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战神的雏形悄然开始(1 / 1)

加入書籤

李千户压低声音对陈龙说。

“我向县里的主簿大人打听过,只要好处给到位,县令不会为难你的。”

“县令大人刚上任江阴县,就利用手中权力捞了不少好处。”

“说白了,你又没和县令大人结怨,他也犯不着治你于死地。”

“放你出去,就是县令一句话的事。”

李千户这么一说陈龙就明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到哪都是一样。

明朝县令的权力非常的大,县令作为地方行政的核心,集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大权于一身,堪称一县的土皇帝。

钱,陈龙有的是,也不在乎,能用钱摆平他当然愿意.

就算县令要来硬的,陈龙也不怕,毕竟真理在自己手中。

陈龙让李千户去钱庄取了五百两银票,转交给县令。

不到一天的功夫,陈龙就被放了出来。

监牢外,李千户就在外面等着他。

身后的一辆马车里,坐着王嫣还有王雪。

王嫣已被提前接了出来,看到陈龙,直接扑到了陈龙怀里哭了起来。

陈龙安慰了王嫣几句,就让她先坐马车回去。

“大哥,多谢你了。”

“兄弟之间客气的话就不要说了。”

“李大哥,大恩不言谢。”

这次的事情,李千户确实帮了陈龙,虽然是跑腿传话,但能看出他是真心的对待陈龙。

并且做这些事,也没要求有什么好处。

出牢狱之后,陈龙没有急于寻找片刻的安宁,也没有沉浸于过往之中,而是在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就是入朝为官。

为官,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条通往权力的道路,更是一场华丽蜕变。

与其让别人欺负,不如让别人惧怕,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明朝刚开始,当然是禁止一切卖官,如有查处一律剥皮实草。

不过最后,国家要搞钱,慢慢的卖官之风又兴起了。

制度完善了以后,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卖官。

响应最积极的,当然就是陈龙这一类的有钱人。

纳捐,由此而生。

比如生员纳五十两以上,入国子监。

军民纳二百五十两,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两,增二级,至正七品。

陈龙找到了千户,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千户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这纳捐,是朝廷认可的事情。

“官职呢,你是想做一名典史还是主簿。”

陈龙摇了摇头说。

“我想直接纳捐一名百户长,这样就不用从总旗、小旗开始了。”

“成为百户,你出多少两银子。”

“1000两。”

千户也没想到,除去陈龙送给县令的500两,他竟然还能拿出1000两白银。

他知道陈龙有钱,但是没想到他能这么富裕。

当然了,这件事陈龙还是让李千户去办。

陈龙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做了百户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带兵,然后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一个大胆念头,在他脑海中悄然成形。

他准备用21世纪的技术与理念,打造一支军队,使之成为一支前所未有的雄师。

配合上自己的武器,这样的军队,一旦形成战斗力,那将是何等的景象

这样种力量,无疑将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宰,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但陈龙也深知,这条路不好走。

军队人员的培训、理念的革新,每一项都是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然而,正是这份未知与挑战,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也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银子送到,没出三天朝廷的公文就下达到了江阴县。

陈龙走马上任。

按理说百户手下的官兵,是要有江阴县兵部,统一调拨。

但是陈龙不同意,他要亲自挑选士兵。

在陈龙的坚持下,兵部也没有为难陈龙,谁让他纳捐了1000两白银呢,看在钱的面子上就由陈龙自己做主了。

在兵部,陈龙亲自挑选了年龄二十五岁以下,身体强壮的200余人。

又在县城里发布了告示,年龄二十五以下的男性均可报名从军,待遇从优,每月1两银子。

一时间应征的人络绎不绝,如今灾民遍地,大部分的人是为了吃口饱饭才来应征。

陈龙从应征的人群当中又挑选了200余人。

为什么是400人,那是因为陈龙要从中优中选优,淘汰一部分人出去,只留精英。

陈龙本就是顶尖的雇佣兵,对于训练那一套流程,是相当的熟悉。

只要把自己学的东西,照搬过来即可。

大多数人认为的雇佣兵在战场上以一敌十,实力让人拍手称快,但是实际上,真正的雇佣兵或是特种兵都很低调。

由于训练的原因,几乎都是黑色皮肤,身材也不是高大威猛的,甚至有时候在其它军人面前都并不起眼。

陈龙准备用训练特种兵的方法,去训练他们。

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复杂地形训练,枪械使用……等等。

单单是体能这一项,陈龙感觉就能刷掉三分之一的人。

人员确定好后。

又给这400多人分了总旗、小旗等官职,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

各自领兵,带领队伍开始训练。

五公里负重,基本上是每天的必训科目。

不过结果吗,倒是让陈龙失望至极,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差,可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没想到五公里下来,这都是什么玩意。

陈龙在心里暗骂。

几乎所有的人都没完成,有的直接大脑缺氧呕吐了起来。

5公里都完不成,别说以后的20公里30公里负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长距离耐力训练了。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陈龙。

大明朝人均的蛋白质摄入量少得可怜,怎么能和现代人相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解决伙食。

知道有困难,没想到开始就是一个大难题。

一个月下来,只伙食开支这一项,就高达数百两。

还有发给士兵的补贴,这让陈龙觉得自己手里的那点家底,怕是撑不过两个月。

难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