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卫士2D火箭炮(1 / 1)

加入書籤

“叮!恭喜宿主获得钱老情绪值1万点。”

“叮!恭喜宿主获得苏东方情绪值2万点。”

……

好家伙。

老师的情绪值都收集上了。

“这么说………”

“都传到大洋彼岸了……”

陆超无奈地摇摇头,随即脸上又呈现出坚毅的神情。

“老师,放心吧,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统计了一下,这一波情绪值又是10万。

这情绪值跟不要钱似的。

但单人单次所增加的情绪值,好像又增加了。

“增加吧,增加的越多,我兑换的军工产品越逆天。”

半自动狙击枪制造出来了。

重机枪也制造出来了。

铝合金技术也开始推广了。

下面要制造什么武器呢?

昌都的胜利出面说明一个问题。

重机枪火力的凶猛程度,直接决定了战斗的时间和胜负。

“那不如就在火力上深耕吧。”

“比重机枪更有威力的,就是火箭炮了……”

陆超决定了,就直接准备开始了。

“兑换卫士2D火箭炮全套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线。”

卫士2火箭炮是一款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

弹长7302毫米,最小射程60公里,最大射程480公里。

其战斗力堪比导弹。

卫士二B管火箭系统由卫士2火箭,火箭发射车,射击指挥车,6~9辆的运输装填车。

全部都是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6种不同的战斗部。

实力堪称强悍。

要知道现在是50年代,会用火箭炮的国家不止一个。

但这款以高精度远射程而且带有控制系统的火箭炮,足以碾杀这个时代的所有同类。

包括毛熊老大哥引以为傲的喀秋莎。其射程8.5公里,既可单设,也可以排发,堪称做火箭炮的鼻祖。但若是跟卫士二火箭炮相比,他就是个孙子中的孙子。

火箭炮所有的生产技能,涌入到陆超的脑海中。他脑子轰地一下就炸裂开了。

“太牛逼了。”

前世,他曾经申请参与火箭炮的研发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没达成,这一次总算可以圆梦了。

“陆超老弟,哈哈哈哈。”

“你那个重机枪,可真是发挥了大用场了。”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

王建军健步而来。

“在突破昌都的战役中,简直是大杀四方。”

“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哈哈哈,我真恨不得自己亲自去战场。”

“端着重机枪,朝着人群中扫射。”

“想想就tnd爽啊。”

王建军搓着手,恨不得自己现在置身战场。

“小陆啊,你可是军工界的奇才。”

“华夏国军工发展的最大推动者啊。”

王建军不由地为陆超竖起来的大拇指。

“哪里哪里?王将军,你过奖了。”

“我是华夏国人,自然要以华夏的振兴为己任。”

“这点贡献还真算不了什么。”

“您谬赞了。”

陆超说的是心里话。

这才哪跟哪儿啊?

他要研发的军工产品还多着呢,就比如手上这一款火箭炮。

“咦?小陆啊,这是什么?”

陆超手里面有一张纸,上面的大标题引起了王建军的注意。

“卫士2D火箭炮设计图,小陆啊,你要研发火箭炮?”

“图纸都画好了?”

王建军识不了多少个大字,但独独认识火箭炮三个字。

还有那上面复杂的符号,不是设计图又是什么?

“是啊,王将军。”

“要提高战队的作战力,必须得从火力上再进行突破。”

“这款火箭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将近500里,最小的射程60公里。”

“而且上面还带制导系统,引导我们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什么?

王建军愣住了。

最厉害的火箭炮。不是老大哥生产的喀秋莎吗?

喀秋莎的最大射程才8.5公里。

“小陆啊,你确定,没有用错单位?”

“不是500里吧?你想说的是5千米??”

“还有什么制导系统?”

“啥是系统?”

怎么可能会有喀秋莎的射程将近40倍的火箭炮。

他严重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就是将近500里。”

“所谓制导系统,就相当于在导弹上安装了追踪器。”

“它们能够按照要求追踪目标,直到完成爆炸。”

我靠。

王建军的脑子显然不够用了。

啥情况?

这么先进的火箭炮,陆超要研发出来。

怎么听着跟天方夜谭似的?

“王将军,是觉得这个火箭炮不够先进吗?”

“不不不,我是觉得这个火箭炮强的让人不可思议。”

“简直太震撼了。”

“要有了这样的武器,我们在战场上直接就占据了主动权。”

什么策略战略,在这样强势的火力输出下都不堪一击。

“王将军,那你把建造火箭炮所用的材料,都给报上去吧。”

王建军点头像是捣蒜一样。

“好好好,我现在就去办。”

……

20天后。

华夏国最大的实验室,旁边就是最大的军工厂。

远远看过去,一排排厂房整整齐齐,里面不时的还传出来机器的轰鸣声。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厂房的建造极具现代气息,上面还带有耐热板。

这些高层次的厂房,都出自于王建军手下。

不得不说,他们军人速度是华夏国最快的。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厂房拔地而起。

拉起来了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

而且,还专门为研究人员建造了一座宿舍楼,全部也都是具有现代化气息。

厂房和实验室外面,密密麻麻的站着端着机枪站岗的军人。

一切都显得威严又肃穆。

而今天,全体科研人员被召集到小楼前面的空地上。

“陆超同志在近半个多月的时间内,研发出来了狙击枪、反坦克步枪、重型机枪。为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代表组织,专门给陆超同志颁发荣誉勋章。”

“大伙鼓掌欢迎。”

空地上临时搭建起来了一个简易的颁奖台。

观众则是这个临时武器研发中心的成员,还有原来军需处的10位院士,10个工人。

主席台上。

王建军正用激动的语气对大家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