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对同行电池的碾压级优势(1 / 1)

加入書籤

于长乐看向众人说道:“坦率讲,我公司在固态晶格电池的产线本来冗余很大的,而且去年我们就等着跟智能手机、新能源车行业合作,甚至优先为这两大行业配套的。”

说到这里,于长乐似是一脸无奈的摊手补充说:“奈何去年一笔订单都没有,要不是因为我公司的小元机器人,固态晶格电池的产线可能到现在都处于开不了工的状态。”

大家听到这话,都没有接于长乐的话茬,就当没听见了。

当时,这些厂商们都是想着让友商先去探探路,结果都是这么想的,然后一单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此刻在场的一众新能源车企厂商里面,除了七大造车新势力,比雅迪也在场。

出现在这里还一度让几大造车新势力倍感意外。

其实比雅迪是真不想来。

因为他本身就是电池巨头,旗下新能源车基本都是用自己研发生产的电池。

电池技术领域几十年来都没什么大动静,结果技术变革说来就来,连招呼都不跟你打一声。

固态晶格电池的横空出世,其卓越的性能和超6倍于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让所有的电池供应商哀嚎不已,仿佛一夜之间天塌了。

同行的电池供应商是绝望的,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电池产品,面对元界智控推出的固态晶格电池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技术差距太大了,在同行竞争者的眼里,其中差距犹如天堑鸿沟。

同样作为电池领域的重量级玩家,比雅迪就感到十分绝望,自身在电池领域十数年的积累,这所谓的优势、护城河、壁垒,在固态晶格电池面前犹如纸糊般不堪一击。

该说不说,陆安要是在元界智控刚刚创立,第一个技术就把固态晶格电池搞出来。

肯定会被传统电池厂商联手合围绞杀,要么得到技术,得不到甚至宁可毁掉,甚至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都是极大概率。

因为你的出现,等同于把人家一块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陆安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一开始没搞电池,先搞仿生义肢,这个赛道原先的市场规模小,而且还是国外厂商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市场规模大是因为元界智控的仿生义肢把市场扩大了一个数量级,足足扩大了五十倍。

然后再到人形机器人,被军方重视,并且元界智控发展了两年迅速崛起。

陆安这才拿出了固态晶格电池,而这个时候,那些竞争对手已经不敢轻易对元界智控动用非常规手段,就连那些资本势力集团都不敢。

所以同行才感到绝望,自己的电池产品竞争不过,又偷不来技术,能不绝望嘛。

比雅迪出现在这里就是一种无奈。

真不想来,但不能不来。

因为造车新势力要是采用了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续航里程一夜之间暴增五六倍,原本里程300公里,一下子暴增突破千公里大关,乃至1800公里。

以后续航里程1000公里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要是比雅迪旗下的新能源车还在用传统电池,那可就双输了,电池输给了元界智控,新能源车业务还输给同行,可真就天塌了。

确说此刻,于长乐跟在场的各大车企负责人谈到了电池采购的相关事宜。

他看向众人有条不紊地说道:“各位友商要拿货,需先款后货,按照合同订单总金额先预付35%的货款,货到结尾款,钱货两清。”

大家听到要先款后货预付35%的货款,都是先愣了一下,然后面露难色。

这时,理响汽车的负责人看向于长乐,带着一脸难色地样子说道:“于总,想必你也知道在座的友商们,基本都是最近一两年才成立,不是在寻求融资就是融到的资金有限。”

威玛汽车的负责人顿时附和道:“是啊,先款后货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听到这话,于长乐看向他们道:“我直话直说无意冒犯,几位友商公司成立时间早,能不能起得来还尚未可知,在我公司看来,这样的客户反而风险极高,那就更要执行先款后货。”

于长乐这话可以说是非常直白,意思就是我不太信任你们这些新公司,跟你们做生意没问题,但绝对不能有账期,不会拿你们的应收账款,必须先款后货,不然我宁可不做你这单生意。

好嘛,这话说的。

在场的几大造车新势力都呆了一阵,于长乐这么一说,大家都接不上话。

他这话听在几大造车新势力的耳朵里是有点刺耳的,心中也是有些恼火,这年头不是甲方才是爸爸么?怎么你元界智控做甲方是爸爸,现在做乙方了还是爸爸?

来你这儿拿货,给你钱赚,你还要让我叫你一声乙方爸爸?

不过在场的几大造车新势力虽然心中恼怒,却也只能在心里怒了一下,于长乐这话摆明了就是这买卖要做就按照我的规矩做,不按我的规矩做就拉倒。

该说不说,于长乐以前是没这么强势的,但是受到陆安的影响,作为元界智控的ceo,他现在跟人谈业务也表现得强势,因为公司的实力不允许他低声下气。

其实话说回来也没啥大毛病,于长乐只是直话直说,没有那么多的情商客套和弯弯绕绕,不过是直接了当把利害摆在明面上说而已。

在场的比雅迪代表负责人倒是没接话茬,保持沉默旁听。

因为迪子不是什么造车新势力,五六年前就推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而且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快21年了,先款后货对于比雅迪而言并没有什么资金压力。

过了一会儿,于长乐从容淡定地说:“我公司自身对上游端的供应链企业都是先款后货,所以对下游客户我们也是坚定执行先款后货的原则,这个是没得谈的,也是合作的前提。”

就算是之前风光电站合同的700亿电池储能大单,采购商都是清一色的国家队企业,也是要先款后货。

只不过预付款比例没这么大,而是占合同金额的10%比例。

比雅迪的负责人看向于长乐说道:“于总,贵司的固态晶格电池拢共分为几个档位?”

上次元界智控的报价是1000wh/kg级别的固态晶格电池,用于新能源车一套报价是15万到21万,这对于比雅迪来说肯定是无法承受的价格。

因为比雅迪新能源车走的是大众路线,价格不能太贵。

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比雅迪唐,落地价格大约22.9万元,而纯电动版本的比雅迪秦,落地价格是16万元左右。

固态晶格电池15万到21万的报价,其最低价和最高价,都差不多跟一辆比雅迪秦和比雅迪唐的落地价格一样,比雅迪肯定是接受不了这么昂贵的电池成本。

比雅迪现在痛苦的地方就在于此,即便采购了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也会削弱比雅迪电动车的价格优势。

要命的是还不能不用,你要是不用固态晶格电池,那是很有可能会被几个用了这款电池的造车新势力给反超,短期内也许不能,可时间周期拉长之后,真不好说。

除非比雅迪自己在电池技术这一块有巨大突破,能跟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掰掰手腕。

要是能这样,迪子也就不会出现在这儿了。

这时,于长乐回答他:“关于固态晶格电池,我们分别提供了三个版本,按照单位能量密度分了低配、中配和高配三版。低配版是500wh/kg、中配版是800wh/kg,高配版是1000wh/kg。”

真正的顶配是军用的3000wh/kg版本,但这处于绝密技术状态。

拿出来商用对外声称最顶配的1000wh/kg版本算是“丐版”,800wh/kg就是“丐中丐”版本,到了500wh/kg版本堪称是“丐中丐中丐”版本。

比雅迪的负责人连忙道:“能不能搞个300wh/kg版本的?”

显然,迪子还是觉得太高了,能量密度高不是重点,重点是价格肯定也不便宜。

于长乐干脆利落地回答:“不能。300wh/kg跟500wh/kg在成本压缩上已经无多大区别,继续压缩反而不划算,成本没降下多少,容量反而大幅降低了。”

比雅迪的负责人一听,也是无言以对。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使用的电池主流产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安全性也颇高,比雅迪当下就是大量采用此路线,比如前些年上市的秦ev、e6等车型就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但是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只有90~110wh/kg。

而且今年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要求纯电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于90wh/kg,否则就无法享受全额补贴,迪子也是在卡这个补贴线。

三元锂相对来说能量密度更高,比雅迪唐还有部分高端车型使用的就是三元锂电池,不过这款电池说是能量密度高也是对比磷酸铁锂,实际上目前新能源车使用的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只在110至130wh/kg。

末了,比雅迪的这位负责人不由得询问道:“这三版电池的采购价是多少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