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神探狄仁杰又称侦环传(1 / 1)

加入書籤

四人玩的是德州扑克,一直玩到十一点才散。

这场记忆力和智力的PK,最终还是江临赢了。

其次是钱燕秋,再是须前,最后是无能的狄胖。

在这项游戏上,狄胖远没剧里那般睿智。

玩完扑克,众人便散了。

钱燕秋和狄胖住在一个酒店,须前和江临的酒店,距离这还有个十分钟脚程。

二人趁着月色,并肩而行。

江临侧目,笑道:“须老师刚才是放水了吧?”

“哈哈哈,被你看出来,本想垫个底,梁老师手气可太臭了。”

......

又过了一周,剧组的拍摄进展飞速。

这部戏甚至在演员身上浪费的时间并不多。

狄胖和饰演武则天的吕钟老师台词一流,很少NG。

江临的台词不多,武戏要求也不高,就是吊吊威亚,摆几个pose,配合下分镜。

这可比在《天龙八部》剧组里轻松多了。

他甚至用不着往身上拍属性,靠自身就行。

要是演文戏,震惊就完事了。

另外,他和钱燕秋和狄胖建议,设置狄仁杰的口头禅。

“元芳,你怎么看?”

这句在剧开播几年后爆火的梗,其实剧里并没有出现。

有人翻遍四部剧,都没发现这句话。

江临准备弥补网友们的遗憾。

这种小事不影响剧情,狄胖也觉得合理也就采纳下来。

江临还特别注意了下副导演张环。

资深剧迷都知道,《神探狄仁杰》又称《侦环传》。

因为在整部剧里,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张环。

有村民张环、捕快张环、太监张环、细作张环、掌柜的张环、千牛卫张环、四品官员张环、前隋军官张环.....

环环相扣!

到了晚上,四人就开始了打牌生活,狄胖和钱燕秋玩上瘾了。

而且,干玩还不过瘾,加上了赌注,赌注倒不大,最多是一顿夜宵钱。

须前不再一味的放水,基本维持着不输不赢。

有的时候,江临骰子掷的差了,也不见得能赢。

毕竟,运气还是占了很大的成分。

......

玩了几天,梁贯华总是输,不忿的很。

他开始琢磨着,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江临甚至发现,梁贯华的短期心愿都变了。

【短期心愿:寻找新的娱乐方式,最好还是打牌类型的】

这可把江临为难坏了。

他提了掼蛋、升级,梁贯华玩了几把,依旧是输。

这不是耽误他薅属性大计么。

他开始琢磨起新的扑克玩法。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电视上播放的《三国演义》,给了他灵感。

江临寻思着,能不能把《三国杀》搞出来。

此时《三国杀》还未面世,他要是搞出来。

是不是能狠狠赚上一笔?

在后世,《三国杀》自08年推出以来,在国内迅速走红,成为现象级桌游作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称得上催生中国桌游产业。

推出首年,就达到1000万的营业额。

后来,还有了线上版本,虽说口碑崩坏。,可钱是真没少捞。

深刻印证那句话,“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没了,可就赚得更多了。”

目前,他在制作上的困难有二。

一是对部分牌的信息不了解,“杀”、“闪”、“桃”、“酒”,这些牌他自然是清楚。

可武将、技能描述他只记得大概印象。

三国杀的创始人,当时也是靠着一次次的线下试玩,不断打磨测试。

要是自己瞎编一通,导致卡牌或者武将失去平衡,影响到游戏寿命就得不偿失了。

二是美工方面,最早的三国杀是借用的《真三国无双》里的立绘。

后来,还被厂家告到法院。

这一点,他要想办法规避,但好在这事不急,可以慢慢来。

至于后面的推广,就更远了。

江临决定先做出来再说。

为此,他拍了一份智力+50和记忆力+60。

这是他第一次用记忆力这个属性,之前一直没找到使用场景。

一瞬间,江临思维变得无比清晰。

江临惊喜地发现,智力+记忆力的结合,让自己记忆宫殿里的迷雾逐渐散去。

那些藏在深处的记忆,如幻灯片似的在自己脑海中浮现。

江临兴奋无比,他好像终于找到系统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重生者,他也想像穿越者前辈们大杀四方,抄歌、抄曲、抄万物。

可他哪记得起来。

《天下无双》是因为他对这首歌情有独钟,万分熟悉。

但还是借着制作人的音乐素养属性,才堪堪创作出来。

他压抑住兴奋的情绪,开始集中精神,回忆起和朋友玩《三国杀》的情景。

半个小时后,在纸上有了《三国杀》的关键信息。

53张基本牌,其中杀30张、闪15张、桃8张。

35张锦囊牌:包括南蛮入侵3张、万箭齐发1张、桃园结义1张、五谷丰登2张.....

16张装备牌:包括武器牌12张,防具牌3张,如诸葛连弩、八卦阵、藤甲,+1马和-1马。

说实话,这个效率并不高,他的电脑不是计算机,依旧需要根据记忆画面,来思考整理。

这个过程是需要他消耗精力的。

紧接着,他又用了三个小时,将25个武将的技能誊抄在纸上。

《三国杀》的框架就算被他搭起来了。

至于立绘,他暂时用《割草无双》里的形象。

江临打开电脑,打开盗版的ps软件,陈旧简单的页面布局映入眼帘。

虽说,是03版的制图软件,许多功能还并未开发。

但制作这种卡牌还是绰绰有余。

就是渲染需要的时间变多了。

又用了四个小时,江临终于把这套卡牌的样式做了出来。

......

第二天,江临在电脑店花了5元钱,买了张空白CD。

这时候没有微信传输和各式各样的云盘,U盘和移动硬盘更是奢侈品。

CD刻录反倒是最经济的方式。

刻录完,下一步就是制作。

他跑到文印店,选用了300克白卡纸,将CD里的图片拓印上去。

最后在表面涂覆亚光膜。

一张5毛钱,153张,总共花了75块钱,让江临有些肉痛。

没办法,对于他这种散客,人家还要专门花时间来排版,拓印、剪裁,成本就上去了。

要是等规模化,送到工厂去做,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两个多小时后,充满着油墨香的首款《三国杀》就此面世。

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桌游就此诞生。

再往后二十年,想必这个连盒子都没有的简陋《三国杀》,肯定会极具收藏价值。

但目前,它只是带有劣质纸芯和粗糙压纹的纸片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