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货买卖(1 / 1)
老王搓了搓手,沉吟片刻:“行!海洋,看在你这批货确实顶级的份上,我也不跟你玩虚的。这些小的,我给你算八毛一斤。这只蟹王,我单独给你十五块钱!你看怎么样?”
这个价格在82年已经相当不错了,尤其是那蟹王,十五块钱,顶得上一个壮劳力小半个月的工资了。老王的眼光毒辣,不愧是村里唯一能和县城饭店搭上线的人物。
他装作犹豫的样子。
“老王叔,这价钱是不错,但我不太缺钱…”他压低声音,故意留下话头。
老王眼中精光一闪,四下打量了一番,见周围没外人,这才探身过来,压着嗓子问道:“小海洋,看不出来啊,你什么时候也开窍了?想要什么,划个道道出来,王叔我在这村里,路子还是有几条的。”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陈海洋苦笑一声,前世为了雪婷的病,那些求爷爷告奶奶换票证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他对这些东西的价值,比谁都清楚。
他定了定神,道:“王叔快人快语,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这钱您先给我算着,我更想要些实惠的,能让家里人肚子踏实,脸上添点油光的东西。”
老王叔闻言,小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带上几分商人特有的狡黠:“哦?实惠的?海洋小子,你指的是……票?”
“王叔明眼人!”陈海洋顺势点头。
老王叔胡子一翘,上下打量着陈海洋,眼神从怀疑渐渐变成欣赏。
“行,看你小子倒也上道,说吧,想要啥票子?”
“面票、油票、糖票,家里最缺这些。”
陈海洋开门见山,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票比钱重要。
没票有钱也白搭,有人为了张糖票能排队大半天。
“小海洋,面票,油票和糖票,现在可金贵着呢!都是黑市上抢疯了的紧俏货。”
老王托着下巴,像个精明的老狐狸般盘算起来。
“这样,三十块钱现金,另加五斤面票,再加一斤油票和一斤糖票,你这批货全归我了。”
陈海洋心头狂喜。
重生前,他最恨自己年轻时没看清票证的真正价值。
这次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但他表面上仍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感觉还是亏了点…”
“哎哟,你小子还想怎样?”
老王哭笑不得,从柜台下摸出一个铁盒子,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几张票据。
“这些票子我藏了多久,多少人求我都不给。”
他一张张清点着,嘴里继续念叨:“看在你小子有前途的份上,特别照顾你。”
那几张普通的纸片在老王手中显得格外珍贵。
陈海洋清楚,这些票据在八十年代,比现金更硬气,更值钱。
李雪婷总抱怨家里粮油不够,每次排队买东西都两手空空回来。
有了这些票,至少能让家里一个月吃上好的。
“那就这么定了。”
他接过票据和现金,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翼翼地塞进贴身口袋。
“你小子有眼光。”老王笑得见牙不见眼,胖手在柜台上拍了拍,“知道在这年头什么最值钱。”
“海洋啊,你要是能常捉这样的货,我高价收!”老王接着说道,“县城那些饭店最近正愁找不到好货源呢,尤其是这种大规格的青蟹和海螺,简直供不应求!”
“真的?”陈海洋眼前一亮,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未来的生意。
“当然!”老王叔拍着胸脯保证,“你只管捉,我保证给你最好的价钱!要是数量大,我还能帮你联系县城的大饭店直接收购,价格更高!”
这个意外的合作提议让陈海洋喜出望外。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他就能将金手指的价值最大化。
离开杂货店,陈海洋感到一阵轻松。
这次交易不仅获得了现金,更重要的是搞到了珍贵的票据。
这年月,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东西,但有票就不愁。
揣着三十块钱和票据,陈海洋先去供销社买了五斤白面、两瓶油和一小包白糖,这些都是家里急需的物资。
剩下的钱他小心地藏在了贴身的口袋里。
这些钱将是他未来事业的第一桶金。
回到家,他将剩下的海货交给了母亲。
“这么多?”王桂芝惊讶地看着网兜里的青蟹和海螺,“你今天又去赶海了?”
在她的印象中,儿子从来不是个勤快人,突然去赶海还带回这么多好东西,让她有些难以置信。
“嗯。”陈海说到,“今天早上去海边看了看,这些是在西边那片礁石区找到的,运气好。”
“你什么时候对赶海这么上心了?”王桂芝狐疑地看着儿子,但看到他带回来的白面、油和白糖,脸上的疑虑很快被惊喜取代,“你哪来的钱买这些?”
“卖了几只大螃蟹。”陈海洋如实回答,“老王叔收的,给了三十块钱。”
“三十块!”王桂芝惊讶得差点把手中的碗打翻,“这么多钱!”
“妈,这些螃蟹和海螺确实值这个价。”陈海洋解释道,“老王叔说县城的饭店最近正愁找不到这种大规格的海货呢。”
王桂芝半信半疑,但看着实实在在的白面和油,还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你能想着家里,妈就高兴。”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难得地摆着一盘香喷喷的蒜蓉蒸蟹。
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连奶奶都多吃了半碗饭。
“海洋今天真能干,不仅捉了这么多海货,还买了白面、油和白糖回来。”陈母向大家宣布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好啊,好啊!”陈父拍了拍陈海洋的肩膀,眼中难掩欣慰,“这孩子终于长大了,知道为家里着想了。以前总让我操心,现在总算开窍了!”
陈海洋听着父亲的夸奖,心中五味杂陈。
前世的他确实不成器,让父母操了太多心。
这一世,他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弥补前世的遗憾。
李雪婷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丈夫。
她记忆中的陈海洋从来不是个勤快人,今天这反常的表现让她既惊讶又困惑。
但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的样子,她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温柔。
“明天我还去那片礁石区看看。”陈海洋宣布道,“那里好像是个宝地,说不定还能有更多收获。”
“小心点,别为了几只螃蟹把命搭上。”李雪婷轻声提醒,语气中难得地带着一丝关切。
“放心吧。”陈海洋看向妻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会有事的,这只是个开始。”
他没有告诉家人潮汐印的事,这个秘密暂时只属于他自己。
但他知道,凭借这个神奇的能力,加上重生者的先知优势,他一定能改变家人的命运。
尤其是李雪婷,前世因为没钱治病而早逝的妻子,这一世他绝不会让悲剧重演。
夜深人静,陈海洋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收获。
“等我攒够钱,就先给雪婷买些补品,然后考虑买条小船。”他在心中计划着,“有了自己的船,就能去更远的海域,寻找更多的宝藏。”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重生一世,他终于明白真正重要的,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
而现在,他有了改变一切的机会和能力。
清晨,天刚蒙蒙亮,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
陈海洋独自一人站在沙滩上,四下无人,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海面。
几秒钟后,那种奇特的视野再次出现。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陈海洋按照潮汐印的指引,在礁石区穿梭。
每一次探索都有收获。
几只大青蟹、一群肥美的海螺,甚至还有两只难得一见的石斑鱼,被困在退潮后形成的小水洼里。
“今天运气真不错!”他将这些海货小心地放入网兜,感受着沉甸甸的分量,心中满是喜悦。
当太阳升起,远处已经有村民陆续来到海边时,陈海洋已经完成了“工作”,悄悄离开了海滩。
“海洋,又去赶海了?”村口,张大婶挑着空竹篮迎面走来,好奇地瞄着他的网兜。
“嗯,碰巧起得早,去看了看。”陈海洋笑着回答,故意将网兜往身后藏了藏。
“你小子最近运气真好啊!”张大婶眼尖,瞥见了网兜里的大青蟹,“这么大的螃蟹,我们赶海一个月都难得见着一只!”
“可能是我去的时间刚好吧。”陈海洋故作谦虚,“大婶您也去试试运气。”
“哼,你小子有秘密!”张大婶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找到什么风水宝地了?带大婶去瞧瞧呗!”
“哪有什么宝地,就是运气好。”陈海洋打着哈哈,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大婶,我先回去了,家里还等着吃饭呢。”
离开张大婶后,陈海洋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到了村口的小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