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紫霄大殿(1 / 1)
我想起龙湖村的那次斗法,魏子夏占据天时地利,洛阳子斗法将败之时,忽地祭出铜铃,扭转局面。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洪荒法器的力量。
张承山听后,若有所思地说道:“祈求三生有幸,与‘北帝钟’结缘,为李扶摇解困。”
我们所在的第九座道观,比较簇新,说是三年前建成,共有四径宫殿。这里是洛阳子的别院所在,平日里比较清净,很少有来往弟子。
在洛阳子的带领下,我们很快走完这座道观。
张承山早在许多天前就到了雁荡山,对山上九座道观都初窥门径,这时说道:“扶摇,我们带你去另外几座道观走一走,其中两座道观历史悠久,相传历经三百年风雨洗刷。”
洛阳子也说带我四处走走,看看雁荡山的奇景。
我欣然接受。
于是,我们乘坐电车,自第九座道观出发,依序而去。
路上,我悄悄凑近张承山,问起萧鸿。
张承山听到萧鸿的名字,脸色突地一沉,久久没有说话。
我见状问道:“萧鸿出事了吗?”
张承山垂头丧气,良久后,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心不在焉地说道:“她没事……挺……挺好的。”
“你自己没有……没有联系过她吗?”
我确实很久没有联系她了,自从韩莹莹走进我的心中,我羞于与她联系,心中时常有一种负疚感。
被张承山这么一问,我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张承山的情绪变化,让我心中甚是不安,手中握着手机,好想此刻就和她联系,却又没有拨出去。
来到第一座道观,这是最靠近无机子别院的一座,这座道观不大,只有一径庭院,穿过道观大门,只有一座古朴的殿宇,供着三清神像。
洛阳子说道:“这座道观历史最为悠久,距今三百五十年,一切石材砖墙,都是清朝初年建造,本来有三重殿宇。可是战争年代,后面两重殿宇受到重创,已经不复存在了。”
闻言,我仔细端详着这座殿宇,四周砖墙古朴,承受三百五十年雨水冲刷洗礼,有着沉甸甸的历史感。
我们走出这一座道观继续往前,相邻的一座道观甚是宏伟壮观,先前过来时,就被这座道观所吸引,庄严肃穆,红墙白瓦,九座道观中规模最大。
洛阳子说道:“这座道观是紫霄宫,民国时期受到重创,全部焚毁。如今你看到的紫霄宫,是二十年前,在原地之上,依照原来的规模和图纸修建。”
我们穿过大门,穿过龙虎殿,迎面一座碑亭,刻有形势宗的宗训,密密麻麻的文字,大体是说道教五术“山、医、命、相、卜”以及修道的清规戒律。
再往前,依次穿过十方堂、圣文母殿,一座豪华肃穆的紫霄大殿映入眼帘。
大殿前由三层崇台衬托,共三十六道阶梯。
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显得极其威严。殿前两根明柱各有金龙盘柱,两侧檐珠金碧辉煌,日光下熠熠生光。
整座殿宇飞阁流丹,富丽堂皇,流光溢彩,极尽庄严尊贵。
走入殿内,金柱斗栱,正中供玉皇大帝神像,威严肃穆,陪侍亦是神采奕奕。左右侧均供奉紫微大帝,有少、中、老多种形态,栩栩如生。四面墙壁之上奉有诸多神龛,供着满天神佛。
纵然我见过大大小小各种道观,但是这种紫霄大殿,依旧让我惊讶不已,为之赞叹。
无机子道:“这座宫殿,是紫霄宫的正殿,也是雁荡山的正殿。无机门和形势宗的主要道场,就是在此处。几天后的‘赛仙会’,也是在紫霄大殿的门前广场进行。”
说完,又问张承山:“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赛仙阁’的第六个名额,我父亲和你师父,都希望你能够争取到。”
张承山淡然说道:“我已经准备完毕,道行修为乃是日积月累,并非几日之内就能突飞猛进。说是准备,其实也无从准备。”
无机子点头称是。
我们三人穿过紫霄大殿,一直走到紫霄宫尽头,再从尽头折返,回到紫霄大殿的广场之上。
我们离去大约二三十分钟,紫霄大殿门前广场已经围了许多人。
其中一名道士立于紫霄大殿的门前崇台之上,大声喝道:“仗着你师父是观主,你才有参赛资格,不要以为多了不起。”
另一名道士站在对面崇台,也厉声说道:“有没有本事,拉出来溜溜就知道,师父处事公平公正,容不得你胡言乱语。”起先那名道士道:“你们一百二十人,拿了十六个名额。我们四百多人,才拿了四个名额,你们好意思说公平。”
另外一名道士起哄道:“就是,我们形势宗只有一个参赛名额。难道不能形势宗和无机门平均分配吗?”
一众道士吵得不可开交,有些低声细语交头接耳,有些随声附和。
“就是,就是!”
“观主不公允,我建议重新制定。”
“在这么下去,形势宗还能撑多久。”
“我们是南派三宗之一,不是南派三门之一。形势宗地位在外面很高,在这里就一文不值了吗?”
我们三人站在一侧,面面相觑。
对于“赛仙会”参赛名单的事,除了卫涉川跟无机子叫嚷,雁荡山的诸多弟子们也为此事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