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民湖十二府(一更)(1 / 1)

加入書籤

民湖十二座湖府。

东湖府独占八座。

这是严景现在获得的记忆里罗大少爷对于民湖构造的认知。

但严景一直没了解过剩下四座湖府是什么作用,在现有的记忆之中,只知道剩下四座湖府中西湖府占了两座。

他看了看手头的报纸上有关于西湖府的报道,还是没有记忆浮现,确认了是罗少爷只了解那么多。

过了一会儿,毕节和阚德远交谈完过来了,严景趁机问出了心中疑问。

“十一湖府十二湖府是西湖府,这您应该了解吧?”

毕节开口道:

“剩下的第九湖府和第十湖府就有点难解释了。”

“湖府的历史一直以来虽然不是什么不能提及的禁忌,但上头也说过不让广为传播,我也是升上去之后才有所了解。”

“帝代,一共九位皇帝,每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梦想,都是要带回一件禁物,建立一座湖府。”

“比如当年庆娱皇,就拿回的是这次开启的禁物,建立了第五湖府。”

“此外,如同长乐皇,就建立了第三湖府,绝世皇,建立了现在的第九湖府。”

“您听出来什么了吧?”

严景略微思忖,开口道:

“您是说,并不是按照顺序建立的?”

“对也不对。”

毕节开口道:“其实在当年帝代的时候,湖府的排序,不是现在这么排的。”

“当时没有十二湖府这个概念,每个湖府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建立的湖府也是随意选址。”

“所以若是您现在从天空中看十二湖府的全貌,就会发现十二湖府并不是均匀地围绕咱们的湖分布的,甚至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比如第七湖府就和第八湖府挨着,但第二湖府和第三湖府之间的距离比横跨几条河还要远。”

严景闻言点点头。

的确,这种情况才更符合实际。

怎么可能正好十二等分,虽然罗少爷的记忆里对于所谓的湖也没有太多概念,但至少是知道湖其实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圆形。

“而除了那三位皇帝带回来的湖府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湖府,要么就是更为久远的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城市,要么就是新建立的。”

“帝代末期,现今第十二湖府建立,即为西湖府的原型。”

“帝代结束,现今第八湖府建立,现为东湖府的首府,正式进入民湖时期。”

“民湖时期五十余年后,西湖府第十一湖府建立。”

“之后,东西两湖府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其中帝代之前就有的第十湖府被作为主要战场,沦为灰色地带,其上居民绝大部分转移,只有少部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民湖时期一百余年时,东湖府主动寻求合作,两湖府进行休战。”

“此后,湖府被标为十二湖府,统一秩序,直到两三年后的现在。”

毕节一口气说完,一旁听的津津有味的斐遇替严景问出了他也问题:

“第九湖府呢?您好像只说了是那位绝世皇建立的,没说它之后的情况。”

毕节点点头:

“帝代九帝,一共九座湖府,除了西湖府的两座湖府和民湖时期建立的第八湖府之外,剩余的第九湖府便被包含在内。”

“但是在帝代结束之后,第九湖府便沦为了一座死府。”

“死府?”斐遇问道。

“是的。”

毕节道:

“传闻第九湖府的禁物随着最后一位绝世皇的退位被绝世皇带走了,没了禁物,第九湖府自然也没了立足根本,根本没法供人在其中生存。”

“光是湖每月一次的涨潮,都足以让其中的居民魂飞魄散了。”

“听说曾经有人误入其中,却从未有人再出来过。”

“后来,第九湖府的大门就被强制关上,禁止人入内了。”

斐遇点点头,那双丹凤眼眨巴,又问道:

“怎么会误入呢?按理来说上面只要停掉去第九湖府的火车不就好了吗?”

毕节摇摇头:

“火车的数量是有限的,实际上,很多趟火车的终点或者起点,都不是单单的某一座湖府,而是走的绕湖铁道。”

“也就是说,很多趟火车都是在这趟行程的末端对湖绕行,以保证每个湖府的乘客都能抵达。”

说着,他苦笑道:

“据说火车这东西是西湖府的府主用禁物创造出来的。”

“而第九湖府地理位置一直在东湖府这边,自从两湖府关系恶化之后,这火车也就没人管了,相比于大费周章地修火车,关门自然是更为简单的选择。”

“而且,也少有人真的会误入。”

严景闻言,点点头:

“的确,都会有相应的行程表,走错的概率应该很小。”

“是的。”

毕节点头道:

“而且门上都有数字。”

闲聊结束,毕节回了房间,去思考怎么劝老爷子下车一事去了,而严景则合上了报纸,边磕瓜子边看起了窗外的风景。

如果他猜的没错,罗大少爷应当就属于误入了第九湖府的其中一位。

罗大少爷天生有怪病,时而看物体会左右上下不停颠倒。

应该是坐了好几天车到达第九湖府,舟车劳顿导致犯了病,下错了车,又把那门上的9,当成了6。

就这么误打误撞地闯进了那座第九湖府之中。

也就难怪李清河刚认识罗大少爷没多久,就带着他去看了医生,将这病治好了。

应该是怕留下漏洞。

不过……这也只是严景的猜测,毕竟按照毕节所说,那第九湖府应该已经成了死府,里面应该是不能进人的。

不多时,火车停了下来。

乘务员来告知,说火车会在棉城停留大约三个小时。

老爷子于是去打探棉修的消息去了,毕节也缠了上去。

而严景则拿上画板和画笔,带着斐遇和老虎到了一片棉花地,开始了写生,刘烨没什么事干,也就跟了过来。

严景将画板固定好,调色盘里调好色,让对面的斐遇摆造型。

他愈发觉得,接管这些诡异的人生,其实他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光论爱好而言,现在的他喜欢上了拍照,也喜欢上了画画。

“别动哈。”

他让斐遇低下身子,脸贴近和云朵一样的棉花,双眼微眯。

画的很快,毕竟是画修,他现在画一幅画,最多十几分钟。

画好之后,他叫来斐遇来看。

“您这画是越来越好了呢!上次见还是两三年前。”

斐遇将画抱在怀里欣赏,而后疑惑道:

“您前些日子不是还不让我看您的画么?怎么现在又肯了,诶,您怎么不用那支笔了?”

她看着严景手中的画笔,变成了一只普通的西湖府产的画笔,不是那件古物了。

“换换笔,换换手感。”

严景笑道。

接着,他又给老虎和刘烨都画了一幅,一开始刘烨是不肯的,但在严景再三请求之下,最后还是同意了,红白色的长袍飘飘,在晴朗阳光下,就是那双三角眼也显得没那么阴翳了。

画完画,几人回了火车上,贵宾车厢里又上来两人,两人身上都穿着长袍,上身是卦衫,一副练功人的打扮,三四十的模样,似乎也是去漯河县参加武会。

不多时,毕节和老爷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人。

老爷子开口道:

“少爷,一几那小子要的人找着了,这人是八流(二阶)棉修,使物体变轻就是八流的法子,他也说了,能卖入阶和进阶的法门。”

那人看起来四五十的模样,有些木讷,应该是第一次进贵宾车厢,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大着胆子道:

“方法,我卖,但价格……可能得高些。”

“您要多少?”

严景笑笑。

“1000诡元。”

那人伸了手,报了个正常人要赚一两年才能拿到的钱。

“行。”

严景笑着点点头。

“但您先和我说说,您这让东西变轻,是能变轻多少啊?”

“八流棉修的话,能轻个几十斤,七流的话,轻个两三百斤,没什么问题。”

“能维持多久呢?”

“刚刚说的都是最大情况,如果按照最大情况,估计能轻个八九分钟。”

那人开口道。

严景皱了皱眉头。

时间有点短了。

“那如果七流的棉修,让物体变轻几十斤,能维持多久?”

“这个……这个我不太清楚。”

那人挠挠头:

“我得去问问我师傅。”

“行,您去吧。”

严景开口道:“小遇啊,给这位先生拿50元辛苦费。”

而后他看向那人:

“刘爷和您一起去,您回来,这事成与不成,都另给您100元。”

“明白,明白。”

那人高兴地点点头。

过了大约二三十分钟,那人和老爷子回来了:

“我师父说,他最大可让240斤的东西变得轻若无物十分钟,但他施法之后,就不能再动,否则会破功。”

“若是只变轻三四十斤,可以维持大概两三个小时。”

严景点点头:

“明白了,刘爷,给这人一笔钱,这入阶的法子和进阶的法子,我们都买了,您顺便去问问有没有更高阶的。”

“明白,少爷。”

老爷子点点头。

之后,老爷子带回来了棉修直到五阶的方法,拿给严景。

一共花了三千多碎诡银子。

严景欣然点头:

“行,等着一几先生那边来信吧。”

“信?”

老爷子眨巴眼睛。

……

……

第三湖府。

火车站。

穿着宗师服的徐诚毅看着面前站着的一众门徒,沉着脸开口道:

“这次去武会,你们当以观摩为主,第三十七武馆之名,往年在武会中不显,一是我们武馆讲究沉淀功夫,扎实基础,二是作为最后一家立足的武馆,我们不好抢占了那些前辈的风头。”

“但这次不一样,这一次,一气武馆,将会彻底扬名,你们只需看好即可。”

“在外,不可丢武馆的脸,也不可忘记武馆的规矩,听明白了吗?”

“明白!!!”

众人齐齐应道。

徐诚毅点点头,开口道:

“你们两位师兄,都通知了吧?”

“通知了。”

领头那人答道:“他们应该是从棉城出发,算算时间,应该已经上车了。”

“嗯。”

徐诚毅侧过身,走到旁边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者身后,开口道:

“师父,我们出发了。”

“好……”

老者闭着眼睛,轻声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