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2014年业绩出炉(1 / 1)
陆安刚刚回到公司总部,孟秋颜就来到他的办公室。
两人坐在休息区沙发,她说道:“我还是挺担心的,他连50人的团队都没有管理过,何况5000人这么大的规模,他也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一下子上这么大的强度,很可能hold不住,搞得一片混乱。”
闻言,陆安笑道:“咱们不也是没经验?母公司2000多人,子公司元界制造的员工规模更是招了2万人。”
孟秋颜旋即说道:“不一样的好吧,良宇确实看起来有两下子,但根本没法跟你比,而且你在事业上给我的感觉比那些六七十岁的精明老狐狸还老练。”
陆安笑容依旧,旋即淡定地说:“一下子让他去管理几千人的企业团队,出乱子的风险确实很大,但这不是有我们在的嘛。”
“我跟良宇说了,他只需专注一件事情就行,那就是游戏制作开发。”
“雾镜工作室的运营、调度、管理、人事等,这些都不需要他去处理,我们派专业的管理团队去协助统筹替他把关。”
“总之,游戏创作开发以外的事情,我们安排人替他解决,他只需要专注游戏开发制作就行。”
就算孟秋颜不说这个事,陆安也不会完全交给孟良宇自己去处理全部事宜,如果是50人团队还好,500人团队也还行,但飙升到5000人团队肯定hold不住。
陆安比孟秋颜更了解她的弟弟,孟良宇并非生来就有卓越的管理天赋,是后天磨砺成长起来的。
他的天赋可以说都点在游戏制作层面上了,这也是他的梦想,所以陆安也是充分发挥他的天赋,在游戏制作开发上给他极大的自由度。
昨天陆安在家中别墅跟孟良宇交谈,以游戏作为切入点展开话题,谈完之后,也对他在游戏制作上放心了。
孟秋颜想了想,不由得点头:“要是这样安排的话,那我也放心了。”
她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也就此烟消云散。
……
接下来的日子,元界智控开始动用自身能调动的资源,专门安排了一位公司高管作为负责人对接工作,开始为雾镜工作室筹备项目团队。
先抽调一个管理团队过去,然后开始招募游戏开发人员。
孟良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开口就是了,都会按照他的要求指标去招人。
在元界智控的帮助下,雾镜工作室迅速运作起来。
该游戏工作室第一个项目就是超级大制作,这在游戏行业内都是罕见的。
没过多久,成立不久的雾镜工作室就在游戏界得到了不少的同行关注,因为在业内到处以高薪待遇疯狂挖人,众多游戏同行心中直呼这突然冒出来的雾镜工作室是哪路神仙?何方神圣?
陆安大手一挥,直接给一口气就给雾镜工作室输血10个亿,并且特别要求公司注册资本提高到3个亿。
显然,这是为了展示雾镜工作室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便能够打消一些业内顶尖人才的疑虑,让他们放心跳槽。
因为孟良宇在游戏行业还没有闯出名堂,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游戏代表作,雾镜工作室也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这种情况下,门面就很重要了。
把注册资本干到3个亿,在招人的时候,求职者一看,虽然这家公司新成立不久,但是有着雄厚的资本,人家就有安全感了,可以打消很多疑虑,也才能更好的网罗到业内的人才。
公司的运营不需要孟良宇伤脑筋,有专业人士处理。
游戏项目迅速成立,项目名暂时为《机战风云》或《机战风暴》,孟良宇也迅速投入到游戏开发制作上来,进入游戏的策划和概念设计阶段,包括游戏故事背景、世界观、玩法等等。
游戏板块这边搞定了之后,元界智控随后又准备布局影视板块,这也是产品矩阵的一环,都是为了布局机器人体育竞技化扩大受众面,从而打造成一个多维度的生态链。
有相关的游戏,有相关的影视,还有相关的赛事等等。
元界智控是做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型企业,影视剧集这种活儿,自己不会亲自下场去干,而是找专业的人来做,公司掏钱并作为甲方,找专业的电影电视剧制作厂商去拍摄。
陆安没那么多功夫去搞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干脆利落的掏钱当甲方爸爸。
元界智控如今备受关注,在进入二月份之后,很多科技圈的业内人士包括资本圈的投资人士,看到这家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动作。
他们都是满脑子的问号,完全看不懂。
先是给一家叫雾镜工作室的新游戏公司豪掷10个亿,所以,这是要布局游戏行业赛道?
就在大家对此一脸懵比的时候,元界智控又跟影视圈的人频频接触,所以,这是还要同时进军影视圈?
然后更懵比了。
压根就看不懂陆安到底想做什么。
你元界智控一个做医疗器械产品的科技公司,做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就不务正业的跨界去搞游戏、搞影视。
受此影响,持有元界智控15%股权的万象汇通,近期股价也再一次下探,最低跌至32.98元,市值回落到156亿,从历史高点55.14元下来,累计跌幅达到了-40.18%。
其实也只是给回调找了一个理由而已,毕竟前面一口气暴涨了那么多。
不过也在32.98元止跌了,随后便开始持续反弹,在春节假期到来前后,反弹到40元价位附近。
……
时间来到2月16日周周一,今天是春节前倒数第一个工作日,后天就是除夕。
公司大部分人已经订票,明天最后一个工作日除了部分员工留下来值班,离家比较远的员工已经批准提前放假,赶在除夕前到家过年。
早上,孟秋颜来到陆安的办公室,将带来的一份资料递给他。
“公司年报审计已经完成,2014年全年公司旗下的机械臂和机械腿总计出货量103.2万条,其中国内市场出货量79.5万条,海外市场出口量23.7万条。”
“去年公司全年营收751.5亿,同比增长率为+25903.45%;公司净利润491.11亿,同比增长率+.85%,全年净利润率65.35%。”
元界智控去年的业绩营收同比增长259倍之多,净利润更是1461倍之多。
这个百分比数可以说是相当夸张,不过是由于前值过低的缘故,2013年元界智控的营收是2.89亿元,净利润3358.25万元。
去年公司的业绩指数级暴增,海外出口创造的收入贡献最大,以78.84%的绝对营收占比远超国内,而且出口的产品销量远低于国内,103.2万条总的出货量,海外出口量23.7万条,占比22.96%。
两项数据截然相反,海外出口以两成左右的产品出货量,却拿下了近八成的营收。
因为出口的利润高的离谱,一条仿生义肢机械臂1.15万元的综合成本,外商从元界智控这里的采购价达到了惊人的25万元人民币,超过20倍的利润率。
而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内地的售价只有2万元人民币。
外商无时无刻不在想把“国行版”弄到海外去卖,单说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甚至没有任何障碍,外商甚至直接找元界智控采购都行2万块照样卖给你,你敢买,公司就敢卖。
但是没有一家外商这么干,原因就是“国行版”出了国门就不能正常使用,那跟一条废铁无区别。
现在很多外商、外国的科研机构包括国内的一些机构,都在暗地里不遗余力的试图破解技术,进行逆向工程,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科研机构单位成功过。
无法破解逆向技术,又想赚这个钱,那些海外代理分销商就只能老老实实去元界智控采购“出口版”的原装货了。
以2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格采购,但依然能够大赚。
甚至绝对利润比元界智控还赚得多,因为那些海外分销商心黑的一笔,收割海外消费者割得简直不要太狠。
不过陆安倒也无所谓,反正出口版自家公司卖25万一条,公司也不经营海外销售渠道,海外代理商自己能赚多少凭本事。
第一个吃螃蟹的海外代理商global公司,从元界智控这里以4万美元左右的价格采购产品,在欧镁市场反手就定价10万美元销售。
就是这样的天价,欧镁市场还供不应求,在二手市场甚至被炒到15万美元的离谱价格。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没有同类竞品,没有竞争对手。
陆安又在有意控制出货量到海外市场,维持产品的稀缺性,庞大的市场需求,有限的产品供货量,价格当然就高了。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大把的外商、海外的科研机构都在夜以继日的试图破解逆向盗取技术。
不过陆安压根就不担心,他对自己的开发的防盗技术有绝对的自信,真有这么牛的技术选手,陆安也服气认了。
真猛人能破解,那反手就跟对方打价格战,对方也接不住。
仿生义肢产品是陆安在元界智控创业开局选定的,就算这款产品以后的利润没这么高了,他的脑子里也有大把的技术能为公司带来一系列新的业绩增长点。
别的姑且不说,家政服务型机器人、工业生产型机器人等等,还有全向运动平台也可以单独拎出来作为游戏体感设备进行销售。
更别说还有陆安正在推进的固态晶格能量电池,这是元界智控目前正在开发列表中的技术里面,最具商业价值的存在。
此刻,孟秋颜继续说道:“公司的期末净资产337.56亿,现金储备122亿。”
陆安看完财报,满意地点头笑道:“不错,2014年所有的既定目标都圆满完成,完美落幕收官。”
元界智控不是上市公司,财报不需要对外界公众披露。
末了,陆安把财报文件放一边,想了想便说道:“之前承诺过也明确规定,公司实现盈利后,每年就拿出当期全年净利润的20%与公司全体股东分红,于次年发放。”
陆安看向孟秋颜补充道:“这事你去安排吧,过完春节回来就公布。”
孟秋颜点点头:“嗯,好的。”
根据公司之前完成的顶层架构大调整,新的规定是只要是公司的正式员工,入职满三年后就能获得虚拟股权配置资格。
所谓的虚拟股权,不是原始股,没有投票权,只有分红权,离职后员工也带不走。
这有别于何亮、于长乐他们那28位初创团队成员手里的股权,他们手里的股权是原始股,有投票权,这是他们用真金白银花了钱认购的,自然有着完整的权利。
而虚拟股权只享有分红权,价值含量远不能跟原始股相比,所以配置虚拟股权,员工不需要花钱认购,而是公司免费配置。
至于配置多少,则根据员工的贡献来定。
目前,元界智控所有入职的2600多号员工都没有满三年工龄,因为公司成立至今都不足两年。
按照规定,除了28位初创团队原始股东,别的员工没有持虚拟股权。
不过公司截止目前已经有117人入职就获得了配股,因为他们是顶尖技术人才,属于是技术大牛,还有几位是管理型的优秀人才,他们入职就获得了配股,不过并非原始股,而是虚拟股权。
这117人合计获配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4%,比例虽小,但如今的元界智控的估值也指数级暴增,包括公司营收利润都指数级暴增。
按照净利润的20%拿出来分红,这0.4%的股权比例,能获得的分红就接近4000万。
公司去年的净利润规模为491.11亿元,分红拿20%就是98.222亿元,初创团队28人合计占比1.6%,总共分到1.57亿元左右,另外117人合计占比0.4%,总共分到3920万元左右。
万象汇通作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能分到14.73亿元。
而陆安作为元界智控的创始人、第一大股东,按照他最新的所占比例83%计算,他一人能分到81.5亿元左右。
孟秋颜个人名下一股未持有,陆安当时是打算在她名下持有30%的。
不过她要求都放在陆安的名下,显然是以此表达她对陆安绝对信任。
陆安以个人持股超过80%的绝对比例,公司要分红,他当然也就对应拿到绝对的大头利益。
不过现金分红还需要缴纳20%的分红税,这也是很多企业老板不分红的重要原因。
反正公司是自己绝对控制的,要开豪车座驾就用公司的车,豪宅也可以用公司去买,然后作为一种福利给公司高管使用,从而达到避税目的。
陆安显然是无所谓的,他也压根没想过要避税,钱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而且自己的赚钱能力搁那摆着的。
他分到81.5亿,缴纳20%的分红税,也就是16.3亿的税费,剩下的65个亿左右就是属于个人净现金财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