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框架设计(1 / 1)
“脱离铁轨?”
“嘶……”
众多专家面面相觑,这还不如谈谈量子悬浮的问题呢。
邓副总犹豫了片刻说道,“如果列车不走铁轨,那就只能加装履带了,但别说保持上百公里的时速,恐怕超过六十都难。”
“六十?”苏焕有些意外,不是太少,而是超出预期太多了,他甚至做好只有三十的准备了,“载重呢?能维持武装列车目前的重量吗?”
如果失去速度,那么重量就成了武装列车最后的护城河。
大水一冲,没有上万吨重量什么都白扯。
“重量没问题,目前武装列车重量在万吨出头,还平摊到五十五节车厢上了,只要我们将履带的接地面积做大一些,承重甚至可以轻松翻倍。”
邓副总抬了抬眼镜,认真的说道。
总算听到好消息了,苏焕也松了口气,然后将话语权交给徐主任。
由他跟制造基地对接具体目标。
这些专家刚松口气,听到徐主任介绍的那密密麻麻、异想天开的改装目标,又把那口气给吸回去了。
因为面对的不再是苏焕,几个专家也有勇气提出疑问了。
徐主任和马教授轮番解答。
小昭在后面打开了300英寸的拼接大屏,将武装列车一些细节图片投影在了上面。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面也逐渐被这种天马行空的改造所吸引。
一群平均年纪超过了五十岁的老头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可以在车厢外做一些机械臂嘛,就像是空间站上的那些,既能充当吊机,又能进行一些辅助作业。”
“要考虑进化兽和丧尸的因素,在那种恐怖的巨力面前,机械臂和一根树枝没什么区别。”
“那就做成可折迭的,平时收束在车身上,遇到一些情况还可以放下来扎入地面,稳固车身,我看现在列车有两层了,高度都超过六米了,要考虑平衡问题。”
“平衡问题好解决,既然都加装履带了,直接把车体整体加宽不就能解决平衡问题了?而且还能拓展车内空间。”
“那隧道限宽怎么办?”
“过了青川,基本就没有多少山了,限宽和限高都不用考虑。”
“再说了,有履带直接走公路呗,什么限宽,这么厚的装甲直接撞过去!”
圆脸的邓副总亢奋的说道。
显然这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胆大的。
“咳咳……”
徐主任轻咳一下,打断了激烈的氛围,正了正自己面前的资料,“机械臂的想法很好,但是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列车改船舶的问题。”
“改船倒是不难,我记得万会长在顺安有一个船舶零件制造厂吧?”
邓副总说道。
一旁默不作声的万浩点了点头,“专门制作推进系统零件的,需要的话可以随时弄过来。”
“但不是改船那么简单,根据描述,我感觉更像是改潜艇。”一个专家忽然说道。
众人再次看资料描述。
“还真是,要面对超过十米深的洪水,待在车厢中超过三十天时间,我哩个乖乖,水下列车,跟我小时候看的科幻故事似得。”
厂长打趣似得说道。
见苏焕翘着二郎腿笑吟吟的听着,众人也哈哈大笑,氛围轻松了许多。
搞科研这东西不是逼一逼就能出来的,而且在座的都是经过风雨的老家伙,不上压力也能拎得清。
氛围宽松一点没准能迸射出更好的火花。
反正最后受益人都是他,何乐而不为。
邓副总牵头,很快就将改船的几个难点列了出来。
第一是密封与防腐。
第二是内循环。
第三是推进系统。
第四是定位。
第五是安防。
苏焕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这里面每一项拆开都大有讲究。
比如内循环。
如果洪水迟迟不退去,列车就要一直在水下闷着。
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氧气消耗。
不过列车不用考虑能源问题,这个事情就好解决了。
只要带上足够数量的制氧机即可。
然后要加上什么“lioh过滤器”,按照苏焕的理解大概是净化二氧化碳的。
处理厨余垃圾的“厌氧消化罐”,可以将其变成甲烷。
不可降解垃圾用压缩打包机给压缩起来,先放到隔离仓,等到出水面了再丢弃。
还有空气循环系统,温控系统。
甚至连上厕所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提出真空马桶+焚烧处理器的解决方法。
其中定位是在水中的探查定位方式。
毕竟洪水乱流污浊,靠肉眼观测是不靠谱的。
传统的探测方式又被泛能所破坏。
好在进化解决了很多问题,机械和科学决绝不了的就让进化者和泛能去解决,像是7、8号车厢的变异植物,能提供不少氧气,可以作为制氧机之外的一层保险。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晚上,窗外依旧是大雨瓢泼,乌云将夜色压得更加深沉,往外看去,只有岗哨的微弱光亮。
会议室内亢奋的众人没有丝毫察觉。
“咚咚咚”
会议室忽然响起敲门声。
众人一愣,下意识看向主座的苏焕。
“进。”
外套一件行政夹克的胡说推门走了进来,来到苏焕身边躬身说道,“列车长,人员已经安置完毕,列车也做了简单的清理,我让后勤组准备了一些饭食,用不用带进来?”
苏焕扫了眼一屋老头,这才想起他们还没吃饭呢。
自己是进化者,熬上三四天都没事,但这群老头饿坏了可就完了,列车改造计划可就泡汤了!
向老胡投过去一个赞许的眼神,“拿进来。”
得了苏焕的肯定,胡说直起身子微笑道,“想必各位专家讨论一天都饿了,我们准备了一些简易饭菜,诸位可以边吃边聊。”
说完,身后几个后勤组成员立刻推进来几个小推车,将一盘盘饭菜端上桌来,顿时让诸位专家看直了眼睛。
他们不是没吃过好吃的,这个身份地位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
但这是末日啊。
眼前这一桌林林总总竟然有二十几道菜。
除了没什么新鲜蔬菜,丰盛程度不下于末日前。
都是些制造基地里没有的东西。
众人对武装列车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种时候,谁能让人填饱肚子,谁就拥有权利!
要是能吃的好,那就是天王老子!
在其他人上菜的时候,胡说将手中一直拎着的金属餐盒放在苏焕跟前的桌面上。
打开一看,是一道香辣油焖鸡烩饭,看着中间米饭上的黑芝麻,不用他说苏焕也知道谁做的了。
整个车厢上有这份心思的只有俞悦。
又讨论了大半宿,终于定下了武装列车三期的改造次序。
首先进行框架改造,将列车整体加宽一些,然后在不拆除车轮的情况下安装履带,让列车能在铁轨和其他地形之间自由切换。
其次,将列车分成两截,补充一些车厢分成各五十节的两辆列车。
在轨道上的时候就正常前后行驶,各有两个车头,两组动力车厢。
等到遇到洪水的时候就脱离铁轨,两个列车并在一起,中间用高强度材料进行连接,大概能拓展出六米宽,五十节车厢长度的空间。
有了这个设计,武装列车的空间瞬间翻了三倍多。
而且遇到洪水的时候,中间这一层可以充当甲板和浮筒的效果,既能提高稳定性,也为后续的车改船做铺垫。
可以说是一箭三雕。
这是苏焕今晚最喜欢的创意,虽然两宿没睡了,但依旧亢奋的睡不着觉,迫切的想要看到这个想法落实。
(这吊毛ai不理解这么伟大的创意,只能让你们看看风格了,示意图细节勿深究)
正常来说,光这个框架就不知道要打造多少个月,但有了小八,时间可以缩短十倍。
所有涉及切割和融合的项目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调动大型设备的地方甚至可以让进化者直接肩挑手扛。
所以改造最大的难点就是将这些设想先在纸面上设计出来。
好在这里坐着全国最顶级的一批列车制造专家,每个人都各有擅长,领了一部分任务后兴冲冲的回去了。
很快,整个会议室就剩下苏焕几人。
苏焕伸了个懒腰,淡淡问道,“摸清楚没?”
胡说恭敬道,“总共五千贰百三十人,并没有出错,管理层还是厂子原来的领导班子,末日发生后,厂长和几个管理利用余威迅速控制了仓库,然后带领安保逐步将基地内的丧尸清除……”
“期间还有几次变异兽袭击,但都被他们度过去了,所以基地整体变化不大。”
苏焕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平静道,“只要这些老头不死,想乱也没那么容易,让你查的东西查到没?”
胡说摇了摇头,“整个基地都翻遍了,只有安保人员里面有退役的,连一个现役都没有。”
“执法者也没有吗?”
“没有,不过基地里很多员工都有一些组织背景,包括现役的亲属,但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人去哪了。”
苏焕微微垂头,凌乱的长发盖过狭长的眸子。
整个东煌军方加执法者,上千万武装力量,就这么一声不吭的消失了。
想想就令人心寒啊。
“你说,是他们级别不够,还是……”
胡说果断否定,“动车制造基地这位老厂长绝对够了,包括那几位副总,都是老资格,不然不会坐到这么关键的位置上。”
顿了片刻,胡说继续说道,“我看了一些制造基地内部的数据,这几年的动车产量在逐年增长,但我分别询问了一些人员,他们说这很正常,2030-2035这五年本身就是高速发展时期。”
苏焕的目光忽然转向一旁万浩的脸上,“万会长觉得呢?”
万浩揣测道,“会不会末日的消息不是按照级别传递的,而是相关度?”
“相关度?”苏焕品味着这几个字。
钢铁议会和末日有什么相关度?
为什么他们能得到消息,而制造基地这样的厂子却没有消息呢?
还有上辈子那些大势力,怎么看也不像是更相关的样子。
“是的,比如我的公司,涉及海运,就不相关,自然也不再通知名单之内。”万浩说道。
胡说感慨道,“这么大的事,民间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
“民间向来是最晚知道的,那时候都是事后总结了。”万浩叹了口气说道,“上千万人的调动,保密能做到这个程度,也只有东煌了。”
“知情的或许都被带走了。”苏焕站起身,“多说无益,万会长你想好怎么接手制造基地了吗?”
万浩起身,微微躬身,“制造基地的事情还得是列车长您说的算。”
“我最多在这里停留一个月,走的时候我会带一批专家,剩下的人怎么也得有六七千,这规模可不小,别说我没给你时间组建自己的班底。”
苏焕挥了挥手。
……
酸雨区,洞坪市物流中心。
原本胡乱堆积在物流中心前面的汽车残骸都被清理干净,一排排卡车整齐排列在空地上。
原本的金属围栏也变成了六米高墙,一座座岗哨上架着战术紧凑型电磁炮,有效射程能达到十公里,内部也有一队队持枪巡逻的武装人员。
原本被尸体堆积的物流中心大厅也被清扫一空,空旷的内部被重新分割,形成三层武装基地。
三层某间办公室内,海伍德站在一个特殊的通讯装置前,点头哈腰的说道。
“是这样的,钢铁议会已经没了,现在是李望川以他个人身份希望与我们达成交易,他收拢了钢铁议会流失的幸存者,再加上这些时日的收纳,数量恢复到了五千人。”
“对公司来说,人数没有意义,除非他有更能打动我的东西。”通讯装置另一边深沉的男声说道,“现在他的价值还不如那个侥幸覆灭了他们的武装列车。”
海伍德面露感慨,“没想到被选定的公司竟然被一群幸存者组建的势力给干掉了,好在我提前派遣了两个采集员混了进去,过几天总部那边会收到完整的战场报告。”
“一次侥幸不代表次次侥幸,连真相都触及不到的小势力,只能停留在安全区苟延残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