,饭香为辅。
主要也是江总自从家国重担压在身之后的这些年,精气神不断地被压榨,挥霍。
身体逐渐的不堪重负,却又不得不强提精神。
因为他是特殊时候的最后一道周旋的防线。
很多老伙计都需要他出面协调、安抚和保全。
身体垮了,油盐更不敢多食。
平日里吃喝口味也只能更清淡。
如果不是唐根生能力特殊,且江总自身清正廉洁接地气,唐根生这种手艺,其实是最适合留在江总小院当厨子的。
当然了。
江总也知道,如果他真的开口留下唐根生,效果也不见得多好。
毕竟真要留下他。
每顿饭做的也不比大食堂少。
因为唐大厨的名声在小范围内那可是响当当。
只要他在自己这小院子里当厨子,江总敢保证,连350万禁军教员也顿顿跑自己这边蹭饭吃。
能把廉价小青菜、小咸菜都做出极品美味的,整个种花家,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
唐根生在这里驻留了两日两夜。
等江总彻底康复才欢喜的告辞离开。
开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偶像身体无恙,还有三巨头诅咒被他一举勘破的轻松。
心情很是轻松。
或许就能因此少走不少的弯路,迎头赶超国际头牌队伍呢。
过年的间隙。
有年假。
取缔的庙会也有了复苏的苗头。
一切都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着。
在这么喜气洋洋的时刻,唐家和李家结亲的事情便悄然准备了。
唐家明和李园园先去民政局扯了证。
一方是单位介绍信,一方是居委会证明。
采办的事宜也不用跑魔都漫无目的的购物,还得帮别人捎带。
嗯,其实捎带还是可以捎带的。
只不过不用小两口去一趟亲自逛。
列清单,发电报,然后自然有秀秀姨往这边‘托运’。
打的是李秀秀帮忙采买并托运过来的。
实际嘛。
唐根生过去不过是眨眼的功夫,还能顺带着捣鼓捣鼓,让李秀秀开心快乐一整夜。
所以,扯证前商议,扯证后走亲串友,搬新家贴囍字布置婚房,招待宾朋……
李秀秀隔三差五就开心快乐,掰着手指头足足享受了一个巴掌之数。
美的鼻涕都冒泡了。
婚礼和宴宾朋,唐根生露了个面,并没有全程陪同。
主要是唐家明两个妈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张罗,忒亮眼。
唐根生不想承受太多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他走了个过场,跟亲家,跟黑芝麻胡同的老街坊刘嫂、魏家嫂子她们,跟大师哥和四师哥联手坐镇的简陋行厨棚子里,挨个打了个招呼,敬了杯酒。
也就罢了。
尿遁逃脱。
儿子的大婚,唐根生也算尽心竭力过。
倒是唐家明和李园园商量要旅游度个蜜月这件事,唐根生阻拦了。
上半年不太平,唐家明和儿媳妇李园园还是下半年再出游的好。
“就等八九月份,到时候你们自己开着车,沿途的花销和手续,我和你妈包了。”
唐家明素来知道唐爸和蔼可亲,很少有独断专行的时候。
这次提出异议,必然事出有因。
倒是新儿媳妇李园园努了努嘴。
心里腹诽:不知道公公说的‘妈’是静妈妈,还是青妈妈……
瞧。
小瞧了你家公公爹了不?
嫁进了唐家,你以后会发现的。
真要论起来,妈妈辈儿的,不要太多。
时间匆匆,一晃而过。
四月初。
在三泉映月陪清霞故居游玩的唐根生接到了传信。
信息是白曼瑶从工具人系统信息面板给的提示。
毕竟海峡两岸,表面上的交通和通信并不是很便利。
所以电话兜兜转转摇到了港岛,经由大姐头白曼冰传递给秘书处,再由白曼瑶亲自回到工具人空间转述给唐根生。
“押运任务?”
唐根生听到任务时,还有点恍惚。
他最初干的活,就是这种邮递员差事,不过大多都是独来独往。
而这次——
“你确定是随队押运?”
“从津门出发,绕……等等,还有加勒比海?”
因为唐根生来来往往都没有在路途上耽搁太多,所以这么多年,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盗,在唐根生这里,还仅仅是传说。
听着倒是挺有意思。
前提是真能遇到。
要是遇不到,也白搭。
不过参与这种周期繁长的押运任务,唐根生还是头一次。
再算了算家里要闹腾的时间,应该也来得及。
大不了再丢一枚特殊坐标银币嘛。
反正欧美到京城,他想要往来也是意念一动的事情,并没有什么阻碍。
“你又要工作了吗?”
小姑娘仰着秀气清丽的脸庞,望着唐根生。
工具人系统面板给的信息,唐根生看到后,掏出手机一键拨了回去。
他自己的通讯卫星,不受地域和海域的影响。
关键还没有月租和电话费。
想打就打,一打就通。
林清霞就在身边,唐根生没有刻意避开她。
虽然回头还要送回去继续培训,但先拿下,等于肄业,不耽误她先上车后买票。
嗯,精确的讲,应该是先实习,再考证。
双马尾的林清霞姑娘,特别需要驾驶经验丰富的唐根生这样的老司机。
配合简直不要太完美。
“嗯,吃了晚饭,送你去机场。”
唐根生收起电话,刮了一下林清霞的鼻梁。
“哦。”
林清霞有小小的失落。
本以为蜜月之旅会有起码一周,结果才第四天,就要结束了。
关键前两天连宿舍都没出,再精确点,除了床垫就是卫生间。
简直亏死了。
小姑娘虽然对男女的那点事儿有些食髓知味。
可更喜欢的,还是跟喜欢的大叔一起逛街游玩,吃吃喝喝。
结果这种喜欢,只维持了一天半,眼瞅着就要结束了,再想要表现大度的小姑娘,也难掩心底的遗憾。
“忙完再去接你,重新补上一周。”
“真的?”
“不骗你。”
“那,拉钩……”
林清霞确实有她独特的魅力,难怪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风靡东南亚的超级大美女。
除了五官气质和形象,她的性格也是一大亮点。
但凡与她接触,无不会被她侵染,因她快乐而快乐,因她忧伤而低落。
唐根生也未能免俗。
所以晚饭吃的就比较仓促,还没吃完。
林清霞也没能被唐根生亲自送上去港岛的飞机。
腾云驾雾了半宿,睁开眼时,林清霞发现已经是第二日晌午了。
太阳晒屁股。
外面草坪上有叽叽喳喳的嬉闹声。
陌生又熟悉的场景画面。
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了港岛独属于TD集团文娱女艺人的私人培训中心会所内。
独属于她参与面试的房间。
而面试官唐根生,早已不知所踪。
但林清霞和她的身心却很清晰的知道,之前的经历都是真的。
是真实发生过的。
想来,那个忙完再重新度蜜月一周的承诺,也会是真的吧?
肯定是的。
津门,港口。
一个个巨大的集装箱钓到货轮之上。
货轮甲板上,零星有十来个人巡视勘察着。
荷枪实弹,背长枪腰胯短刃,雄赳赳气昂昂。
护卫队队长张勇,和他的十一名队员。
十五人编制,上次护航牺牲三人,还没来得及补充。
跟安逸平静的国内不同。
国际货轮护航怕是在七十年代是风险最大,牺牲最多的岗位了。
能够护航往返两位数还能活下来的,起码都是队长。
甚至都没有从未负过伤的。
可见这一任务的风险和艰难。
1972年,与白头鹰正式建交,国际贸易也开闸泄洪一般有了长足的联系。
贸易往来促进海运的蓬勃发展。
除了生意双方,自然少不了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有争斗,就有伤亡。
尤其是公海范围。
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