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日记的正确打开方式(1 / 1)

加入書籤

盘古神殿。

后土将日记里的计划整理一下,讲给诸位兄弟姐妹。

祖巫们的反应不比当时后土小。

祝融走到后土后头,拨弄她的头发。

后土晃了晃头:“兄长你干嘛?”

祝融说:“我来看看你脑子怎么长得!”

“明明一个池里生的,都是巫,怎么你就这么脏?”

“兄长!”后土生气了,红红的小嘴嘟了起来。

祝融秒怂:“错了错了,您这叫智慧,您就是我们巫族最有智慧,最美丽的巫!”

“这还差不多。”后土满意地收起了手里的菜刀。

诸位祖巫又笑着打闹了一番。

烛九阴拿出他这段时间做的记录:“十三弟,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就要辛苦你了!”

林川严肃地点了点头:“交给我了,诸位兄长姊姊只管突破准圣。”

“回来,定然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巫族!”

接着,将十二祖巫送上三仙岛,目睹他们和三仙岛一起,遁出洪荒。

回忆起借助日记,“操纵”后土向巫族建议一事,林川十分满意。

或许这才是日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等巫族的劫难过去后,或许可以在上面画漫画。

用祈福舞的名义,教后土跳极乐净土。

要是后土能拉上玄冥就更好了!

在脑海中YY一番,林川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只因洪荒中的大能都去紫霄宫听道,十二祖巫也随三仙岛离开洪荒了。

那么除了隐世的东海龙族,林川就是明面上洪荒的最强者。

简直是,为所欲为!

……

先去龙宫赴了几天的宴,感受一下蚌女究竟有多润。

回到巫族,林川便开始干商量好的事。

首先是收拢巫族,之前的巫族领地太大了,几乎遍布洪荒大地。

收拢一番后,巫族都集中在了十二祖巫的道场附近。

其余的,则是和各族留下字据,“借”给他们。

帝俊太一之前建立妖族有一条核心理念,就是团结各族,共同反抗巫族压迫。

但其实巫族和各族之间是没有核心冲突的。

巫族成长和修炼所需的是藏于地底的浊气和盘古神殿中的煞气,而万族吸收的是天地灵气也就是清气。

巫族之前大肆扩张,驱逐其他种族,只是为了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开采浊气。

而这个矛盾,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化解掉的。

比如地盘依然“借”给各族居住,但它们每年开采并提供浊气给巫族。

有点类似于后世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在留字据的时候,林川还特意让大巫们提醒各族。

你们要是向巫族“借”地盘,那么巫族可以保障住在这块地盘上的肯定就是你们。

但要是投靠了妖族,妖族把地盘抢了过去,分配给谁就不知道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一些种族是已经加入了妖族的。

不过林川始终秉持“三不”原则:不知道、不了解、不追究。

只要你不当众承认你是妖族,然后参加妖族的各种聚会,我就当你是良民。

这一顿操作下来,原本因为巫族扩张,准备加入妖族的种族,顿时摇摆不定。

第二件事,则是安排巫族战士,去建一座巨城。

一座足以容纳万族在里面驻扎分部的巨城。

林川安排大巫夸父去做这件事,他天生双足神通,即便遇到什么危险,也有很大概率平安脱身。

至于建城的地址,祖巫会议上也早有定论。

洪荒大地公认的中心自然是撑天的不周山,但要从方位论,死亡平原才是洪荒大地真正的中心。

这里是当年三族大战之地,下面不知埋葬了多少龙、凤、麒麟三族的尸骸。

因为当年那场大战留下的怨念过重,死亡平原常有怨念风暴爆发,极为骇人。

所以即便是大能们都知道死亡平原下定有大量三族尸骸财富,也不敢去开采,

生怕怨念污了元神,耽误日后的修行。

但巫族没有这样的困扰。

他们根本没有元神。

甚至这些怨念可以和浊气一样,被巫族当作食物。

这个发现让林川极为高兴。

他可是知道洪荒中还有几个怨念极重的地方,等兄长们回来,或者谈判,或者强夺。

把那些地方拿过来,巫族的实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话说回来,在巫族大军开往血色平原的过程,还引起了一阵恐慌。

毕竟这些种族的大能都去紫霄宫了,最强者也不过太乙金仙,万一巫族对他们动手,怎么会是骁勇善战的巫族的对手。

最后见只是巫族大军从他们旁开过,并不是征服的意思,着实是松了一口气。

结果就是,整个洪荒的种族,都注视着巫族开往血色平原,开始了建城。

这不禁让他们对巫族的目的产生了好奇,奇怪巫族为何要建这么一座巨城?

莫非巫族是要搬到这里来?

无意中给拍卖会预热了一波,这是林川没想到的。

……

安排好一切后,林川继续自己前往三仙岛之前的事业。

打造自己的部族!

前往三仙岛之前,林川就在研究了用巫族的血脉造葫芦巫了。

当时还差一味原料,最终确定是三光神水,并造出了第一个弟子——葫芦小金刚。

接下来,林川准备留下三分之一的三光神水以备不时之需,其余全部用来造巫。

葫芦巫的底子可比一般的巫族强多了,想来很快林川的部族,就会超过空间部族,成为巫族第一部族。

除了葫芦巫外,林川还打算利用帝俊的精血,打造十二名巫族护法,就叫葫芦乌。

再想办法把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简化一下,让他们去对付帝俊的十个太子。

一口一个老父亲,一斧一个小兄弟。

最后,说不定还能上演一波父慈子孝。

想想就很有意思。

……

一千年后。

东海之滨。

漫山遍野的巫族在这里开拓土壤,种植农桑。

更有上山打猎,下海捉鱼的巫族。

这一批巫族没有其他巫族那般的凶戾之气,但他们血脉中蕴藏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觑。

而区分他们与其他巫族最好的方法便是他们的头顶有着一个小葫芦。

黑水山。

这片巫族的核心之地。

十三个目光如炬、神采非凡的少年,崇拜着看着一个颀长的身影。

为首的少年踏前一步:“师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