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上戏的牌面(1 / 1)

加入書籤

雷加鹰如今也大三了,他虽然因为和郭晶飞走得近,也没少演话剧,但是他和郭晶飞还不一样。

他自己虽然也喜欢话剧这种舞台剧形式的表演,但是他很清楚,目前话剧的发展空间就那么大,影视剧才是大势所趋,因此之前才会在嘉靖传媒的剧里客串一些角色。

伍修这几年老在上海呆着,和雷加鹰也是熟人,他感觉雷加鹰的感人气质挺独特的,因此想着要签下他,但是雷加鹰目前还在考虑,来前伍修就让陆关在见到他时煽煽风点点火。

“行呀,我过几天就去看看。”雷加鹰大一时就听说过陆关会自己写剧本,也知道此前他客串的振华三部曲就是陆关写的,但是那时候他也没觉得振华三部曲有多好。

但是收视率不会骗人,事实就是振华三部曲都大火特火,连带着董旋、乔振雨、万倩、袁弘、胡鸽、唐烟、杨蜜、刘诗施等一众主演都火了。

尤其在初中生、高中生群体里,他们这些人的周边海报简直卖疯了,他听自己表妹说,哪怕是在东北,如果班上的同学,要是不知道路星河、盛淮南,那都要被视为异类。

振华三部曲俨然有成为当下学生党的还珠的味道,而且陆关刚刚还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剧本,这也让雷加鹰对陆关彻底服气了。

目前随着中国影视业的迅猛发展,各类经纪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上海又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里的经纪公司也是一堆,雷加鹰作为他们这一届上戏的演技派,自然也收到了不少的经纪公司的邀约。

但无疑嘉靖传媒的名号是最响,尤其是随着陆关获得了奥斯卡,嘉靖传媒受到的关注度无疑又上了一个台阶。

陆关搞定了雷加鹰,也没耽误时间,紧跟着班主任王苏就去见了学校的头头脑脑,简单交谈并合照过后,大家也就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这些事情虽然消耗精力,但也是必须要做的,毕竟这还是中国人第一个奥斯卡奖,各方面还是挺重视的。

尤其是影迷圈,目前陆关俨然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影视圈的帝星,不少人直接提议,让陆关脱离四大小生的行列。

但其实陆关获得的最佳原创剧本,和表演可没什么搞关系。

陆关在上海忙活了将近十来天,除了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就是出席一些活动,重新为各个品牌拍摄广告。

目前陆关的代言品牌已经扩展到了十多个,因此光是广告排期,就把他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此外乘着奥斯卡的东风,《时尚先生Esquire》、《嘉人marieclaire》、《时尚芭莎BAZAAR》、《VOGUE》等一大批国内顶刊都找上了陆关,其中《VOGUE》更是定下陆关上它们的金九封面。

此前陆关只和《时尚先生Esquire》、《时尚芭莎BAZAAR》合作过,这次一大波顶刊找过来,直接让他成为国内顶刊的准满贯。

陆关在上海的这段时间虽然忙的脚打后脑勺,但是成果也是喜人的,光是广告收入就不比他《撞车》的投资收入差。

他在上海疯狂捞钱,武林和知否两个剧组却不太扛得住了,他这一走就是大半个月,知否已经到了收尾的部分,就等着他回去补拍他的戏份,整个剧组好杀青。

而武林那边不知道是不是死要钱受了陆关拿奥斯卡的刺激,这大半个月就猛写了十多集的剧本,眼瞅着就要写完了,尚进因此也跟着着急了起来。

没办法,陆关只能再度回到他忠诚的横店,再度开启两个剧组轮番跑的经历。

并且他前脚刚回到横店,此前还因为代言费没谈拢的演员公会的黄稷山就找了过来,不仅全盘答应了伍修此前每年150万的报价,还一口气续约了4年。

看着黄稷山那一副捡到便宜的模样,陆关也不知道自己是亏是赚。

不过他对此也不是很在意,毕竟如今横店演员公会的影响力其实在迅速增长,各路来横店的大导演、大明星都在黄稷山的游说下加入了演员公会,并且群众演员更是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注册会员数达到了近5万人。

成为这么一个大型行业组织的代言人,其实隐形的好处十分多。

江青青对于知否的重视程度极其高,陆关这么快回到剧组,也是她拼命催促的结果。陆关回到剧组,自然又和她厮混在一起,

“好莱坞好吧?那么多美女,干嘛那么着急回来呀。”江青青将陆关作怪的手打落,阴阳怪气的询问。

“哪有,你也知道都是些洋妞,电视上看着还好,近距离一看身上的毛比我都多。”陆关当然不会说洋妞们胸大腿长的优点,只是捡着讨好江青青的话说道。

江青青也知道陆关在讨好自己,脸色变得好看一些,顺口解释了一下,“咱们剧组就等你回来了,导演实在不好意思一个劲催促你,只能让我出马了。”

陆关会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孔生那边是因为山影内部要开一部名为《闯关东》的年代剧,而且也是两三千万投资的大制作,孔生很想快点借宿知否的拍摄,好回山影竞争这部剧。

“我这不回来了,后面抓紧时间尽量赶工吧,”陆关也只能如此安慰。

陆关此前在上海,虽然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其中也不乏国字号的,但是等她来到横店后,两个剧组外还是堆满了闻讯赶来的记者,目前为了赶时间,也不可能暂时停工,只能组织剧组的工作人员尽量阻止记者影响剧组的正常拍摄。

这段时间陈昆一直都在剧组呆着,因此他的戏份已经拍的七七八八了,就连周熏都已经客串了五天,将自己的戏份拍完了,因此陆关明显感觉整个剧组人少了不少,孔生显然对于拍摄进展也很着急,陆关回到剧组后,他简直是往死里安排拍摄进度,硬生生赶在4月初将知否杀青了。

今年由于伍正将自己的小店扩充了一下,整个店的风格也跟着变了,因此陆关索性将知否的杀青宴定在了他的饭店。

“你是直接回BJ,还是直接去《鸳鸯蝴蝶》剧组?”陆关和陈昆碰了一杯后问道。

目前随着他重新开始发奋,再加上融信达失去了周熏,只能将所有的资源转而支持他。因此他一下子就接到了《云水谣》、《鸳鸯蝴蝶》两部电影。

“我先回BJ一趟,毕竟我可是在剧组待了快三个月了,后面再去剧组。”陈昆缓缓说道。

“也行,不过说回来,你们公司也真是深藏不漏,一下子给你找了两部电影。”陆关啧啧称奇。

“得了吧,都是些小成本电影,也就能冲冲奖,票房就别指望了。”陈昆没好气的吐槽起来,自从周熏走后,他怎么看融信达怎么不爽,因此也有点蠢蠢欲动的心思,融信达显然也看出来了,因此连忙抛出两部电影试图稳住他,并且私底下也和他谈了,如果他真想出走,那么他家的事,融信达就不可能再花时间和精力帮他处理了。

融信达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的行为,虽然让陈昆屈服了,但是也让他对融信达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尤其是拿他家的事来威胁,这点让他尤为不满。

目前他的事业发展,虽然因为过去一年有所受限,但目前仍算得上国内一线男艺人,喜欢他的女粉丝还是茫茫多,作为偶像派的他没那么容易下定决心,让自家的事暴露在粉丝面前。融信达也正是吃定了他这一点。

但抛开融信达的威逼利诱外,这次给他的两部电影,其实并不都是小制作,至少横跨海峡两岸的《云水谣》投资规模并不小,而且演员和制作阵容也挺优秀的,两位女主角分别邀请的是目前正当红的李兵兵和徐若宣。

毕竟陈昆怎么算也是他们融信达的头牌,不推他还能推谁呢。

“孔导,你们山影那部大制作的戏已经定下了吗?”陆关朝满面红光的孔生问道。

他目前听到的风声,好像山影内部不少人,不希望孔生再接手一部上千万投资的剧。毕竟山影的制作经费就那么多,每年能开的戏也就那么几部,全被孔生抢了去,其他老导演不就只能吃干饭了。因此不少人都联合起来,一致抵制孔生再接手《闯关东》这部剧。

这段时间孔生疯狂压榨他,陆关被折腾的够呛,因此故意刺他一下。

果然,孔生听到陆关的话,顿时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没好气的回答,“随便他们吧,真要把钱往水里抛,谁也管不住,反正我现在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说着,说着后面两句他还唱了起来,显然这种内斗让他很是不满。

陆关知道孔生这人,虽然不算是个严格的片场暴君,但是他的那种自视甚高的劲,并不比那些片场暴君差。

游剑鸣听到孔生的回答也是心中暗笑,在他看来,孔生竞争不到《闯关东》的导演也好,这样刚好能花更多心思在知否的后期制作上。

并且他也略微看出了陆关的小心思,目前嘉靖传媒的导演奇缺,陆关显然是看上孔生这批山影的人了,这才一个劲的“挑拨离间”着。

但是游剑鸣觉得陆关在做无用功,经过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游剑鸣发现孔生他们不愧是山东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典型的山东思维,他此前也试探过,但是明显感觉到孔生对于离开山影完全不列入考虑,毕竟他们在山影也算是有编制的人。

对于这一点,游剑鸣刚开始还以为只是他们的推辞的话术,但是在相处中,他发现孔生他们确实对于编制这档子事虽然没大大咧咧宣之于口,但是心里还是十分看重的。

反正陆关的拉拢计划也暂时失败了,孔生他们在杀青宴过后,就迅速返回山影去争夺《闯关东》的主创权。

他们这一批人都是山影的青壮派,一个个都在艺术生涯的黄金时刻,山影内部的老人虽然贡献不少,但是真要比起来,其实一个个对于大型剧组的运作,还没有孔生他们在行。

毕竟孔生才结束了上千万投资的知否的拍摄,再加上《闯关东》主演李幼兵此前和孔生合作过,他对于孔生的印象不错,因此资历稍浅的孔生得以在《闯关东》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陆关有点可惜孔生没和山影的人彻底闹起来,毕竟只有彻底闹翻了,他们嘉靖传媒才有点希望。

幸好孔生他们也不知道陆关和游剑鸣心中所想,不然非得被两人气死。

江青青在杀青后倒是没有离开横店,而是陪着陆关在横店继续拍摄《武林外传》。

剧组外的记者经过这长时间的骚扰后,自己也已经顶不住了,差不多已经撤走了,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陆关身上的奥斯卡光环不像最开始那么惹人关注了。

这样一来,倒是让《武林外传》剧组上下都松了口气,此前他们都不敢和陆关同框出现在剧组外,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记者给围了。

尚进对于陆关拿下奥斯卡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别看目前记者对剧组的骚扰,让他有些不胜其烦。

但是另一边和央视久未谈下的合作,在陆关拿下奥斯卡后就顺利的谈拢了条件。

并且不少大大小小的演员都奔着陆关的名声,主动要求来《武林外传》客串,此前他为了邀请其他人来客串,算是将自己在群内混来十来年的面子都使上了。

但是来客串的基本都是些小明星,而现在却不一样了,各路准一线、二线的明星都争着来《武林外传》客串,这让他既高兴又感觉酸酸的。

“娘的,这圈子真现实。”他愤愤骂了一句,“但是好就好在够现实,不然到哪请这么多人呀。”随后他又喜滋滋的想道。

由于江青青这段时间老在剧组,因此死要钱那边,再写最后十集的剧情,又将江青青此前客串的角色的戏份紧急增加了些。

一边写一边拍的好处也在于此,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像美国以及香港早期都很流行一边拍一边播。

只要播出效果不好就会砍掉剧集,这种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做法,在内地实在不太行得通。

像《武林外传》这样边写边拍,已经是剑走偏锋的极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