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重新搜索(1 / 1)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似乎害怕打破这种沉默。
地方刑警代表们投向秋元小组的目光,已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几乎赤裸裸的排斥,仿佛他们是一群带来厄运的灾星。
那些目光中带着一丝质疑和怀疑,似乎在责备秋元小组的行动导致了整个局面的恶化。
然而,秋元似乎完全无视了这些目光。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步履沉稳地径直走到神宫寺课长面前,递上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异常详尽的报告。
这份报告没有推诿,没有辩解,只有冰冷的分析:
对方如何精准预判了警方的设伏地点;如何利用那条废弃土路和视觉盲区实施完美的双车配合;如何用撞击制造混乱掩护逃脱;以及最重要的是,对方如何利用这次围捕行动作为“背景噪音”,成功在警方注意力被牵制的秋叶原再次得手。
报告的末尾,附上了从失败中获取的新线索:
撞击车辆的车架号碎片指向的非法改装厂信息;现场遗留的高强度信号干扰器型号及其可能的黑市来源;以及“昭和精工”厂区复杂地形的详细测绘分析图。
“神宫寺课长。”
秋元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挫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平常的事实:
“对手是一个高度协同、反侦察能力极强的系统。
失败暴露了我们的模式,但也让我们看清了他们的部分运作机制。
要打破僵局,需要更高级别的权限和资源。”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请求调用国土交通省覆盖关东地区的实时交通流量大数据接口,以及授权在关键区域部署移动式隐蔽监控单元。”
神宫寺课长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一页页翻看着。
他的目光在那些冰冷的逻辑链和新的物证线索上停留了许久,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凝视片刻,他抬起头,深深地看着秋元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又扫了一眼周围压抑的气氛。
最终,他拿起笔,在申请报告上签下了名字,笔迹凝重。
“压力我来顶。”他沉声说道,“秋元,别让我失望第二次。”
在行动办公室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秋叶原抢劫案发生”的红色警报正在刺眼地闪烁着,仿佛在无声地责备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神宫寺课长离开后,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基本每个地方刑警代表的目光,如同暗中打量的探照灯,时不时地扫过秋元和他的小组身上。
那些目光里,藏着略带掩饰的鄙夷、不解,还有“果然如此”的嘲弄。
秋元并不意外这样的目光,他知道,刑警这个职业本就是怀疑一切,唯结果论的忠实拥趸。
此刻,秋元站在原地,他的瞳孔中反射着屏幕刺目的红光,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
但他身后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千叶一拳狠狠砸在身旁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巨响,指关节瞬间渗出血丝。
整个人的脸色铁青,嘴唇抿成一条锋利的直线,眼神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西川死死咬着下唇,脸上带着自责的神色,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键盘边缘,几乎要抠进去。
而长野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巨大的羞愧和难堪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广域本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铅块。
秋元承受着四面八方刀锋般的目光。
他缓缓抬起手,没有去碰通讯器回应沼田的怒吼,而是指向会议室前方那块巨大的白板。
白板上,还残留着他之前画下的三角地带和线索关联图。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死寂和喧嚣,带着一种奇异的、冰封般的平静:
“他们利用了我们的行动模式。”
说着,秋元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走到白板前,在那代表首次围捕行动失败的“埼玉县道17号支线”位置旁边,重重地写下两个大字:
“陷阱!”
笔尖划过白板,发出沙沙的轻响,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或愤怒或鄙夷的脸,最后落回自己神色各异的组员身上,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很好。这说明他们也在研究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此刻目光锐利如初:
“下次,我们会学得更快。”
秋元微微停顿了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神宫寺课长已经跟外面的民众去说了,现在,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像是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会议室里的气氛虽然依旧沉重,但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种绝望和无助。
其余的几位组员抬起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和决心。
……
第二次布置开始了!
西川面前的屏幕瞬间被海量的、动态的交通流数据淹没。
屏幕上,绿色、黄色、红色的线条代表着东京都心、埼玉、千叶、神奈川各条道路上车辆的实时流速。
西川把身体凑近屏幕,眼睛紧紧盯着那些闪烁的线条。
他将自己构建的“幽灵海狮”轨迹模型与这庞大的动态地图叠加,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的一串串代码像流水般流淌。
代表可疑车辆的红色轨迹线在屏幕上艰难地延伸,时而消失,又断断续续地出现。
西川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复杂的算法强行将零碎的监控捕捉、基站信号跳跃点,甚至卡口抓拍的车身细微反光差异关联起来。
这些反光差异暗示着车辆可能快速更换了贴膜。
西川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与斗志的光芒。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多个小时,但此刻的他却没有丝毫倦意。
“锁定,组长。”
西川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掩盖不住终于突破的激动。
他指向屏幕中央江东三角地带的一个放大区域:
“它们每次‘消失’前的最后信号点,都指向这片区域——江东区砂町,旧仓库群和廉价公寓密集区。
原来,这里才是他们的核心‘巢穴’。
而且,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