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PRL新刊发布〔上〕(1 / 1)
“你喜欢喝什么果汁?”
徐凌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山楂吧,干嘛?”
一旁翻找实验器材的秦芹疑惑地问道。
“山楂那么酸,居然有人喜欢?”
“我喜欢,你管得着吗?”
“那我们用山楂汁做实验,做完了送给你喝。怎么样?感动吗?”
徐凌扬起眉毛,贱兮兮地问道。
“有病!”
秦芹翻了个白眼儿,自顾自地找着器材,不再理会徐凌。
没错,徐凌召集了小组成员开始做多汁太阳能电池的实验了。
多汁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在徐凌看来有些神奇。
它还有一个直观的名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众所周知,果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染料,花青素。花青素再搭配上碘液,二氧化钛,能够模拟出一种类似植物光合作用的活动,实现光能向化学能进而向电能的转化。
“那么,我们先制作一个电池看看吧。”
徐凌没有浪费时间,关于实验的原理和电池的制作方法小组几人已经提前搞清楚了。
实验相关的操作一直都是季芸为主操作手,这次也不例外。
只见,季芸首先烧制了二氧化钛,然后用导电玻璃板制成涂层,紧接着用果汁浸染涂层,添加碘液,最后制作对电极并组装。
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电池就制作完成了。
“先测测电压看看。”
徐凌出声提醒道。
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着急进入正式实验,主要是想看看这个电池是否稳定。
众人没有异议,立马开启了测量。
通过计算机绘制电压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改变光照下的变化,几人发现,电压并不稳定,而且基本上测不出电流。
更重要的是,电压的变化似乎并没有随光照的改变而有规律地改变,而是呈现一种很随机的跳跃。
多亏了徐凌提出检查一下,不然直接进行实验,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怎么回事?我觉得我们的做法没多大问题啊?”
秦芹一脸茫然。
“显而易见,我们没有做出真正的太阳能电池。”
徐凌一语中的。
“那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呢?”
季芸有些焦急地问道。
是啊,问题出在哪里呢?
徐凌自己也不太清楚。
是二氧化钛涂层的问题?
还是果汁的选取?
又或者是电解液的问题?
或者都有?
暂时想不到答案,但徐凌并没有气馁:
“总体的方法应该没问题,只是可能细节的地方没有把握好。
先去查阅一些资料,明确可能的问题出现的方向。然后再设计实验来尝试,直到做出真正的太阳能电池为止。”
几人纷纷点头。
然而,一直到今天的实验时间完全结束,徐凌几人也只是在资料查阅上有了些眉目,具体的实验改进一点都没有做出来。
小组几人在有些压抑的氛围中告别,离开了实验室。
……
“我靠!徐凌!你把我骗得好惨啊!”
徐凌刚推开寝室的门,还没来得及踏出一步,就听见杨超杰鬼哭狼嚎似的叫喊声。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徐凌没好气地呵道。
“你问我怎么了?你还好意思问我?”
杨超杰一脸可怜兮兮地望着徐凌。
“到底怎么了?”
徐凌有些无奈地问道。
杨超杰没有说话,而是拿出自己的手机,一番左点右点后举在了徐凌的眼前,恨不得直接怼在徐凌脸上。
徐凌连退两步,这才看清手机屏幕上的信息:
【(魔都大学公众号)
恭喜我校大一年级学生徐凌攻克了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小初值全局解的证明问题,其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在《physical revieletters》2024年第22期。】
我靠!
论文已经发布了!
“现在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吗?”杨超杰幽幽地问道,“都是物理学院的,我知道prl是什么水平的刊物。”
“哈哈,我当初那不是怕你心里不平衡,难受吗?”
自知理亏,徐凌讪讪地说道。
“我现在更难受,好吗?普通刊物,亏你说得出口。”
杨超杰还是无法释怀。
“是啊!不过,你还真牛啊!那可是prl啊!好多老师都不一定能发论文的。”
覃凯在一旁插过话,他并没有纠结徐凌是否欺骗杨超杰。
徐凌没有接话,只是挠挠头,有些尴尬地笑着。
杨超杰也没再说什么,气氛很快归于平静。
……
可徐凌的内心怎么可能平静下来。坐在椅子上,面前摆放的关于实验的资料怎么也看不进去。
一想到自己的论文可能被全世界的教授学者查阅、研究甚至引用,徐凌的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压都压不住。
嗯……
是不是该给爸妈报喜了?
徐凌得意地想到,一边忙不迭地拿出手机。
“喂!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电话一接通,徐凌就难掩激动。
“嗯……我是你爸。”
徐国强的声音沉沉地从电话那头传来。
“那我妈呢?”
徐凌随即问道。
“什么好消息你跟我说不就行了吗?”
徐国强装作有些不爽地说道。
是哦,为什么非要跟我妈说呢?
习惯了吗?
晃了晃脑袋,徐凌直奔主题:“嗯……是这样的,我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一个物理学报刊上,你们可以看看。我等会把学校公众号的消息转发给你们。”
“是正经的吗?”
徐国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疑问。
徐凌顿感受伤:“物理学最权威的刊物了!你要相信你儿子好不好!别总拿以前的眼光看我。”
“哈哈,逗你玩的,你学有所成我们是最高兴的!”
徐国强激动不已,语气充满了骄傲,好像是自己发表了论文一样。
之后,就是薛燕接管了电话,相较于论文什么的,她还是更关心徐凌的生活,一个劲儿地嘘寒问暖。
哪怕徐凌不住地强调自己的论文,薛燕都只是用“好啊,好啊,一定去瞧瞧”等语言敷衍了过去。
可能这就是心态的不同吧,相较于功成名就,薛燕觉得自己的儿子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就已经足够。
然而,徐凌只顾着自己高兴,却忽略了这篇论文的外界影响力。
一场风波正在逐渐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