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龙飞退休 闺女的男朋友(1 / 1)
龙飞的退役宴席设在萃华楼。
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已经宾朋满座。
唐根生和高德军两人到的时候,门口还是双鬓白灰的龙飞和辛晓雨两口子迎宾。
龙飞一头奶奶灰的小短寸,看上去精神抖擞的小老头一个。
可已经只是壳子货了。
跑不动几步就会喘,每天饭前饭后吃药都是一把一把的,隔三差五还得熬中药对付几顿。
辛晓雨多活泼的女孩子啊,现在眼角纹也密密麻麻的,眉心微微发红。
那是常年心忧丈夫安危和病情愁的。
眉头皱多了,再闲适的生活也过不塌实了。
老两口今日都乐呵呵的。
龙飞彻底退下来颐养天年,最踏实最开心的,或许就是辛晓雨这可怜妇女了。
两人身边跟着俩半大小子。
高德军很熟,远远看到,就帮着跟唐根生介绍。
一个是龙飞自家的儿子,一个是费文忠家的。
费文忠牺牲之后,老太太独自抚养孙子几年,心情不好的老人家,身子也垮了。
龙飞这种性情中人,自然会毫不犹豫的接过了赡养和抚养的义务。
现如今,两个十六七岁的青年虎头虎脑,显然是继承了长辈的荣耀,继续在公安干警这一事业上继承和发扬。
“老高,根生!”
龙飞看到二人,非常高兴。
“领两位叔叔去后面,去后面小间,咱等会儿单独唠。”
门口陆续有人进出,唐根生和高德军也不占空儿,低调的被引着去了后面。
其实退役宴席的大办与否,龙飞本人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但也仅仅是保留意见。
他自己肯定是想跟几个老伙计畅快的喝上一场作罢。
可生活过了这么多年,有家有业有孩子的,龙飞也不能太‘自私’。
按照辛晓雨的说法。
这么多年随的份子钱,就一点都不给别人回礼的机会?
咱自己过日子倒是好说,孩子还在单位里呢。
要是这份礼都落到孩子身上,等待他们的,回礼又是一份压力。
这种时候,该自己老两口扛的,就不要撇给孩子们。
而且退役宴席是办公室那边提出来的。
别人退休都办,到了你龙飞这里反而不弄,让办公室那边怎么想?
让其他人对办公室这一届搭子怎么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还是那句话。
俩孩子都在单位里上班工作呢,别临去末尾,再让孩子们扛下自己惹得嫉恨。
无奈之下,龙飞就只能办了这次宴席。
但龙飞的私心也照样没有闲置。
他特意托了唐根生大师哥的关系,在后面弄了个小间,招呼自己最想吃喝坐一坐的老伙计。
唐根生和高德军推门进屋时,发现连拄着拐杖都颤巍巍迈不动腿的郑成发也来了。
这一屋子年龄最小也三十五六,上了四十五的,没几个活蹦乱跳的。
但唐根生和高德军相视一笑,都有种梦回二十年前的既视感。
怀念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拉满了。
互相寒暄着,问道着。
聊些近来的生活和膝下孩子的情况。
忆往昔峥嵘岁月,那得是饭菜上了桌,杯中酒三杯之后的事情了。
“其实这也挺好的,几个孩子都在公安体系里上班,借着这个机会让叔叔伯伯们都认识认识,以后也方便。”
高德军笑着道。
“时代在变,这一代新人和咱们那个年代的做事方式和思想都不一样了啊。”
姜山唏嘘着。
他倒是挺囫囵的,身体也没啥伤病。
因为观察细微,心思细腻,一直在刑侦部门任职。
前几年接连破获了好几个大案。
如果不是风向标的原因,导致升迁比较保守。
这会儿,他的职级应该能达到郑成发的级别。
但现在,也是在坐众人里,仅次于郑老的唯二了。
当然了,也只有他和郑成发,才更了解唐根生的根脚和能耐。
“根生最近忙什么呢?”
“研究所那边准备弄个小分支,说让我过去养老,我觉得挺好的。”
“养老?我看咱们这里边,就你精神头好,看着还跟个大小伙子似的。”
郑成发走路虽然晃悠,但老爷子脑瓜子不糊涂,嘴皮子也利索。
真要糊涂了,龙飞也不敢请他来这边小间。
待会儿可都是要拿酒当水喝的大局面呢。
“民俗局是吧?前阵子听说过,我们队也有个小伙子被抽调过去了,老唐,以后出勤帮忙多照顾着点呀。”
“行啊,估计跟我凑一块出勤的可能性不大,真要是摊上我,也只能说尽力了。”
唐根生双手一摊。
郑成发和姜山脸上的肉都是不由得绷紧了颤了颤。
他们知道的那些信息里,唐根生参与的都是啥任务?
厨子的倒还好。
这要是邮差……
还真难保真遇到生死攸关的境地时,谁护着谁呀。
聊了一会儿,瓜子磕了一地。
终于开始上菜了。
“唐大厨,评价评价这菜咋样啊?”
“好着呢,最适合当下酒菜,保准待会儿让你一喝一个不吱声。”
在座的都知道唐根生是萃华楼出身,曲老爷子在世时最喜欢的小徒弟,一出师就掌4号灶。
现在掌勺的是唐根生大师哥薛海山的徒弟,得管唐根生喊亲五师叔。
菜是精心烹饪的,鲁菜为主,川菜为辅。
麻辣水煮鱼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酒是茅台。
一共围坐了六个人,等会儿算上龙飞,也便是七个人。
角落堆了满满当当整三箱。
就这架势,少说也是一瓶半打底。
唐根生来者不拒。
高德军等人也摩拳擦掌。
连颤颤巍巍的郑成发郑老,也是丝毫不示弱。
“别看我现在手抖胳膊抖,二两酒下肚,你们再看,保准哪儿哪儿都稳……”
饭菜上齐。
龙飞第一个来这边站了一会儿。
先跟老伙计们喝上三杯,把场子热起来,再去外面正常交际桌应酬。
辛晓雨陪在龙飞身旁,笑的牙不见眼。
她是真开心。
平日里都怕龙飞喝大了,喝高了伤身体。
今天也是彻底‘豁出去’了。
一点制止的意思都没有。
“唐大哥,怎么没带你闺女过来啊,怕我们俩跟你当亲家啊?”
辛晓雨笑着挤兑。
“身边就一个小丫头还没十岁呢……”
唐根生也笑,他不在意这些,毕竟孩子实在不老少。
“咱两家要是做亲家,那得你们赶紧再生个娃,保不齐还有戏。”
“吆,这是又添丁了?”
“快了,你们两口子要是紧赶一赶,也能捞个同龄。”
唐根生说的其实没有固定目标。
最近怀孕的,唐岛和港岛的,日韩那边的,都有。
如果想要个漂亮的混血,毛熊国那里,艾米诺娃曾经的小学妹,二胎也快四个月了。
……
高考恢复的消息通过报纸散播开来,引得全国兴起了一阵高亢的学习热潮。
教科书和教辅书被竞相购买,奈何纸张存储量不足,一度卖无可卖。
话说,高考试卷的印刷都差点因为纸张储备不足而供给不上,更不用说印刷教材了。
很多人都想要参加高考,对鲤鱼跃龙门跃跃欲试。
唐根生早有规划,也早已预料到了这种事情。
他借由唐报的渠道,跟内陆几个报社建立的合作关系,在教辅资料这个环节上进行了一定量的铺货。
赚点零花钱。
虽然量不大,而且售卖的价格很低廉。
被莘莘学子们都赞叹良心商家。
可还是一不小心就赚了几个小目标。
商业上,在教育教辅印刷业的版块初现。
实在是种花家的人口基础太过庞大,符合薄利多销的特点。
就跟之后电影《少林寺》那般,即便票价1毛钱,也能是上亿的票房打底。
关键唐根生旗下报社出的教辅材料,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资料累积,确实言之有物,逻辑和知识讲解深入浅出。
后来甚至一度超越正版教辅,深受学生们追捧。
盛京教育局大院长大的唐悦蓝因此被调回京城教育部,进入专职负责教材编纂和教辅资料印刷事务的小组。
唐悦蓝是蓝洁卿的大女儿,年纪虽小但资历不浅。
教育局接班的新一代青年,还有四年多的国外留学经验,是七十年代为数不多的双学位大学生。
要不是年龄实在不够,都可以空降组长一职。
即便是现在这个阶段,明眼人也都看得出。
唐悦蓝是被培养的下一届领导班子之一。
估计还是重点培养的那种。
为啥?
唐报的教辅印刷分支指名道姓就认她一个。
而且,唐报啊。
唐悦蓝姓啥?
这里面,明晃晃的猫腻摆着呢。
唐悦蓝被一纸调令弄来了京城。
暂住在南锣鼓巷黑芝麻胡同24号院。
住的条件挺好,随后教委单位肯定还会给安排楼房。
但唐悦蓝心情却并不美丽。
“爸,你又给我捣乱。”
唐悦蓝很不满父亲的‘操控’,当初读书是这样,现在工作又是这样。
“好闺女,有爹不啃,你非得没苦硬吃啊?”
“才不是,你别装糊涂啊,是不是打算棒打鸳鸯?”
看着女儿气鼓鼓的样子,唐根生笑咧了嘴。
“这是恋爱了啊?来,跟爸说说,你对象是哪儿人啊,干啥的?”
“你不知道?”
唐悦蓝疑惑了,声调也软了下来:“真不知道?”
“最近忙的很,都没顾上去盛京,要不是你妈一直念叨,我还没想起要把你调回京城来这回事儿呢。”
唐根生说的是实话。
蓝洁卿不放心闺女一个人回国闯荡,一直想要让唐根生把唐悦蓝弄去京城身边。
哪怕唐根生不在国内,也有个老大哥唐家明能时常照料。
总好过盛京天寒地冻的,闺女一个人孤苦无依。
当娘的总是担心孩子遭罪受苦,其实不知道人家唐悦蓝好着呢。
连恋爱都谈上了的。
“那,爸……~”
大闺女撒娇是什么体验?
唐根生再一次体会到了。
“好了,别跟我来这套,变脸跟变天似的……说吧,又想到啥事了,我提前说好啊,想让我把你再调回去这种话,免谈。”
“爸,你给德华安排个工作呗?”
唐悦蓝期待的眼神瞅着老爸:“总不能真的棒打鸳鸯吧?”
“我还瓢舀鱼呢。”
唐根生撇了撇嘴:“德华?我听这俩字咋觉得瘆得慌呢,你这对象家里啥情况,不会还要帮着姐姐姐夫养孩子吧?”
“说啥呢,爸!”
唐悦蓝跺脚:“德华是家里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在上学读书。”
“那能离开盛京,能答应跟你来京城?”
东北的孝道,是打碎骨头连着筋的最后一块净土。
身为家中长子,能够撇下弟弟妹妹和爸妈,跟女朋友去京城?
不被戳脊梁骨啊。
“伐木厂的子弟学校教育水平很一般的,爸,您神通广大,干脆都弄来得了……”
“你可真瞧得起你爹。”
唐根生不满的白了闺女一眼:“就算你俩想扯证,还差着大半年法定年龄呢,还不是真正的一家人,不怕鸡飞蛋打白忙活?”
“哎呀,德华不是那样的人,爸,不信你去见见,见着人就明白了。”
“我去瞧瞧?”
“嗯,你自个儿瞧,随便测。”
“行吧,过两天我去趟盛京。”
“不用,爸,德华跟我一起过来了。”
“啊?”
“就在外面街上等着呢,你等一会儿,我带他来见你。”
还能这样?
唐根生叹了口气。
想到蓝洁卿当初的洒脱和‘专业’。
敢情这闺女继承了她娘的样貌和学习,却继承了自己的跳脱和大胆。
是不是以前太过放纵,让闺女做事作风都有些天马行空?
唐根生不怕别的。
毕竟是自己亲闺女。
唐式这么大的产业,就算是废物也能养三生三世饿不死。
但如果闺女是个恋爱脑——
就让人头疼了啊。
吴德华被唐悦蓝拽着进了院子。
愣头愣脑的一个精瘦小青年。
脑袋有点大,五官不算俊秀,只能说看着挺顺眼。
一米七冒头,并不算高。
也不是粗犷强壮的观念里的东北汉子。
唐根生眉头微微皱起。
要是给这青年剃个小平头,换上一双豆豆鞋,脖子挂个金链子,戴上墨镜……
摇个一天三顿小烧烤,绝对不违和。
自己闺女这是中邪了?
啥眼神啊。
不行。
这门亲事,当爹的不满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