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罗师傅很忙(1 / 1)
“要我陪你一起去吗?”杨曦看着他问。
“不用了,过去挺远的,我叫田宇青跟我去就行。”
杨曦点点头。
她对田宇青印象很深,那身肌肉线条特别漂亮,一看就是个能打的。
庇护所里除了罗毅就没别的男人了,清一色都是漂亮姑娘,杨曦大概能猜到罗毅的打算。
在这该死的末世里,女人活得比男人艰难多了。
到处都是暴力,女人天生在这方面就吃亏,再加上每个月那点麻烦事,就算是女兵也比男兵战斗力差一截。
不过庇护所里的女人们慢慢发现,自从用各种方式喝过罗毅特制的牛奶后,不仅人变漂亮了,连每个月那点烦心事都消失不见了。
罗毅安顿好杨曦休息,拉着许格菲出了门。
一出门,他就冷冷地开口:“偷听半天了吧?”
“哎呀,哥哥别生气嘛~”
许格菲立刻抱住他的胳膊撒娇,“人家真的刚到,刚到啦!”
“你对T-15很熟?”罗毅挑眉。
“当然啦!”
许格菲眼睛一亮,掰着手指头开始如数家珍。
“这可是重型装甲,两米五高,全身覆盖,穿上它力量暴增,速度也不差。而且用的是氢燃料电池,续航超强!”
“靠!”罗毅皱眉,“那要是电池舱被打中,岂不是直接炸上天?”
“笨!设计的时候肯定考虑过这个啊……哎哟!疼疼疼!我错了我错了!”
这丫头一得意就嘴上没把门,罗毅直接上手给她脑袋来了一记暴栗。
许格菲揉着脑袋,委屈巴巴地补充:“正常情况下电池根本不会炸,除非手动引爆。”
“但要是真炸了,威力相当于几百公斤TNT……”
罗毅心里一惊。
这要是真在庄园里炸了,别说主宅,连旁边几栋楼都得瞬间夷为平地!
难怪官方把这玩意儿捂得死死的,这要落到普通人手里,简直就是个行走的重型炸弹啊!
两人走到掠夺者车前,车里的无线电设备已经改装完毕,现在可以正常通话了。
车顶那些破音响早就被拆得干干净净,田宇青正拿着家用高压水枪在冲洗车身。
虽然罗毅回来前就把外面挂着的那些丧尸碎肉冲掉了,但车身上还是留着些痕迹。
田宇青为了不弄湿衣服,只穿了件小背心和热裤,结果还是被水溅得浑身湿透。
她冲完车,又拎着水桶拿着抹布凑近擦车。
整个人趴在车身上的姿势,让背对着罗毅的翘臀显得格外诱人。
许格菲偷偷瞥了眼罗毅,顿时像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
“我先回去啦,你们慢慢忙~”
她说完就一溜烟跑回自己房间,迫不及待地打开监控画面。
这边罗毅已经走到田宇青身后,一把将她搂进怀里。
感受到背后传来的男性气息,田宇青咬着嘴唇,声音带着几分暗哑:“这...这可是在外面...”
“怕什么,又没人看见。”罗毅在她的耳边低语。
她象征性地挣扎了两下就放弃了抵抗,红着脸小声说:“至少...到车里去好不好?”
两人一钻进掠夺者车里,监控画面立刻就断了。
许格菲抱着笔记本等了好一会儿,突然发现车身开始有节奏地晃动起来。
她瞬间明白里面在发生什么,可偏偏车里没装监控,急得她直跺脚。
“要不要...偷偷在车里也装个摄像头?”她咬着手指头嘀咕。
车里,罗毅正和田宇青在后排休息着。
不得不说这掠夺者的减震性能是真不错,不管两人动作多大,座椅始终稳稳当当的。
“明天陪我出趟门。”
罗毅抵着她的额头,两人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田宇青搂着他的脖子,眼睛亮晶晶的,“总算舍得带我出去啦?这些天在家都快闷出蘑菇了。”
“去乡下取个东西。”
“什么好东西?”
“一套外骨骼装甲。”
......
等他们从车里出来时,还不忘把门窗都打开通风。
车里那股暧昧的气味实在太明显了。
田宇青是女人们里最不怕晒的一个,她的皮肤天生就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色,怎么晒都不会变黑。
和罗毅纠缠了一番后,她现在看起来格外有魅力。
她就这么穿着站在那儿,罗毅又忍不住动心思了。
罗毅早就跟田宇青说过,出门不能穿成这样,可她还是故意穿成这样。
她抱着胸,靠在车上,挑衅地问罗毅:“你猜我穿成这样是给谁看的?”
罗毅带回来的那些制服诱惑内衣,她穿起来总觉得少了点感觉,反倒是这种运动风的短衣短裤,更能吸引罗毅这个LSP。
罗毅也是第一次体验车震的乐趣,难怪那些富二代都喜欢这一出,确实挺有味道的。
不过今天他不想出门了,只想在庄园里好好陪陪几个女人。
家里现在一共有五个女人,虽然听起来人不少,但这么大的庄园,打扫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就算只清理主宅和前院,也够累人的。
罗毅心想:“看来得找个干活儿的女人回来帮忙了。”
罗毅心里盘算着要招些新人,条件不用太苛刻,只要人品端正、长相过得去就行。
先让她们在庄园里干些杂活,等考察清楚确实靠谱了,再安排去看门。
不过就他这些日子在外头跑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哪个幸存者据点,女人都比男人少得多,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夜深了,罗师傅还在忙活。
容婉琪整个人挂在他身上,被他结实有力的臂膀稳稳抱着。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把容婉琪哄好了,可这边刚消停,申婷又找上门来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罗毅单手把着方向盘,载着田宇青直奔杨曦标记的那个避难所。
说起沈城,在东半球大区的城市里也就是个中等水平。
地方倒是不小,几千平方公里,住着百来万人,主要靠种地吃饭。
这儿的水稻小麦在东半球都是数得上号的。
可惜种粮食实在不挣钱,后来上头想搞产业转型,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么一折腾,农村人都往城里跑,乡下反倒没几个人了。
现在乡下人家,家家户户都管着上百亩地,干活主要靠机器。
就是打农药的时候特别费劲,得下大力气。
说实在的,要是没啥大志向,在乡下过日子也挺好。
就是买东西不方便,开车去最近的郊区超市,少说也得半个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