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入官场(1 / 1)
王默刚收拾完张家的烂摊子,正在家里清点战利品,忽然听到院外传来马蹄声。
\"哒哒哒——\"
这马蹄声很有节奏,一听就不是普通的村民。
\"夫君,有人来了。\"
柳清月紧张地抓住王默的胳膊,\"不会又是什么麻烦吧?\"
\"别怕。\"
王默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往外走。
院门口,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从马上下来,身后还跟着几个衙役。
\"您就是王默王壮士吧?\"
那官员一脸和气,主动拱手行礼。
王默一愣,这架势不像是来找麻烦的。
\"正是在下,敢问大人是?\"
\"在下是县衙主簿刘德明。\"
刘主簿笑着说道,\"奉县令大人之命,特来请王壮士进城一叙。\"
王默心中一动,县令要见自己?大概是平定匪患的事情传到了县城。
\"不知县令大人召见在下,所为何事?\"
\"具体的事情,县令大人会亲自跟您详谈。\"
刘主簿客气地说道,\"还请王壮士不要推辞,县令大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王默想了想,点了点头。
早晚要跟官府打交道,现在县令主动召见,倒是个好机会。
\"清月,我去县城一趟,你在家等我。\"
王默转身对柳清月交代,\"有什么事情就去找苏姑娘。\"
\"夫君,你小心点。\"
柳清月咬着下唇,眼中满是担忧,\"那些当官的,心眼多着呢。\"
\"放心,我有分寸。\"
王默在她额头上轻吻了一下,\"很快就回来。\"
换上一身相对体面的衣服,王默跟着刘主簿往县城方向走。
一路上,刘主簿对王默的态度很客气,时不时还夸赞几句。
\"王壮士真是年轻有为啊,小小年纪就能平定匪患,实在令人敬佩。\"
\"主簿大人过奖了,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王默谦虚地回应着,心里却在琢磨县令的真实意图。
很快,两人来到了县衙。
县衙比王默想象的要气派,青砖黑瓦,雕梁画栋,大门两侧还有石狮子镇守。
\"王壮士,请随我来。\"
刘主簿带着王默穿过大堂,来到后面的一个厅堂。
厅堂里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气度不凡。
正是县令沈大人。
在他旁边,还坐着一个王默很熟悉的身影——沈若云。
\"父亲,王大哥来了。\"
沈若云看到王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见过县令大人。\"
王默上前行礼,既不卑微也不失礼。
\"王默,不必多礼。\"
沈县令打量着王默,眼中带着几分欣赏,\"请坐,咱们聊聊。\"
王默在下首坐下,背挺得笔直,一点也不紧张。
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让沈县令暗暗点头。
\"王默,听说你最近平定了匪患,保护了一方百姓?\"
沈县令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大人,只是恰逢其会,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王默不卑不亢地回答。
\"略尽绵薄之力?\"
沈县令笑了,\"据我了解,那伙匪徒有六十多人,你只用了二十来个农民就将其击败,这可不是绵薄之力能做到的。\"
\"说说看,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默心中快速思考着,然后开口说道:\"回大人,在下以为,兵不在多而在精,关键是要有组织有纪律。\"
\"那些匪徒虽然人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只要战术得当,以弱胜强并非不可能。\"
\"具体来说,在下采用了分而击之的策略,先用地形优势消耗敌人,再趁其内乱一举击破。\"
沈县令听得频频点头,这种军事见解确实不是一般农民能有的。
\"你这些兵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托山神保佑,前段时间连续托梦,传授了在下一些兵法韬略。\"
王默继续用这个万能借口。
沈县令虽然觉得有些玄乎,但也没有深究。
毕竟在这个时代,神神鬼鬼的事情大家都信。
\"除了兵法,你对治理地方有什么见解?\"
沈县令继续考察着王默。
这个问题正中王默下怀,他可是有一肚子现代管理理念要说呢。
\"回大人,在下认为,治理地方最重要的是安民生、兴产业、厚风俗。\"
\"安民生,就是要让百姓吃饱穿暖,有房住有田种,这是根本。\"
\"兴产业,就是要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让百姓有活干有钱赚,这是关键。\"
\"厚风俗,就是要教化百姓,让他们知礼懂法,这是长远之计。\"
沈县令听得眼睛一亮,这种系统性的治理思路,确实很有见地。
\"那你认为,具体应该怎么做?\"
\"在下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王默越说越兴奋,现代的管理经验全都用上了。
\"首先是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
\"其次是发展手工业,比如纺织、制陶、铁器加工等,增加百姓收入。\"
\"再次是疏通商路,鼓励商贸往来,活跃地方经济。\"
\"最后是兴办学堂,普及识字,提高百姓素质。\"
沈县令听得连连点头,这些想法虽然简单,但都很实用。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
\"回大人,钱的问题确实是关键。\"
王默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下以为,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
\"比如修水利,可以让百姓出工出力,朝廷提供粮食工具,这样既解决了工程问题,又安置了灾民。\"
\"发展手工业,可以引入有技术的工匠,教授百姓技艺,形成产业链。\"
\"疏通商路,可以与商贾合作,他们出钱出货,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和税收优惠。\"
沈县令越听越激动,这个年轻人的想法确实很新颖。
\"王默,你的这些想法很好,但你只是个农民,身份有些...\"
沈县令有些为难,他确实想提拔王默,但出身是个问题。
\"父亲,王大哥虽然出身农民,但他的才华有目共睹。\"
沈若云这时插话了,\"古人说'英雄不问出处',难道我们要因为身份而埋没人才吗?\"
沈县令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王默,心中权衡着。
这个王默确实是个人才,而且平定匪患立了功,给他个小官当当也说得过去。
\"王默,虽然你出身农民,但你有才有德,立功立言。\"
沈县令下定决心,\"我决定保举你为民团团长,协助官府维护地方治安。\"
\"多谢大人提拔!\"
王默连忙起身道谢,心中却是狂喜。
居然有官身了!
虽然只是个芝麻小官,但总算是进入体制内了。
\"不过,王默,你要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沈县令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那些治理想法很好,希望你能付诸实践。\"
\"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不负所托!\"
王默信心满满地保证。
\"父亲,我觉得王大哥的想法很有道理,咱们是不是可以在一些地方试点?\"
沈若云继续为王默说话。
\"若云说得对,可以先在青牛村一带试试。\"
沈县令点点头,\"王默,你先回去准备准备,过几天我会下文书正式任命你。\"
\"遵命!\"
王默高兴地应道。
办完正事,沈县令的态度更加亲切了。
\"王默,听若云说你对医药也很有研究?\"
\"略懂一二,不敢当专家。\"
\"那你看看这个药方怎么样?\"
沈县令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治疗咳嗽的药方。
王默仔细看了看,凭借现代医学常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大人,这个药方整体不错,但有几个地方可以改进...\"
王默详细分析着,让沈县令更加刮目相看。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军事才能,有治理见解,连医术都懂,真是个全才啊!
\"王默,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沈县令感慨道,\"像你这样的人才,埋没在乡下实在可惜。\"
\"大人过奖了,金子总会发光的。\"
王默笑着说道。
谈话持续了大半个时辰,王默的表现让沈县令越来越满意。
最后,沈县令亲自送王默到门口。
\"王默,好好干,前途无量啊!\"
\"多谢大人栽培!\"
王默再次道谢,然后在刘主簿的陪同下往回走。
路上,沈若云追了上来。
\"王大哥,恭喜你了!\"
她眼中满是欣喜,\"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
\"多谢若云小姐帮忙说话。\"
王默诚恳地说道,\"这份恩情我记着呢。\"
\"咱们是朋友,帮忙是应该的。\"
沈若云脸微微一红,\"而且,我相信王大哥将来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王默看着她那张满含期待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王大哥,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沈若云认真地说道。
\"一定的,若云小姐。\"
王默点点头。
回到青牛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柳清月早就在门口等着,看到王默平安回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夫君,怎么样?\"
王默得意地回答,\"你夫君我现在是官了!\"
\"真的?\"
柳清月惊喜万分,\"什么官?\"
\"民团团长,虽然官不大,但也算是进入体制了。\"
王默抱起柳清月转了一圈,\"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看着夫君意气风发的样子,柳清月心中满是骄傲。
自己的男人,真是太厉害了!
从一个穷佃户,到现在的民团团长,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