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铜铃(1 / 1)

加入書籤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洛阳子做法的时候,有人也在暗处起坛做法。

洛阳子说的寻找敌人位置,就是找到暗处的这人。

这人正与洛阳子斗法,张承山守着的阵眼,就是给暗处敌人源源不断地补充法力。萧山伯守着的坛子晃动之时,张承山守着的阵眼处,也青烟升腾。

看到坛子不停摆动,萧山伯手持枣木令,口中念着口诀,似乎一道隐形的符文从枣木令上渗透到坛中,坛子似乎也在抵抗,摇晃的幅度更剧烈。萧山伯闭目养神,与坛子形成僵持之局。

阵眼处,张承山洒下数道符文,绕着青烟一圈。在缕缕上升的青烟中,一道黄色的符文临空而降,盖住青烟升腾之势。这道符文力道向下,青烟力道向上,两股力量相持,僵在半空之中。

这时,我看到法坛上的烛焰忽大忽小,罗盘上两道指针来回旋转不停,香米也不停抖动,似乎要溢出来一般,三支三角幡陡然立起来,直挺挺围在香米周边。

洛阳子的额头上已然有豆大的汗珠不停滴落,他的双手使劲抬起桃木剑,不停抖动,似乎有千钧之重。突然,他松开其中一只手,另一只手单独扛着桃木剑,似乎已支持不住,忽地“砰”一声,剑身落到法坛上,法坛上的烛火已接近熄灭。

说时迟,那时快,送开的那只手伸进八卦布袋,瞬间取出一只铜铃,大小和道士手中常见的三清铃一般,但形状似一口洪钟。

铜铃取出后,在手上摇了三声,口中念了一道咒语,往法坛上重重一拍。虽然铜铃很小,声音却不小,而且频率非常高,尖锐刺耳,震耳欲聋。

随着铃声戛然而止,烛焰重新燃起来,土坑中的坛子不再晃动。罗盘上两个指针指在同一个方位,不停颤抖,米粒也随着铃声溢出一大片,泼洒桌面。

后来我才知道,这罗盘所指的方位,就是斗法之人所在方向,桌上的米粒就是斗法人距离远近。而这铜铃,则大有来头。天下间有六件洪荒法器,均是上古神物,法力超群,六件法器中,有实物也有虚物,这个说法代代相传至今。无机子创立无机观,正是接过游方道士手中的衣钵,而这衣钵中,藏有六件洪荒法器之一的北帝铜钟。

北帝,便是紫微大帝,位尊道教四御之一。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而这口铜钟,相传是紫微大帝召唤星斗所用,后来机缘巧合流到人间。

而在人间,这口铜钟同样具备召唤之力,相传钟身刻着“一声钟鸣,万仙来迎;三声钟鸣,天下太平。”便是对这口铜钟的力证。

铜钟每日供奉在无机观的无机山上。这无机山虽有其名,但没人知道山在何处。而洛阳子的铜铃,则是每日供奉在铜钟旁,经年累月,吸收了铜钟的法力。

此时,洛阳子借用铜铃之力,斗法胜了一筹,立即收回八卦布袋中,向萧山伯说道:“萧师叔守好阵门,我和李师兄速去速回。”

说着,又抄起罗盘,拽起我的胳膊立即飞奔而去。顿时间,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啸,两眼朦胧,我已分不清脚下是草地还是水泥,不辨方向。这等奔跑的速度极快,不禁心中大骇,这是修炼的道术法门吗?

不一会儿工夫,我们抵达一处石堆边,我逐渐缓过神来,这里已经走出龙湖村。但见石堆边四野空旷,并无人迹。

洛阳子皱起眉头,取出罗盘反复比对,又掐指盘算,惊愕地喃喃自语道:“不对啊,应该在这里,怎么会没有呢。”

依照洛阳子的推算,我们要寻找的人应该在这个地方。

然而,这里不仅没有人,而且人烟稀疏,是很久没人到过的荒地。

洛阳子师兄不得已拨通电话,告知萧山伯,萧山伯也甚是疑惑不解。

这时,斗法结束,张承山已来到萧山伯身旁,共同守着土坑里的坛子。张承山在电话那段说道:“我听说,这个聚阴阵是第九重,是阴中之极。然而物极必反,老阴即阳,在斗法时,对方会不会借着阵法之极,使了法遁之术,给了一个相反的方位。”

洛阳子闻言后,直拍大腿,说道:“张师兄所言甚是,我竟然忘了这一茬。”

说话间,又拽起我的胳膊,再次使出神一般的速度,向反方向而去。口中不住称赞张承山,但奔跑速度太快,迎着风无法听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