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理寺(1 / 1)

加入書籤

翌日,卯时刚过。

长安城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中,一辆朴实无华的青布马车,便已从苏府驶出,不疾不徐地,朝着大理寺的方向行去。

苏宸要去当值了。

这个消息,比清晨的雾气散得更快。

一夜之间,长安城但凡有些门路的府邸,都收到了风声。

相国府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东宫之内,太子李亨辗转反侧。

永和宫里,德妃捏碎了一只心爱的玉杯。

所有人都想不通,这个刚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苏家二郎,这个被皇帝亲口准了假在家养病的“功臣”,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大理寺那个漩涡里。

他到底,想干什么?

……

大理寺官署。

今日的气氛,与往常截然不同。

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懒散,整个官署之内,安静得有些诡异。

所有的官员、吏员,都早早地到了衙门,却都默契地聚在院子里,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目光,却全都瞟向大门口的方向。

他们在等一个人。

一个,他们惹不起,也不想靠近的,“贵客”。

“来了!”

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

所有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众人齐刷刷地望去,只见一辆青布马车,缓缓停在了大理寺的石狮子前。

车帘掀开。

一个身着崭新从六品官服的少年,在小厮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少年身形单薄,面色苍白,手中捧着一个紫铜暖手炉,走几步,便要停下来,低低地咳嗽几声。

那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可不知为何,在场的所有人,看着他,心中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发怵。

“下官等,恭迎苏评事!”

不知是谁带的头,院子里的所有人,都远远地,躬身行礼。

声音,参差不齐,却都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恭敬。

苏宸的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

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径直,走向了主簿厅。

他每走一步,人群便像摩西分海一般,自动向两侧退开,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没人敢靠近。

也没人敢,与他对视。

主簿厅内。

昨日还想给他下马威的山羊胡子老主簿,此刻,早已换上了一副菊花般灿烂的笑脸,一路小跑着迎了出来。

“哎呀!苏评事!您怎么来得这么早!”

“快快快,里面请!里面请!”

老主簿的热情,几乎要将苏宸融化。

他不由分说,就将苏宸,引到了整个大厅里,位置最好,采光最足的一张书案前。

那张书案,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上面还摆放着新换的笔墨纸砚,和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

“苏评事,您请坐!”

老主簿点头哈腰地说道。

“您是贵人,可千万不能累着。”

他说着,又从旁边,抱来了几本崭新的卷宗,轻轻地,放在了苏宸的面前。

“苏评事,您刚来,不宜操劳。”

“这几件案子,都是些新发的案子,案情简单,证据确凿,犯人也已经捉拿归案。”

“您只需要,在上面签个字,走个流程,这桩功劳,就是您的了。”

“也算是,咱们这些同僚,孝敬您的一点,见面礼。”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了苏宸,又不动声色地,将他架空。

送上门的功劳,你总不好意思拒绝吧?

只要你收了,以后,你就是个盖章的闲人,大家相安无事。

大厅里的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看着这一幕。

他们都觉得,老主簿这招,高。

然而,苏宸的反应,却再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看都没看那些卷宗一眼。

只是摆了摆手,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

他咳得小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

“多谢……咳咳……多谢主簿大人的美意。”

他好不容易喘匀了气,虚弱地说道。

“只是,苏宸体弱,脑子也慢。”

“看不了这些,打打杀杀的新案子。”

“一看,就心慌。”

什么?

送上门的功劳都不要?

还嫌心慌?

这人,脑子是不是有病?

老主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难受。

“那……那苏评事的意思是?”他试探着问道。

苏宸没有回答。

他站起身,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径直,走向了那个堆满了陈年旧案,落满了厚厚灰尘的,墙角。

那里,是整个主簿厅,最阴暗,最潮湿的地方。

是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垃圾堆”。

“我这人,喜静。”

苏宸的声音,悠悠传来。

“看看这些,老掉牙的旧案,就当是,读故事解闷了。”

“挺好。”

他说着,竟然真的,亲自动手,从那故纸堆里,翻找了起来。

灰尘,扑了他一身。

他却毫不在意。

一本,两本,三本……

他翻阅的速度极快,仿佛只是在随意地,浏览着书名。

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新任评事。

他们想不通。

放着宽敞明亮的书案不用,偏要挤在角落里。

放着唾手可得的功劳不要,偏要去碰那些谁也不愿碰的,陈年烂账。

图什么?

终于,苏宸的手,停了下来。

他从故纸堆的深处,抽出了一本,封皮已经严重泛黄的卷宗。

《工部郎中张承业灭门案》。

他拿着那本卷宗,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像找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转身,走回了那个最偏僻的角落书案。

老主簿看到他手中的那本卷宗,脸色,瞬间,微微一变。

他连忙走上前,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苏……苏评事,您……您怎么选了这本?”

“这案子,可是个无头案啊!”

“当年,连……连堂上的大人,都束手无策。”

“您看这个,怕是会污了您的眼,也……也晦气。”

他的话,看似是好心劝说。

但那闪烁的眼神,和不自然的语气,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苏宸抬起头,看着他,笑了。

“无妨。”

“我这人,命硬。”

“不怕晦气。”

他合上卷宗,环视了一圈,整个大厅。

所有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就它了。”

苏宸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

“不过,读故事,总得有个,讲故事的人。”

他的目光,越过了所有人,精准地,落在了大厅最角落,一个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的,邋遢老头的身上。

那老头,衣衫破旧,头发油腻,满脸的胡茬,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尸体和药水混合的怪味。

大理寺仵作,“鬼手刘”。

一个被所有人,当做怪物的,存在。

老主簿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苏宸竟然会,把主意,打到这个老怪物的身上。

“苏评事!”

他刚想开口阻止。

苏宸却已经站起身,走到了那老头的面前。

他没有叫醒他。

只是,伸出手,轻轻地,敲了敲桌子。

三长,两短。

是一种,只有在审讯死囚时,才会用到的,特殊暗号。

那个被称为“鬼手刘”的老仵作,原本沉睡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缓缓地,抬起头。

一双,浑浊却又锐利如鹰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苏宸。

整个大厅的空气,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