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科技进步释放的技术红利(1 / 1)
陆安亲自出门接待,把众人接到公司的贵宾招待室会谈。
来的厂商都是元界智控固态晶格电池业务的潜在客户,陆安跟大家会谈了二十来分钟,然后带着众人去现场看了看固态晶格电池的产线。
十来分钟后,陆安跟众人在公司的一间腾出来的会议室,再度坐下来交谈。
陆安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最为年轻的那个人。
不过,先前在招待室里见面会谈后,大家见识到了陆安的游刃有余,现在都不会轻看他,更不会真的把他当成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看待。
能源局的领导看向陆安有条不紊地说道:“今年是国内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关键年份,光伏组件价格从2012年的10元/瓦降至7.4元/瓦,风电设备国产率超过90%,推动单位造价同步降低。”
陆安点点头道:“嗯,有所耳闻,根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数据,光伏造价比下降11.5%,风电下降9.03%。”
对方接着说道:“陆安同志,想必你也知道十三五已经明确计划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我国的清洁能源投资占比已达到全球35%左右,接近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风光电投资占5300多亿元人民币。”
这番话,陆安当然听得出里面的话外之音。
言外之意就是,陆安同志你看啊,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是巨大的,你再看与会的这些各大厂商的副总们,都是打算采购你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
今年也是国内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关键年份,陆安同志你可别在固态电池这块要价太狠呐。
由能源局牵头带队来会谈,汇集这么豪华的业界阵容,已然说明这个事情是上边有大佬指示过的,不然没哪个部门有这么大的能力汇集这么豪华的阵容。
国家显然是在积极推动固态晶格电池的商用,而元界智控垄断了目前最先进的电池技术,独家供货。
这种情况下,于情于理陆安都不会要太大的利润。
跟在场的这些企业签单,基本上就意味着未来国内风光发电基地,储能电池领域就只有元界智控和其它,而且元界智控将会占据80%以上的行业市场份额。
末了,陆安环视众人直言不讳道:“跟老外做生意,固态晶格电池业务,高低得要个100%的利润率,没有这个价我不会跟他们做这买卖,东西卖给老外就是要贵贵的,谁让他们技不如人呢,那就得掏这个钱,爱买不买。”
与会的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陆安忽然话锋一转,看向在场的与会者们微笑道:“不过,在座的诸位企业代表都是自家人,自然是要内外有别,在国内的风光发电行业的储能电池模块,元界智控只要30%的利润率就行了。”
在场的人一听这话,甭管陆安说的自家人是场面话还是真这么认为,当听到他说出30%的利润率后,大家迅速根据这个数在心中算了一笔账。
当下一个典型的风光基地,若是按照10%容量配置2小时储能,传统储能电池占总投资成本的2.5%至3%左右,如果按照正策要求配20%储能,则占比可达5%到6%左右。
最新的正策强制要求西北地区新建风光项目必须配置10%到20%储能。
在场的人此前观看固态晶格电池产线的时候,陆安也告知了该电池的成本,如果再加上30%的利润率,一个采用固态晶格电池作为储能模块的风光基地项目,其电池储能的投入会占总成本的15%左右。
从纸面数据来看,风光发电基地电池储能模块按规定的20%储能标准,成本直接暴增了一倍左右。
但实际的账肯定不能这么算,因为固态晶格电池相较于传统储能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提升了足足600%以上。
换算下来总实际成本,相较于传统储能电池6%的成本下降了-58%,也就是只有2.5%了。
固态晶格电池的能量密度飙增,意味着在同等规模下,可以将更多的“垃圾电”变为“优质电”,情况就大不一样。
因为风能、光能发电往往是即发即用,没法大规模存储。
比如光能发电,每天的日照时长是恒定的,不转化为电力存储起来就等于浪费掉,包括风能发电也一样。
风光发电不像水力发电可以通过大坝将水拦截,然后以重力势能的方式将能量存储起来,遇到用电高峰期就多开几道闸,多启动几台水力电机发电,反之亦然,就少开几道闸和发电机。
但是风光能就不行了,地球自转和太阳光照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风能也不是人力能控制,也就无法依靠自然条件来存储能量,那就只能靠储能电池。
固态晶格电池的单价确实比传统储能电池高,但可以将更多的“垃圾电”转化为“优质电”,就意味着可以赚更多的电费来冲抵固态晶格电池增加的成本。
而且固态电池还有另一个技术红利,那就是它的使用寿命跟同类产品相比,提升了足足三倍。
性能的提升所带来的技术红利又能使其整体成本再次大幅下降,传统储能电池更换三次才能顶得上固态晶格电池一次,那么相较于传统储能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一半以上。
综合换算下来,实际占比等于只有1%至1.25%,这就是科技进步释放的技术红利。
可见,哪怕是固态晶格电池占总投入的15%,对于在场的各大风光电站运营厂商而言,非但没有亏钱反而还能提振业绩和利润率。
只不过前期投资规模变大了,但只要最后能赚得更多,就没有任何问题。
心中有数后,在场的各位老总们暗暗松了一口气。
当前电池储能板块的行业利润率均值在12%左右,陆安要拿走30%利润率,相较于同业利润水平多拿了+150%,不过在场的老总们把账算明白了,显然是能接受的。
毕竟自己也不亏,还赚了,人家技术独家垄断,能拿高利润也没毛病。
要是换做老外,利润率可就不是要30%,而是要拿100%的利润率,从陆安前些年跟外商打交道的案例,大家觉得这年轻人还真可能干得出来。
在场的老总们其实也知道,陆安能给出30%的利润率,大概率看在上边的因素,这面子不能不给。
确实如此,上边给元界智控的支持力度大,而且都是实打实的,此番也算是客观上帮忙给元界智控一下子拉来了几乎是国内整个风光电站行业的大客户,元界智控立马就能多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
过了一会儿,与会的民企金枫科技老总看向陆安说道:“陆先生,贵公司的固态晶格电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靠谱么?”
闻言,陆安微笑着淡定道:“怎么说呢,这个需要十年后回过头来看才能知晓最终答案,但我也没办法跑去未来世界看看十年后的结果,再回来告诉各位答案。”
陆安环视在座的老总们补充道:“我只能这么跟诸位老总说,我公司在去年10月份发售上市的小元机器人,用的就是1000wh/kg固态晶格电池。”
在座的老总们互望了一眼,随后自顾自地点了点头。
显然,陆安这话的意思就是,我自家公司旗下的终端产品用的就是这电池,要是不靠谱就拿出来用,岂不是自砸招牌么?
既然敢拿出来用,至少说明陆安自己对固态晶格电池是信心十足的。
在场的人想到这个层面,对于固态晶格电池是否稳定可靠的担忧,不说烟消云散,也确实大幅降低的忧虑。
不管做什么,风险多多少少都存在,区别是大与小的问题。
接下来,陆安与在场的老总们继续会谈半个多小时,并且达成了意向合作,然后当天就达成合作共识,并确认将在一周后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从一开始陆安就知道今天肯定是实质进展的,毕竟能源局牵头带队来了这么豪华的业界阵容,光是把大家伙汇集到一起坐下来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断不可能见个面什么都没达成就散了。
今年全国风光电站投资规模5300亿的项目,储能电池就采用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成为商用第一单,总价值700亿元人民币的超级大单。
当然,这700亿是总价值合同单子,实际上要签好几十份具体的合同,跟在场的各大厂商单独签,单独一家厂商都要签若干份合同协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