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枪械师(1 / 1)
让小阿姨筛选并不是玩笑话。
如今列车上事务越来越多,他确实需要一个秘书类的角色。
俞婧是不可能的,临时代替两天那张嘴就开始抱怨了,要是让她天天给自己干杂事,那怨念得把列车掀了。
别的核心成员,林烬太嫩,梁宽太闷,小八太小,万杏太独,何杰太躁,都不大合适。
植物园里新增了几十种植物,黄海已经忙的脚不沾地,若不是大事都很少出现在餐车了,更不可能。
筛来选去只剩下俞悦。
又不是让她做什么重大决策,以她临战应变能力来看,干点秘书的活绰绰有余。
……
列车太过狭窄,当天下午乘务组改动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
到了晚上,正式命令已经拟定下达。
大家接受起来也十分迅速,这就是空间小的好处了。
一天时间足以让一个规则从出现到落实。
乘务组也多了四个正式的乘务长。
后勤组:胡说。
制造组:老大。
战斗组:老二。
科研组:小昭。
剩下的人员按照职能分组,划分到五级乘务员体系中。
像是小八带回来的武装士兵,加上从工人组选拔的一些,凑够了四十人,划分到战斗组成为武装列车的安保人员。
张凯因为没什么出色表现,也在其中,不过凭借资历,拿到了三级乘务员资格,每个月比普通乘务员能多拿不少积分。
武装列车养着他们,何杰、老三等核心成员调动他们的时候必须无条件服从,而且出任务不像是陆骁他们有固定奖励。
他们的奖励标准视情况而定。
老大接到任命通知的时候正好坐在子弹工坊车厢,到现在他还有点不可置信。
老三能混核心团队,他们就挺满足的了,在车上待得久了,他们哥俩也有自知之明,论进化天赋谁都比不上,论脑子哥仨绑一块都能给自己卖了。
列车长人虽然古怪了点,但真没坑他们,有吃有喝不说,前头有什么好事都没落下他们哥仨。
上回那个海鲜吃的他闻到水味就打摆子。
但是没曾想乘务组改动,两个重要的乘务长位置直接给他们兄弟了。
“老大,没问题了吧?”
胡说再次确认道。
老大猛然回神,摆了摆手,“我明白,配合俞队进行生产制造嘛,都是做惯了的事,绝对不会掉链子。”
胡说在册子上写了点什么,这才放松道,“列车长也是这个意思,目前这个阶段只是先把级别和人员定下来,工作还是那些,咱们每个人管好下面的事就行。”
老大挠了挠头,“我这还好说,制造者和采集者数量本来就不多,不过老二那边怎么处理,四十来个人,他没经验,管不过来我怕坏了事。”
“不用担心,咱们乘务长只是负责日常管理,训练和出任务都有核心成员带领,而且目前四个乘务长只是暂时的,等以后还会有一些五级乘务或者低阶乘务长去辅助管理。”
“啊,还要分呢?”
“列车长说是暂定,要是以后够用就不分,要是不够用就把乘务长也拆分出几个级别来,但这个消息你别往外说,列车长只让我跟你们几个管理交个底,心里有数方便后面调整。”
“行,知道了。”
看着胡说离去,老大站起身来到车窗边。
子弹工坊的车厢比其他武装车厢高级不少,就连车窗等防护也不太一样,不过这种钢化玻璃也就末日前看着还不错。
对上那些动辄12.7mm、14.5mm乃至80mm以上的火炮就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到时候都得改成一阶装甲,能防御12.7mm穿甲弹,效果卓绝。
就是那一阶装甲要融合特殊材料,做起来实在麻烦。
制造组整合起来第一件事或许就是为列车下阶段改造准备材料。
拉开车窗,外面黑黝黝一片,高大的楼房早已没了灯光,像是一座座巨大的墓碑,被列车甩在身后,窗框边缘飞溅的酸雨被车内灯光照的千丝万缕。
“这还想什么了,踏踏实实卖命吧。”
接了一把酸雨,感受着皮肤微微的微微刺痛感,深吸一口气,猛的向脸上搓去。
直到脸部皮肤泛红才抬起头来。
这是上次被何杰折腾完学会的新技巧,虽然有点怪异,但提神醒脑。
关上车窗,拦下一些趋光的飞虫,老大向着身后子弹产线走过去。
从钢铁议会那拦截的子弹生产线足足占据了三个车厢,这次没往前面放,而是放在了倒数第3、4、5车厢,倒数第一第二是两节氢能车厢,充作倒车车头。
如果是复装子弹,那别说三个车厢,半个车厢都用不上。
但是想要从弹壳开始打造,工艺就麻烦多了,包括火药都要有专门的空间进行制作。
目前这个生产线就由他直接负责。
刚走进去就听见机器的嗡鸣声,十几人在韩琴的带领下各司其职。
这些都是刚加入乘务组的幸存者,本来韩琴是不用来的,不过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何杰也无奈同意了,负责子弹制造的一个环节。
检查了一下生产情况,老大抓了一批5.56mm子弹向后走去。
在车厢末尾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隔间,老大把自己的工作台搬到了这里。
虽然他是制造者,但他对那些机械、齿轮没多么热爱,那些冗杂的机械学知识更是让他头昏脑涨,要不是关乎进化,他是一秒钟都看不进去。
不过对于枪械,他还能提起不少兴趣。
哪个男人能不喜欢这种坚硬、暴力、响亮的铁疙瘩呢。
桌面上放着一把拆开的【执法者-s1】战术手枪,边上还有一堆零件,除了手枪,还有不少冲锋枪和突击步枪上拆下来的。
将一把子弹随手丢在旁边的金属盒子中,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老大坐下来检查一遍自己的桌面,确定没有人动过之后继续对战术手枪进行改造。
「泛能侵蚀」并不像操纵者那样能大开大合的改变物体形状,他们只能缓慢的改变物体性质,进而达到一些“变形”效果。
最开始他只是突发奇想,想要改造出一把使用5.56mm弹药的手枪。
结果炸膛了。
他也懒得去看书,请教了一下何杰关于枪械的基础知识之后,又开始瞎研究。
先后改过子弹,枪管膛线,后来发现不如直接融合材料,提高枪身强度。
如今各种零件已经全被他融合了恐狼牙齿,强度比以前提升了一个量级。
因为都是自己手搓了很多次的零件,几乎不用怎么思考,老大组装出了一把“崭新的”执法者战术手枪。
枪管比之前延长了不少,弹匣也宽了些。
将子弹弹头手动刻上刻痕,然后一个个塞进弹匣中。
“咔嚓——”
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手枪,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而更让他惊喜的是,许久没有动静的技能竟然觉醒了一个。
lv1「机械专精」
现在他「机械学徒」的三个技能已经凑齐了,lv2「泛能侵蚀」、lv1「机械专精」、lv1「材料制造」。
只要提升到对应等级,就可以着手准备晋升一阶「机械学徒」了。
「制造者」的晋升可没有其他领域那么复杂和危险。
只需要制造出一件巅峰作品即可。
将腰间枪套里【铁鹰-3型】取出,换上这把改造的新枪。
打算去前面找个二层试试枪。
刚到10号车厢的时候,就看见列车长在和俞婧聊着什么,俞悦拿着纸笔在身后疯狂记录,这场面让老大有些疑惑。
上前打了个招呼,跟苏焕汇报了一下子弹生产线的进度。
俞婧的目光却落在了他的腰间。
丹凤眼微微上挑,带着一种发现猎物的意味,“这把枪能给我看看吗?”
“没问题。”
老大将改装枪递了过去。
俞婧把玩片刻,面露思索之色,顺手将其递给了一旁饶有兴趣的苏焕。
相比于俞婧,列车长对改装枪的兴趣就来源于枪本身了。
这种造型夸张的改装枪更符合他对枪械的认知,或者说,各种危险而又实用的改装才是他所熟悉的东西。
接到手,检视片刻,三两下就将完整的改装枪拆成了一堆零件。
“5.56mm子弹,还做了爆裂处理,威力比9mm火药加强版的要大不少吧,阿大还真有你的啊。”
苏焕略有诧异的夸赞道。
老大嘿笑一声,“自己平时整着玩的,正准备去试枪呢。”
苏焕快速组装完,对准自己的左手上膛,“砰”的一声。
鲜血崩了老大一脸。
身后的俞悦更是发出一声惊呼。
俞婧只是目光闪了闪,并没有什么惊讶,准确说,对于苏焕做出什么她都不会有太多惊讶。
苏焕看着自己烂糟糟的手掌耸了耸肩,斟酌道,“威力确实大了不少,不过后坐力也上去了,普通人要是用的话得加装补偿器。”
“你在干什么!好不容易才养好的伤……”
俞悦语气中难得带上一丝严厉,收起纸笔,从身侧的小包中拿出绷带,想要给苏焕包扎。
苏焕甩了甩手,「细胞再生」发力,细微的肉芽肉眼可见的彼此聚拢,不过是呼吸之间,原本血肉翻飞的手掌有了聚拢模样。
“别慌,顺手试试这个恢复能力罢了。”
他浑不在意的说道。
老大幽怨的抹了一把脸,虽然他也算是老乘客了,但对列车长的突发奇想还是有些接受无能。
好在列车长精神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恒定状态。
不会将枪口对准别人。
苏焕还想测试一下「能量屏障」的效果,但是看着一旁气鼓鼓的俞悦,还是放弃了这个危险的想法。
将改装枪丢还给老大,挑了挑眉问道,“你对改装枪械很有兴趣?”
阿大叹了口气,“也不能说是多有兴趣,但总比单纯的合成材料或者维修机械强多了。”
苏焕认可的点了点头,“那就往这个方向走吧,先晋升一阶「机械学徒」,二阶有个分支职业叫做「枪械师」比较适合你。”
旁边的俞婧也来了几分兴趣,“专门改造枪械的吗?”
苏焕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是专门制造枪械的职业,当然也不局限于枪,理论上只要是能射的东西都算是他的领域,不管是小口径枪械,还是大口径枪炮,给他时间都能手搓出来。”
“机械学徒到底有多少种进化分支?”
“那可就多了,这可是荒野谱系最大的职业体系。”
俞婧甩了一下手中的扳手,挂在腰间,“好吧,不过五套外骨骼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改造完的,最少还要两天时间,前提是不能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苏焕沉吟道,“目前有多少套?”
“两套,一套泛用型的【拾荒者-1型】,一套带仿生吸盘的,原本是给你做备用,现在是有什么别的用途了?”
“嗯,找俩人,先把这两套带上跟我走。”说完苏焕转身看向老大,“你继续去测枪吧,记得明天早上和俞婧对一下制造组的事情。”
“好嘞。”
老大离去,苏焕带着俞悦和两个乘务抬着两套外骨骼向后面车厢走去。
11号车厢相比上次来复杂了很多。
马教授等人为了防止数据库在大战中被破坏,给数据库设计了单独的物理防护,强度比他车厢里的弹药库还要离谱。
不仅防护到位了,还弄了一个防震的平衡装置。
哪怕列车翻个身,数据库也不会有丝毫损坏。
从狭窄的柜体中小心翼翼的挤过,苏焕终于理解马教授扩增实验的心情有多么迫切了。
到了第12节车厢,拥堵有增不减,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台充斥了整个车厢,显示器、电子元器件堆积如山,头顶的行李架也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床铺,里面还夹杂着十几个学生的个人用品。
带着一种令人很想探索的凌乱美感。
每一处都是空间利用的智慧和不可割舍的生活结合。
就像是某个学生的床头,有一个运行时大量发热的设备,此时在上面滋滋煎着午餐肉,散发出来的热气正好被头顶换气设备给抽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