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军械督造司(1 / 1)

加入書籤

御书房内安静,得能听到窗外落叶的声音。

唐玄宗拿着那份,来自寿王李瑁的策论看了一遍又一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的棋子落在了他心中最烦闷的位置上。

“整顿京畿防务”,“防止外臣勾结”。

这些正是他此刻最头痛,也最忌惮的事情。

太子与安禄山,不清不楚。

杨国忠又险些被一份假图纸当枪使。

这朝堂之上他还能相信谁?

他一直以为太子李亨,虽然懦弱了些但终究是国之储君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他从未,将目光投向过自己其他的儿子。

尤其是这个只知道风花雪月斗鸡走狗的寿王李瑁。

可今天这份策论,却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的固有认知。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个被他忽视了多年的儿子,似乎并非他想象中那般无能。

或许……

可以试一试?

唐玄宗的眼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

他需要一条新的“鲶鱼”来搅动朝堂这潭越来越浑浊的死水。

也需要一个新的“砝码”来平衡那些越来越不听话的势力。

而寿王这个看似无害,又刚刚展现出“才能”的儿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第二天。

早朝。

朝堂的气氛依旧诡异。

太子未至杨国忠也称病告假。

整个太极殿显得空旷而又压抑。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天又将是平淡无奇的一天时。

苏宸又一次出班上奏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这个煞星又想干什么?

“启禀陛下。”

苏宸的声音依旧平静却掷地有声。

“微臣有本要奏。”

“讲。”唐玄宗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微臣以为此次‘火器图纸’一案虽然暂时平息。”

“但却暴露出了我大唐一个极其致命的隐患。”

“那就是军械督造之混乱!”

“藩镇可私造禁器。”

“朝臣可勾结外邦。”

“若不加以整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苏宸的话字字诛心。

唐玄宗暗自赞许,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苏爱卿言之有理。”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成立‘军械督造司’!”

苏宸缓缓道来。

“此司独立于六部之外,直接对陛下您负责!”

“其职能有三!”

“一核查天下武库登记所有军械之形制、数量建立最完备的档案。”

“二监管各地军器监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成品的入库全程监督杜绝任何贪腐和私造的可能。”

“三召集天下能工巧匠研发新式军械扬我大唐国威!”

苏宸的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条理清晰。

整个朝堂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他这个大胆而又周密的构想给镇住了。

成立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超级部门?

还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个苏宸他的野心也太大了吧!

所有人都以为唐玄宗会勃然大怒。

毕竟这等于是在挑战整个朝廷的现有格局。

却没想到。

龙椅之上唐玄宗的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

他猛地一拍龙椅大声赞道。

“好一个军械督造司!”

“苏爱卿此策深得朕心!”

他批准了!

他竟然想也不想就批准了!

满朝文武都傻眼了。

他们想不通皇帝为何会如此轻易地就答应了。

只有苏宸心中一片雪亮。

他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他赌的就是帝王那深入骨髓的控制欲!

一个能让他将天下所有兵器,都牢牢掌控在手中的部门。

别说一个就算十个,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批准!

“那依苏爱卿之见。”

唐玄宗看着苏宸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这督造司的负责人该由何人担当啊?”

来了。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他们都想看看这个苏宸会不会毛遂自荐。

苏宸却摇了摇头。

“陛下微臣人微言轻资历尚浅不堪此等大任。”

“哦?”

唐玄宗的眼中闪过一抹玩味。

“那你觉得谁可担此任?”

苏宸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

最终定格在了那个站在角落里一直默不作声的寿王李瑁身上。

“微臣以为。”

他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寿王殿下可担此任。”

什么?

寿王?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苏宸。

这个小子是失心疯了吗?

放着那么多军方大佬和朝中重臣不选。

偏偏选了那个最没存在感的寿王?

寿王李瑁本人也愣住了。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苏宸,又看了看龙椅之上的父皇。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唐玄宗看着苏宸眼中闪过一抹了然的笑意。

他知道苏宸这是在向他表忠心。

也是在替他说出他想说却又不方便说的话。

好一个聪明的小子。

“嗯……”

唐玄宗故作沉吟。

“寿王虽然仁孝但于军务之上终究是经验尚浅啊。”

“陛下。”

苏宸立刻接过了话。

“正因为寿王殿下经验尚浅,所以才不会被旧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而且……”

他顿了顿。

“微臣愿辅佐寿王殿下总揽司内一切具体事务。”

“为陛下分忧。”

图穷匕见。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他要的不是名。

是权!

是真真正正的可以掌控一切的实权!

唐玄宗看着他笑了。

笑得意味深长。

“好。”

“好一个君臣相得。”

“既然如此那朕就成全你们。”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宣布:

“传朕旨意!”

“着成立军械督造司!”

“命寿王李瑁为督造司正使!”

“大理寺评事苏宸为副使总揽司内事务!”

他又顿了顿目光扫向了队列中那个一直保持着中立的崔氏家主。

“另命京兆尹崔氏家主崔远为后勤总办。”

“协助督造司负责所有原材料的采购与运输。”

“钦此!”

圣旨下达。

整个太极殿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天起。

大唐的朝堂之上又一个全新的权力中心诞生了。

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才知道,那份圣旨其实早就已经拟好,今天只是走一个过场。

寿王李瑁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走到苏宸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一同跪下接旨。

“儿臣(微臣)领旨谢恩!”

苏宸的脸上波澜不惊。

他的心中却雪亮。

皇帝这是在用他和寿王来制衡这朝堂上的其他旧派。

帝王心术果然名不虚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